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忠勇陷重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当徐盛的马蹄踏进魏军卸甲区第一排盾阵的阴影时,他看见诸葛诞的亲兵正在悄悄收紧绊马索的活扣——文钦的狼牙棒砸飞第七个魏军校尉的头盔时,王凌的骑兵已经切断了所有退回寿春的隘口。

---

公元241年,秋,辰时,偃月滩。

颖水在此处拐了一个舒缓的弯,留下大片平坦开阔的河滩地,故名“偃月”。晨雾尚未完全散尽,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密密麻麻的军阵之上,反射着金属的冷光。

河滩东侧,是诸葛诞与王凌统领的“归顺”大军。对外宣称的两万魏军列阵严整,虽言投降,但军容肃杀,旌旗虽略显陈旧,却依旧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诸葛诞与王凌并骑立于阵前,甲胄鲜明,神色看似平静,眼神却不时扫视着对面以及更远处的寿春方向。

河滩西侧,文钦与徐盛率领的三万汉军精锐,早已严阵以待。刀枪如林,弓弩上弦,阵型森然,杀气腾腾。文钦手持一杆沉重的狼牙棒,胯下战马不时焦躁地刨着蹄子,显得跃跃欲试。徐盛则沉稳得多,他目光锐利如鹰,仔细地观察着对面魏军的每一个细节。

双方阵前,相隔约一箭之地。

诸葛诞驱马向前数步,朗声道:“文将军,徐将军!诞与王将军,依约而来,率麾下将士,弃暗投明,归顺大汉!有劳二位将军前来接收!”

文钦哈哈大笑,声若洪钟:“诸葛都督深明大义,实乃明智之举!待我禀明陆大都督,必为都督请功!” 他性子粗豪,见对方依约而至,阵型虽整却已放下兵器,心中戒备便去了大半。

诸葛诞目光微闪,看似随意地问道:“今日乃我部归顺之大日子,为何不见陆大都督与张苞将军亲临?莫非是对我等尚有疑虑?” 他试图套出陆逊和张苞的真实动向。

文钦不疑有他,正要开口回答“大都督在寿春镇守……”,身旁的徐盛却突然轻咳一声,抢先一步,声音平稳而清晰地接过话头:“诸葛都督多虑了。大都督军务繁忙,已将接收事宜全权委托于我与文将军。都督有何要求,与我二人商议即可,必定妥善安排,绝不亏待归顺将士。”

诸葛诞心中一凛,暗道徐盛果然老辣,滴水不漏。他面上不动声色,笑道:“原来如此,是诞多心了。” 他话锋一转,做出邀请的姿态,“既如此,便请二位将军移步,检视我归顺将士,接收兵符印信,如何?”

文钦觉得理所应当,正要催马上前,徐盛却再次伸手虚拦,目光扫过对面魏军虽然放下兵器但依旧站得笔直、眼神锐利的士卒,沉声道:“文将军且慢!诸葛都督麾下将士,军容严整,纪律森然,不愧为百战精锐。然,既是归顺,当有归顺之仪。为免误会,可否请都督下令,让将士们将手中兵器、身上甲胄,尽数置于身前地面?以示诚意。”

这话合情合理,且符合之前约定的受降程序。诸葛诞心中暗骂徐盛谨慎,面上却欣然应允:“正当如此!是诞疏忽了。” 他回头挥动令旗,高声下令:“全军听令!卸甲,弃兵!”

命令传下,魏军阵中响起一阵沉闷的金属撞击声。前排的士卒依令将手中的长矛、环首刀、弓弩等兵器整齐地放在身前,并开始解下身上的皮甲、铁甲。动作虽然不算迅速,倒也依令而行。

文钦见状,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大喜道:“好!诸葛都督果然信人!徐将军,我们这便过去……” 他再次欲动。

“文将军!”徐盛第三次拦住了他,语气凝重,“受降之事,关乎数万将士性命,不可不慎。这样,由我率两千亲卫先行过去,与诸葛都督交接兵符,查验情况。文将军你率大军在此压阵,保持阵型,若有异动,即刻接应!”

文钦虽觉徐盛有些过于小心,但知他老成持重,且此言有理,便点头同意:“好!文向小心!若有不对,立刻发信号!”

徐盛不再多言,点齐麾下最精锐的两千亲兵,排成紧密的阵型,自己一马当先,向着魏军阵前缓缓行去。

徐盛率亲卫队,保持着高度警惕,缓缓靠近魏军阵线。越是靠近,他心中那股不安的感觉就越发强烈。对面魏军士卒的眼神,太平静了,平静得不像是一支即将投降的军队,反而像……像在等待猎物的狼群。他们卸甲弃兵的动作,也显得过于“整齐”和“缓慢”,仿佛在刻意拖延时间。

诸葛诞与王凌见徐盛只带了两千人过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旋即被狠厉所取代。能吃掉徐盛这支精锐和文钦大部,也是大功一件!

徐盛来到诸葛诞马前十余步处,勒住战马,拱手道:“诸葛都督,徐盛奉令前来接收。请都督出示兵符印信,并令将士们依次退后,由我军接管防区。”

诸葛诞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作势要递过来:“徐将军,兵符印信在此……”

就在徐盛注意力被锦盒吸引的刹那,异变陡生!

“动手!”诸葛诞猛地将锦盒掷向徐盛,同时发出一声厉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