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该司马懿头痛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太尉府内,巨大的沙盘前,司马懿与麾下将领谋臣陷入了紧张的推演。

“诸葛亮用兵,向来虚实难测。”司马懿盯着沙盘,缓缓道,“去岁他声东击西,主力竟出现在宛城。今次,他是否会故技重施?”

大将郭淮指着沙盘上的潼关方向:“太尉,蜀军大将邓艾、姜维仍在黄河西岸与我军对峙。是否可能,此次仍是佯动,其主力依旧想从此处突破,直取并州,威胁河东?”

陈泰则倾向于东线:“不然,蜀军新得青徐,士气正旺。陆逊、张苞等猛将皆在寿春。其很可能以荆州、淮南之兵为主力,北上攻击兖州,或西进攻击许昌,截断我中原与河北联系!”

也有人提出,诸葛亮会不会出其不意,从宛城北上,经颍川直扑洛阳?或者利用水军优势,在沿海一带进行登陆作战?

各种可能性被提出,又都被质疑。诸葛亮的用兵,如同笼罩在秦岭迷雾之中,令人难以捉摸。

司马懿内心:诸葛亮用兵,已臻化境。他如今国力占优,可选择的方向太多。我若分兵把守,则处处薄弱;若集中兵力,又恐判断失误,被其乘虚而入。难!难!难!

最终,司马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重点防御,机动策应。

“传令!”他沉声道,“司马昭,加强函谷关、蒲坂津防线,增派兵力,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邓艾、姜维渡过黄河!”

“郭淮,你部移防许昌,总督豫州军事,加固城防,广布斥候,警惕蜀军自宛城或淮南方向来袭!”

“陈泰,你即刻前往兖州,整合当地兵马,会同兖州刺史,务必守住陈留、濮阳等要地,阻止陆逊北上!”

“并州刺史孙礼、幽州刺史王雄,严加戒备,防止蜀军偏师自代郡、上谷方向骚扰!”

“洛阳中军,由本太尉亲自统领,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策应各方!”

这是一个看似全面,实则无奈的部署。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到几个可能的主攻方向上,寄希望于前线将领能够顶住第一波攻击,再由他亲率中军进行决战。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除了调兵遣将,司马懿对“利器监”的催逼也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他亲自来到了位于洛阳北邙山脚下的“雷火营”研制基地。这里戒备森严,如同军营,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硝石和金属熔炼的刺鼻气味。大量的工匠在监工的鞭策下,日夜不停地忙碌着。

然而,进展却令人沮丧。

“太尉……这……这火药配比,已是调整了十七次,威力仍不及蜀军十之一二……且极不稳定,十次试验,能成功三四次已是万幸……”负责的工匠头目战战兢兢地禀报,脸上满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和恐惧。

话音未落,远处一声沉闷的巨响,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和冲天的黑烟!又是一次炸膛事故!

司马懿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看着那些粗糙笨重、射程和精度都惨不忍睹的仿制“震天弩”和“轰天炮”,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他知道,技术积累非一日之功,诸葛亮能造出那般利器,必有其所不知的秘法。但他没有时间了!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司马懿的声音如同冰锥,刺入每一个工匠的心中,“死人?继续招!材料不够?去抢!去搜刮!三个月!我最多再给你们三个月!开春之前,必须给我造出至少一百架可堪一用的‘轰天炮’和足够的火药!否则……”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冰冷的杀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司马懿内心:哪怕只是形似,哪怕威力不足,也必须在战场上亮出来!至少要能吓住蜀军,提振我军士气!否则,两军对垒,敌军万炮齐发,我军只能被动挨打,这仗还怎么打?

在司马懿的严令下,雷火营的研制成了吞噬金钱和人命的无底洞。国库本已捉襟见肘,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而不断发生的爆炸事故,也成了这个冬天洛阳城外最频繁的“丧钟”,提醒着人们战争的迫近与现实的残酷。

整个曹魏,在这个不一样的冬天里,如同一架被强行鞭策、零件吱呀作响的老旧战车,在司马懿的驾驭下,拼命地向着未知的决战狂奔。安抚与清洗,判断与备战,绝望中的技术追赶……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而遥远的南方,那股席卷一切的北伐风暴,正在蓄势待发。这个冬天,对曹魏而言,注定是漫长而寒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