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三日破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函谷关外,蜀军大营。

魏延接到曹阳亭遇袭、张裔战死的急报时,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猛地从帅椅上站起,案几被带得一阵摇晃,烛火明灭不定。张裔死了!曹阳亭暴露了!虽然真正的核心补给并未受损,但这意味着司马懿已经窥破了他攻势凶猛背后的弹药消耗问题,甚至可能由此推断出更多东西!

“司马老贼……果然狡诈!”魏延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案几上。他不再犹豫,立刻唤来心腹亲兵,将一封蜡封密信塞入其怀中,声音低沉而急促:“八百里加急!直送宛城丞相行辕!告知丞相,司马懿已生疑,函谷虚实行将败露,请丞相速断!”

亲兵领命,如同鬼魅般消失在营帐外的黑暗中。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位于宛城前线的“诸葛亮”也通过“天眼”系统,收到了曹阳亭遇袭的详细情报以及魏延的紧急判断。

宛城,即今河南南阳,乃荆州北上中原的战略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将主力秘密集结于此,正是看中其可经方城缺口(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的天然通道)直扑许昌的便捷地理优势。

宛城,临时丞相行辕。

烛光下,诸葛亮看着地图,眉头微蹙,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一丝……兴奋?

诸葛亮内心:“终于要图穷匕见了!老魏那边演得不错,把司马懿的主力牢牢吸在了函谷关。现在,该我们主角登场了!许昌,曹魏的老巢,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那股不属于“诸葛亮”的跃跃欲试,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丞相应有的沉稳和威严,但语速却不自觉地加快:

“传令!”

“一、令宛城方向关平,所部停止佯动,即刻转为强攻!目标——扫清宛城至许昌之间所有魏军营寨,打通通道,兵临许昌城下!”

“二、令汝阳方向陆逊,同步发动强攻,牵制许昌东南方向魏军,并遣陆抗扫荡许昌周边据点,断其外援!命周仓、赵统率精锐骑兵,游弋于许昌外围,专司猎杀魏军信使、斥候与补给车队!”

“三、通告全军,陛下坐镇潼关,此战,光复中原,在此一举!”

“四、中军霹雳营主力,随本相即刻移营,前出至宛城以北三十里处,择地建立前进基地,准备参与对许昌的总攻!”

命令如同插上翅膀,飞向各方。沉寂多时的宛城、汝阳两路蜀军,如同沉睡的巨龙,骤然睁开了冰冷的竖瞳,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宛城以北,通往许昌的官道上,烽烟骤起!

关平,接到军令后,毫不拖泥带水,立刻点齐麾下三万精锐,以文鸯为先锋,如同出闸猛虎,扑向司马师在宛城至许昌之间精心构筑的营寨防线。

第一寨,博望坡前寨。

文鸯白马银枪,一马当先。他根本不与守寨魏军废话,直接率麾下最精锐的“突骑”发起冲锋。蜀军骑兵装备了部分来自“格物院”改良的轻便马甲和破甲槊,冲击力惊人。守寨魏军尚未完全反应过来,寨门便被文鸯一枪挑开,铁骑洪流瞬间涌入,守将试图抵抗,被文鸯三合之内刺于马下,余众溃散。半日,第一寨告破。

关平大军随后掩至,毫不停留,留下少量兵力肃清残敌、看守俘虏,主力继续北进。

第二寨,雉县南营。

此寨依山傍水,地势险要。魏军凭借弓弩和滚木礌石死守。关平观察地形后,下令:“霹雳营前队,目标——寨墙箭楼,覆盖射击!”

随军的轻型霹雳营分队携带的一些小型震天弩和火油罐迅速展开。

轰!轰!

几声爆炸和冲天烈焰后,箭楼化为废墟。文鸯再次率突击队,趁着守军混乱,从被炸开的缺口处强行突入,后续步兵跟进扩大战果。激战两个时辰,第二寨陷落。

第三寨、第四寨……

关平用兵,既有其父之勇烈,又多了几分徐庶熏陶下的灵活。他不再一味强攻,时而分兵迂回,断其水源;时而夜间火攻,扰其军心;时而利用降兵喊话,瓦解斗志。文鸯的勇猛更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蜀军势如破竹,连破魏军五寨,兵锋直指最后两座,也是最坚固的营寨——叶县大营和昆阳故垒。

消息传至许昌,暂代其父司马懿督镇许昌的司马师又惊又怒。他深知这七寨一失,许昌南大门洞开,蜀军便可长驱直入,兵临城下!

“诸葛亮主力果然在此!”司马师脸色阴沉,他身边站着的是以机变着称的谋士钟会。

“大将军,关平来势凶猛,文鸯骁勇难挡,七寨已失其五,叶县、昆阳恐难久守。为今之计,当立刻收缩兵力,放弃外围营寨,集中力量固守许昌坚城!同时,速向太尉求援!”钟会急声道。

司马师虽心有不甘,但也知形势危急,只得咬牙下令:“传令叶县、昆阳守军,交替掩护,撤回许昌!加固城防,准备死守!” 同时,数批求援信使,冒着被蜀军游骑截杀的风险,冲出许昌,分别奔向函谷关和洛阳方向。

公元244年,初夏。

蜀汉大军,如同三股钢铁洪流,从不同方向狠狠撞击在曹魏陪都——许昌的城墙上。

南面: 关平、文鸯在扫平最后两座营寨后,马不停蹄,兵临许昌南门。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巨大的攻城器械开始在前沿阵地组装。

东南:陆逊率领的江东精锐,自汝阳方向压来,进攻许昌东门,攻势如潮。

外围:陆抗、周仓、赵统的骑兵如同幽灵,不断猎杀着敢于出城或前来支援的小股魏军,几乎彻底切断了许昌与外界的陆路联系。

而真正的杀手锏——诸葛亮亲率的中军及霹雳营主力,也已悄然抵达许昌城南,在一处高地上建立了指挥所和炮兵阵地。

许昌城,经过曹魏数代经营,特别是曹操奠都于此后的大力扩建,城墙高达四丈有余,基厚近十丈,外包青砖,内夯黄土,坚固异常。城墙上箭楼、马面、瓮城、护城河一应俱全,防御体系完备。更令人头疼的是,城头隐约可见一些形制类似蜀军霹雳营,但规模较小的发射装置——这正是魏国模仿打造的“雷火营”,虽威力不及正版,但用于守城,亦是巨大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