第54章 襄樊之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公元219年的秋日,染透了荆襄大地。汉水裹挟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浑浊泥沙,在樊城坚厚的城墙脚下翻滚奔涌,发出沉闷而永不止歇的咆哮,宛如一头被锁链束缚的困兽。

城北高地,蜀汉前军大营,帅帐肃然。

关羽端坐案后。那标志性的长髯梳理得一丝不苟,垂落胸前,掩映着玄色铁甲冰冷的寒光。案头没有酒樽,只有一柄未出鞘的冷艳锯,以及几卷摊开的简牍舆图。他手指沉稳地划过图上山川河流的标记,动作精准如尺量,目光沉静似深潭,再无半分昔日睥睨天下的狂傲。帐中烛火跳动,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唯有一双凤目,锐利如电,穿透昏暗,牢牢钉在面前风尘仆仆的徐庶身上。

“元直,消息可确凿?”关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质感,压得帐中烛火都仿佛矮了一寸。

徐庶一身粗布袍服,沾着远路的尘灰,此刻却像一柄磨砺出鞘的匕首。他微微倾身,语速清晰而快速:“君侯,‘天眼’已反复印证。青州兵因粮饷克扣、役期无休,在邺城外围哗变,虽被曹真强力镇压,然军心浮动,怨气难消。此其一。”

他手指点向舆图上宛城位置:“其二,南阳太守侯音,与坐镇宛城之曹魏大将曹休,素来不和。侯音出身南阳豪族,曹休乃宗室亲贵,彼此倾轧,嫌隙日深。侯音府中,已有暗线递出消息,其怨望之心,非止一日。” 徐庶的目光抬起,直视关羽,“此二者,如柴薪堆积,只差一点火星。曹贼腹心之地,已非铁板一块。”

徐庶长呼一口气,顿了顿,又说道:“其三,士元之计已见成效,刘封、孟达在上庸大败曹军先锋张合,如今曹操目光已被其吸引,大军欲进攻上庸!此乃天赐良机!”

关羽的目光在舆图上宛城与邺城之间缓缓移动,指尖最终停在了襄阳与樊城的位置。他沉默着,帐内只有汉水隐隐的涛声与烛火噼啪的微响。良久,那沉静如渊的眼中,终于燃起一丝决绝的火焰。

“粮秣如何?”关羽转向侍立一旁的马良。

马良立刻躬身,声音清朗:“按照君侯进军前的安排,文仲业将军坐镇江陵,蒯异度先生总揽后方调度,粮船已沿汉水源源北上,囤积于宜城大仓,足支三月。军械、箭矢、攻城器具,皆已齐备。”

关羽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侍立帐中的关平、廖化。关平身姿挺拔,甲胄鲜亮,眉宇间英气勃发,早已褪去青涩,沉稳有度。廖化则如一块沉默的礁石,历经风浪,眼神坚定。

“平儿,”关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为先锋,引精兵三千,沿汉水西岸潜行,昼伏夜出,务必扫清樊城外围所有曹军斥候岗哨。遇小股敌军,能避则避,不可打草惊蛇。”

“诺!”关平抱拳,声如金铁。

“元俭,”关羽看向廖化,“汝引本部兵马,多张旗帜,鼓噪而进,佯攻襄阳东门,务必牵制曹仁主力,使其无暇他顾。”

“末将领命!”廖化沉声应道。

关羽的目光最后落回徐庶身上,那沉稳的声线带上了一股千钧之力:“元直,汝之‘天眼’,乃此战关键耳目。曹魏援军动向,务必了如指掌。”

“君侯放心,”徐庶眼中精光一闪,“天眼所至,纤毫毕现。彼辈动向,绝难逃我耳目。”

帅帐之内,一股无声的、却足以撼动山河的力量在沉稳地凝聚。关羽缓缓起身,走到帐门边,掀起厚重的门帘。深秋的寒意扑面而来,带着水汽和泥土的气息。他望向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山水,看到那江陵城头飘扬的“刘”字大旗。文聘、蒯越……荆州腹地,托付于彼,后方无忧。

他又望向东北方向,上庸之地。刘封、孟达……那两个曾经桀骜的年轻人,如今沉稳默契,如同一体,正牢牢吸引着申耽、申仪兄弟和部分中原曹军的注意力。马超与庞统……此刻应已在宛城之外,等待他这里的烽火。

万事俱备。

“传令三军,”关羽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肃杀的夜空中,如同金铁交鸣,“依计而行。此战,克复襄樊,饮马中原!”

许都,魏王府。

铜鹤香炉吐出的青烟袅袅盘旋,却驱不散大殿深处弥漫的压抑。曹操斜倚在锦榻上,身上盖着厚实的裘氅,脸色在烛光下透着一股病态的蜡黄。案头堆积的军报简牍,像一座小山。殿中气氛凝重,侍立的臣子们屏息垂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报——!”一名内侍几乎是跌撞着冲入大殿,声音因惊恐而扭曲,“急报!樊城!征南将军曹仁八百里加急!”

所有人的心猛地一沉。曹操浑浊的眼睛倏然睁开,射出两道利光:“念!”

内侍颤抖着展开帛书,声音也随之颤抖:“……关羽水陆并进,势如疯虎!关平率精锐,拔除我外围据点数十,斥候几近断绝!廖化佯攻襄阳,日夜不息,牵制我军大部……关羽亲率主力,猛攻樊城!樊城危在旦夕!末将曹仁泣血叩首,恳请大王速发援军!迟则……迟则樊城不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操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简牍哗啦作响,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涌起不正常的潮红,此刻曹操总算是明白了过来,原来上庸异动皆是假象,刘备所谋不是宛城,而是襄阳!曹操立即召集众臣一同前往议事厅。

“大家都看看吧,这是曹仁送来的八百里加急!”

内侍从曹操手中接过这份由曹仁发自樊城的八百里加急,字迹潦草,力透纸背,几乎能闻到血腥与绝望的气息:“……关羽水陆并进,势如山崩!关平锐卒扫荡外围,廖化佯攻襄阳昼夜不息,牵制我军大部!关羽亲率主力,昼夜猛攻樊城!城垣多处崩坏,士卒伤亡枕藉!粮秣将尽,箭矢告罄!贼军士气如虹,我军疲敝已极!樊城旦夕将陷!恳请大王速发精兵强将救援!迟则……迟则臣与樊城军民,唯有以死殉国!曹仁泣血顿首!”

很快,阶下肃立的群臣——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满宠、刘晔、蒋济……一个个当世顶尖的智谋之士都看完了这封八百里加急

“诸卿!”曹操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受伤的猛虎低吼,回荡在寂静的大殿,“樊城危在旦夕!曹子孝泣血求援!都说说吧!如何解樊城之围?如何破此危局?!”

大殿内死寂片刻,落针可闻。沉重的压力几乎让人窒息。

“大王!”尚书令荀攸率先出列,这位以稳健着称的谋士眉头紧锁,“关羽进攻襄樊,连战连胜,士气正盛,兵锋极锐。樊城被围日久,恐难久持。为今之计,当火速发兵,不惜一切代价,打通救援通道!”

“如何打通?”曹操冷冷追问,“马超、庞统钉在宛城外,刘封、孟达扼守东三郡要道!张合虽在,然其部正被刘、孟二人拼死拖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