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席卷徐州(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下邳城外的惨败,如同雪崩般摧毁了王基和胡质麾下四万大军的斗志。残存的魏军丢盔弃甲,如同无头苍蝇般向西溃逃,只想尽快逃离这片被蜀汉丞相阴影笼罩的死亡之地。他们的目标是小沛,那座不久前还被他们占据,如今却成了唯一可能提供庇护的据点。
然而,就在这群惊弓之鸟沿着泗水西岸仓惶奔命,眼看小沛城廓在望之际,前方地平线上,却突然出现了另一支严阵以待的军队!
旌旗招展,刀枪映日,阵列森严!那旗帜之上,赫然是一个醒目的“朱”字!
正是奉诸葛亮密令,自新野东进,沿洧水、颍水快速机动,最终抵达预定阻击位置的朱然所部两万精锐!
朱然横刀立马,立于阵前,望着远处烟尘滚滚、队形散乱的魏军溃兵,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丞相神机妙算,果然丝毫不差!
“列阵!弓弩上前!长枪居次!骑兵两翼展开!”朱然沉稳下令,“没有本将号令,不得放一兵一卒通过!”
溃逃的魏军前锋看到前方突然出现的蜀军阵列,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瞬间陷入了更大的恐慌和绝望!
“前面……前面也有蜀军!”
“是朱然!”
“完了!我们被包围了!”
后有张苞、文鸯的追兵如狼似虎,前有朱然的生力军堵截去路,侧翼是滔滔泗水……王基和胡质以及他们的残兵败将,已然陷入了真正的绝境!
王基面如死灰,胡质更是因为丧子之痛和眼前绝境而神情恍惚。
“悔不听太尉之言……悔不听太尉之言啊!”王基捶胸顿足,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悔恨。若当初遵从司马懿的将令,固守防区,何至于此?
胡质目光呆滞,喃喃道:“诸葛亮……真鬼神也……”
部分溃兵在绝望中发起自杀式的冲锋,试图突破朱然的防线,但面对以逸待劳、阵型严整的蜀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很快便被密集的箭雨和如林的长枪粉碎。
王基和胡质试图组织最后一次突围,集中了身边最精锐的亲兵家将,向朱然中军发起决死冲击。然而,士气已崩,军心已散,这种挣扎显得如此徒劳。朱然指挥若定,轻易便化解了他们的攻势,并趁势反冲。
混战之中,胡质被数名蜀军士卒围住,乱刀砍死,算是追随其子胡奋而去。王基则因坐骑被射倒,坠马被擒。
主将一死一擒,剩余的魏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纷纷丢弃武器,跪地请降。这场精心策划的围歼战,以蜀军的完胜告终。王基、胡质带来的四万青徐精锐,除了极少数侥幸逃脱或淹死泗水,几乎全军覆没。
当王基被缚至诸葛亮面前时,下邳之战已彻底落幕。战场正在清理,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
诸葛亮并未苛责这位败军之将,只是淡淡道:“王使君,若早听仲达之言,何至如此?” 言罢,便令人将其押下看管。
此刻,诸葛亮的注意力已不在这些俘虏身上。东线魏军主力已被歼灭,通往小沛乃至整个徐州西部的道路已然洞开。
“传令!张苞、文鸯为先锋,即刻西进,收复小沛!”
“朱然所部,沿泗水扫荡沿岸魏军残余,兵锋直指彭城!”
“黄权总督后勤,确保粮道,并安抚新附各地!”
蜀军挟大胜之威,士气如虹,攻势如秋风扫落叶。
小沛本就兵力空虚,守军听闻王基、胡质全军覆没,早已胆寒,未做任何像样的抵抗,便在张苞、文鸯兵临城下时开城投降。
彭城的魏军更是闻风丧胆,朱然大军尚未抵达,守将便已弃城而逃,彭城轻松光复。
至此,蜀汉不仅稳固了在徐州的统治,更将控制范围向西大大推进,兵锋直接威胁兖州的山阳郡、济阴郡!整个淮北大地,已尽数飘扬起赤色的汉旗。
诸葛亮将行辕移至彭城,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战略。
张苞、文鸯等将领群情激昂,纷纷请战:
“丞相!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旺!当一鼓作气,西取兖州,直逼许昌!”
“末将愿为先锋,定取那司马懿老儿首级!”
“或可北上青州,与朱然将军水陆并进,尽收河北之地!”
诸葛亮羽扇轻摇,示意众将安静。他走到巨大的中原舆图前,目光沉静地分析道:“诸将求战心切,亮心甚慰。然,兵者,国之大事。我军虽胜,然连番征战,将士疲惫,粮草消耗巨大,新得之徐州、汝南等地,亦需时间消化安抚,稳固统治。”
他指向兖州、豫州方向:“司马懿虽败一阵,损兵折将,然其手中仍握有洛阳中央军及兖、豫精锐,实力不容小觑。其退守许昌、陈留一线,依托中原腹地,深沟高垒,以逸待劳。我军若此时贸然西进,强攻坚城,恐难奏效,反易受挫。”
他又指向青州:“青州地广人稀,魏军虽败,然若我军北上,战线拉长,后勤压力倍增,且易遭来自冀州方向的魏军侧击。朱然水军可袭扰沿海,然难以支撑大规模陆上攻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