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此刻他豪情万丈:我甄逸定要当上这大汉首富!

他越发庆幸当年豁出老脸,硬把女儿许配给刘凤的决定。

年仅十五岁的少年郎,展现的才华已足以让甄家产业翻倍有余。

倘若日后自家姑爷当真能功成名就,他甄家傍着这棵参天大树,或许真能跻身新的权贵之列。

要知道自家女婿年仅十五,称得上少年英才,天资卓绝,前途不可限量!

"岳父大人醒醒神!"刘凤见老泰山陷入沉思,不由莞尔。

"嗯!"甄逸猛然回神,难掩兴奋道:"子度,我这就回去办你嘱托的事,不便在山庄久留了!"

说罢,这位体态丰腴的中年人便招呼仆从打道回府,竟迈着矫健步伐匆匆离去。

"啧啧,没想到我家岳父还是块练武的好材料!"

打趣完老丈人,刘凤便转身往妻子院落行去。

.............

此后数日,刘凤向师父告了假,言明要料理要务,暂不随赵云进山操练。

这回倒非偷奸耍滑,而是当真要创番事业。

虽说得豪气干云,实则按部就班。刘凤先召集酿酒匠人,传授新式蒸馏技法,命其依图纸所示工序操作。为得佳酿,又令瓷匠烧制特制蒸馏器皿。

待诸事齐备,刘凤亲自示范后,便交由匠人们钻研其中关窍。

离开酒坊转至瓷窑,刘凤暂停匠人日常活计,将玻璃烧制之法倾囊相授。较之酿酒,此物方是重中之重。

在当世,玻璃堪称稀世珍宝,较之珠玉亦不遑多让。若能烧制成功,无论制成器皿售卖,或雕琢精品馈赠权贵,皆是本小利厚的买卖。

更妙在此物可磨制凹凸镜片,凭此便能造出简易望远镜,实乃妙用无穷。

刘凤比任何人都清楚单筒望远镜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因此他研发玻璃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造这种军事利器。

当工匠们听说能用沙子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玻璃时,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刘凤并未解释制作原理,只是厉声警告必须严守秘密,违者将受严惩。

离开玻璃作坊后,刘凤来到砖窑厂召集全体工匠。待众人围拢后,他郑重宣布:"现在传授水泥配方,所有人务必牢记——原料需石灰石、黏土、铁矿及煤炭......"

他详细讲解六道工序:原料粉碎、精确配比、均匀混合、高温煅烧、液化处理、研磨成粉。最后激励道:"不要惧怕失败,率先成功者赏万贯!"

重赏之下,工匠们群情激昂,接连高呼东家英明。此刻刘凤正在为将来的基业积极布局。

正午时分,刘凤独自坐在院子里出神。他琢磨着该扩充护卫队伍了——虽然莲花山庄已有护卫,但远远不够。

随着刘凤广招工匠,这些匠人拖家带口前来定居。他又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民开荒垦地,莲花山庄逐渐发展成小镇规模。周边土地尽归刘凤所有,居住的百姓不是他的佃户就是工匠家眷。

刘凤打算将莲花镇打造成根基之地。为吸引更多流民和商队,他计划投入重金修筑道路,连通无极县及郡城。

时值光和五年(182年),虽未到董卓乱政之时,但东汉王朝早已风雨飘摇:朝堂 ** 丛生,宦官外戚倾轧,边关战事频仍。加上连年旱灾,豪强兼并土地,流民遍地。

仅中山国境内就有十余万流民。听闻莲花山庄招工修路,管饭发饷,无数流民携家带口涌来。

"夫君!大事不好!"甄姜慌慌张张跑来,拉着刘凤衣袖急道:"门口突然聚集了上万人!"

"见鬼!"刘凤大惊。他原只想招几百人,没成想来了这么多。这上万人如何安置?他连忙握着妻子的手,带着仆从赶去门口。

眼前景象令众人目瞪口呆。

眼前的民众个个面黄肌瘦,形销骨立,目光呆滞,全然看不到生活的盼头。

东汉末年,黄巾肆虐,社稷倾颓,民间易子而食。

当时 ** 肆虐,百姓互相残食。刘凤开仓放粮,率先捐出家产赈济灾民,救活千余人。

律法严苛,刑狱泛滥,构陷成风,无辜惨死者数以千计。黎民哀嚎,道路相逢只敢以目示意。

刘凤虽知汉末民生多艰,但此前仅止于书卷记载。

如今亲眼目睹百姓如行尸走肉般的惨状,他胸口仿若压了块巨石,望着这群失魂落魄的灾民久久无言。

难民们佝偻的脊背让刘凤倍感重任在肩,犹如泰山压顶。

他决意以最快速度终结乱世,为这些背井离乡的流民开创太平盛世。

"老爷夫人开恩!求您收留!不要工钱,给口稀粥就成!"衣衫褴褛的难民们跪地叩首,额头撞得咚咚作响。

甄逸见状泪如雨下,扯着丈夫衣袖哽咽道:"夫君,他们太可怜了......"

"嗯。"刘凤轻抚妻子手背,仰头强忍泪水怒吼:"这吃人的世道!这该死的年月!"

"都起来!准你们在莲花庄安家,该给的工钱分文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