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余波与反思(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唯才是举,固然正确。但因噎废食,预设立场,难道就不是一种偏执和失误吗?

李严的叛乱,司马昭的蛊惑是外因,但自己长期以来的冷漠、猜忌与刻意压制,难道不也是将他推向深渊的重要推手吗?治理一个国家,平衡各方利益,调和不同矛盾,或许比单纯地“碾压”、“推行”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看着眼前这个形容憔悴、却仍在为自己“理念”辩护的失败者,诸葛亮心中第一次对李严生出了一丝复杂的、近乎于“愧疚”的情绪。这场叛乱,李严罪无可赦,但他诸葛亮,这位总揽朝政的丞相,难道就完全没有责任吗?

带着这份反思,诸葛亮与刘禅进行了深入的商议。

刘禅虽然年轻,但经历此次叛乱,尤其是亲自阵前冲阵后,心智成熟了许多。他听了诸葛亮的分析,也认为对李严的处置,需格外慎重。

“相父,李严虽大逆不道,然其终究是父皇托孤之臣,若处以极刑,恐寒了益州士人之心,亦显得朕与相父不能容人。”刘禅沉吟道,“然其罪确凿,不能不罚。”

诸葛亮点头:“陛下所虑极是。李严之罪,在于举兵反叛,动摇国本,此乃十恶不赦之罪。然,其言虽偏激,却也暴露了新政推行中臣未能周全考量之处,于国事而言,并非全无警示。且其最终未负隅顽抗,避免了更多流血。”

最终,经由朝议,刘禅下旨,对李严做出了如下判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废李严为庶人,褫夺一切官爵封号,其家产充公。念其曾为先帝托孤之臣,略有微劳,特赦其死罪,禁锢于梓潼故宅,非诏不得出。其子李丰,虽有牵连,然未直接参与逆谋,且素有才名,着其革职留任,降级使用,观其后效。”

这份判决,可谓宽严相济,仁至义尽。既严厉惩处了李严的叛乱行为,彰显了国法威严,又保留了其性命,甚至允许其子继续在朝为官,给了李家一线生机,也向益州乃至天下士人展示了朝廷的胸襟与气度。

消息传出,益州舆论普遍认为天子仁德,丞相大度。许多原本担心遭到清算的益州官员也稍稍安心。

处理完梓潼的善后事宜,刘禅与诸葛亮率领得胜之师,启程返回成都。

此时的成都,已从最初的恐慌中恢复过来。天子御驾亲征、阵前降服数万叛军的传奇事迹早已传遍全城。当刘禅和诸葛亮的仪仗进入成都时,迎接他们的是万民空巷的欢呼与跪拜。“陛下万岁!”“丞相千岁!”之声不绝于耳。

刘禅与诸葛亮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们深知,叛乱虽平,但益州内部的隐患和隔阂并未完全消除。抵达成都后,他们立刻展开了一系列旨在稳固人心、凝聚力量的行动。

首先,大赏功臣,安抚官员。刘禅在成都皇宫举行盛大朝会,对在平定叛乱中表现出色的文武官员进行封赏。王平、张翼等将领加官进爵自不必说,对于留守成都、稳定后方的蒋琬、费祎、董允等文臣,以及许多虽然未直接参与平叛、但始终忠于朝廷的益州籍官员,也皆予以厚赏和提拔。尤其注意平衡了荆州派与益州派的比例,释放出团结一致的明确信号。

其次,也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步——为昭烈皇帝刘备立庙。

刘禅下诏,于成都南郊择吉地,兴建汉昭烈庙。他亲自参与选址和规制设计,要求庙宇庄严肃穆,以彰显先帝创业之艰难与仁德之浩荡。

庙成之日,刘禅率领诸葛亮及所有在成都的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

祭祀现场,旌旗招展,礼乐庄严。刘禅作为主祭,亲手将写有祭文的玉版奉于刘备灵位之前。他回想起父皇一生颠沛流离、百折不挠,终创下这季汉基业,不禁悲从中来,泪洒衣襟。

“父皇!”刘禅哽咽道,“儿臣不肖,未能守成,致有益州之乱,惊扰父皇在天之灵!幸得相父辅佐,将士用命,叛乱已平!儿臣定当励精图治,与相父及众卿家同心协力,匡扶汉室,克复中原,以告慰父皇之灵!”

诸葛亮亦率群臣跪拜,朗声道:“臣亮,谨率文武百官,祭告先帝!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辅佐陛下,光复汉室,还于旧都!”

群臣齐声附和,声震殿宇。这场祭祀,不仅仅是对刘备的追思,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宣誓,极大地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与凝聚力,也将“匡扶汉室”的核心目标再次铭刻在每一个人心中。

经此一系列举措,益州局势彻底稳定下来。豪强势力遭到重创,难以再掀风浪;官员队伍得到整顿和激励,更加团结;百姓对朝廷的信心空前高涨。李严叛乱带来的阴霾被彻底扫清,甚至可以说,这场危机反而成了巩固季汉统治、深入推进新政的一个契机。

处理完成都诸事,刘禅与诸葛亮启程返回长安。

车驾行驶在熟悉的金牛道上,山川依旧,心境却已不同。

龙辇之内,刘禅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轻声道:“相父,经此一事,朕方知治国之难,平衡之道,远胜于阵前冲杀。”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悠远:“陛下能如此想,实乃大汉之福。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臣……此前或许也过于执着于‘效率’与‘结果’,忽略了过程中的‘人情’与‘平衡’。李严之叛,臣,亦有失察之责。”

诸葛亮内心:看来以后用人不能光看历史战绩了。得像搞项目管理一样,既要发挥牛人的长处,也得想办法管住有潜力但性格有坑的成员。平衡啊平衡,真是门艺术。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新政利国利民,方向绝不可动摇。只是推行之法,或可更加圆融,予地方士绅一些转型之机与参与之道。譬如这工商之利,未必全由官营,亦可引导民间贤达,依律参与,共享其利。”

刘禅点头:“相父所言甚是。打压不如疏导。只是这尺度拿捏,还需相父多多费心。”

“臣,责无旁贷。”

车驾辚辚,向着北方那座象征着天下中枢的长安城驶去。一场内乱平息了,但未来的路依然漫长。朝堂的平衡,新政的深化,北方的强敌……无数的挑战仍在等待着这对年轻的帝王与他那肩负着跨越时空使命的丞相。

但经此一役,他们更加成熟,更加团结,也更加清晰地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