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但茫茫草原极易迷失方向,加之地域辽阔人迹罕至,刘凤开始犹豫是否该继续深入追击。
连日征战已令五千将士疲惫不堪,此刻或许正是凯旋的最好时机。
毕竟在关内追击溃军尚可,但若深入草原腹地,在自己全无地利之处,极易遭遇敌军埋伏。
经过深思熟虑,刘凤决定在周边扫荡一番,缴获大批牛羊马匹后,便准备全军班师。
就在此时,鲜卑乌桓联军却派来使者,向大汉帝国递上了降书。
鲜卑大单于和连当真是命不该绝。在逃亡途中,在联军内部的自相残杀中,他竟然未被其他贵族将领所害,安然逃出生天。
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当他回到鲜卑王庭时,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麻烦。
其一是这次渔阳会战惨败,二十万大军折损过半,仅剩六七万兵马逃回草原。
其二是联军中那些被他处死的贵族将领,其部族必将起兵反叛,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雪上加霜的是,那汉人小将率领五千精锐铁骑踏上了草原。汉人朝廷是否要大举北伐?倘若效仿昔日剿灭匈奴之举,欲将鲜卑汗国连根拔起也非痴人说梦。
内外交困之下,和连只得遣使向大汉俯首称臣。他妄图借此喘息之机整顿王庭,为此不惜摆出十足诚意——不仅向汉天子称臣,更许诺年年进贡数万牛羊骏马。
平阳侯刘凤与鲜卑大单于和连在两军阵前缔结条约。来自现代的刘凤对所谓"上国恩威"嗤之以鼻,既胜便定要索取最大利益。在他眼中,战败者合该献上所有。
《渔阳条约》由此诞生:
一、鲜卑永世臣属大汉,奉汉帝为天可汗;
二、岁贡牛五万、羊八万、良马四万;
三、立即遣返所掳汉民;
四、大汉征召时须即刻响应。
和连目眦欲裂地签下姓名,北方烽烟就此熄灭。面对鲜卑大单于怨毒的目光,刘凤倨傲如故,更勒令其亲书降表,遣重臣随行赴洛阳请罪。
马蹄声里,刘凤押着使团班师回朝。而败归漠北的和连,等待他的将是更棘手的烂摊子。
凯旋归途
秋风卷起黄沙,刘凤骑在战马上眺望绵延数里的辎重队伍。昔日五千铁骑已成牧羊人,驱赶着如云朵般铺满草原的缴获。四万匹骏马嘶鸣,数万牛羊挪动,金银器皿在木箱里碰撞出清脆声响。
"侯爷,这批战马足够组建新的火骑兵了。"亲兵统领指着毛色油亮的草原马。刘凤摩挲着腰间玉佩,眼前浮现朝堂赐封的景象。渔阳战功加上这些缴获,至少能换来两千石俸禄的晋升。
长城垛口出现玄色旌旗时,赵云正在督促士卒磨砺矛尖。见烟尘中浮现平阳侯的纛旗,他紧绷的肩线终于松动。两军汇合激起漫天尘土,辎重车队吱呀作响地穿过城门洞。
渔阳城外十里亭,高焉的官袍被秋风吹得猎猎作响。当装满犀角的檀木箱抬到面前时,这位太守的瞳孔骤然收缩。"诸位辛苦。"刘凤将羊皮账册递过去,顺势滑入对方袖中一串珊瑚珠子。官员们抚摸着分到的耕牛,仿佛已经看见来年丰收的麦浪。
蓟城的迎接阵仗远比渔阳隆重。卢植的明光铠在朝阳下闪烁,刘焉的仪仗排出半里余地。刘凤勒住缰绳,目光扫过刺史身后的捧印侍从——那方紫檀官印盒,分明是二千石 ** 制式。
刘凤远远望见叔叔带着幽州众官员迎出城来,连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侄儿拜见叔父!"
刘焉满脸欣慰地打量着这个出息的好侄儿,捋着花白的胡须朗声笑道:"子度果真给咱刘家长脸!以少胜多击溃鲜卑乌桓联军,解了幽州之危不说,如今你的威名可是传遍十三州了!"
刘凤憨厚地挠头笑道:"都是托叔父和诸位大人的福,要不是后方调度有方,侄儿哪能在渔阳建功。"他心里明白,战功谁也抢不走,不妨多说些漂亮话让长辈高兴。
刘焉拉着侄儿来到一位气度不凡的武将跟前:"子度,这位是朝廷派来的北军统帅卢植大人。卢子干的大名,想必无需我多言吧?"
这位涿郡名士卢植,不仅是当朝名将,门下更是英才辈出。刘凤连忙恭敬行礼:"见过卢将军!"
卢植抚须端详着眼前的少年将领,眼中满是赞赏:"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郑康成教出个好 ** 啊!"
"将军过誉了,"刘凤腼腆道,"晚辈能有些许成绩,全赖师长们栽培。"
"哈哈哈!"刘焉大笑着打断两人的客套,"咱们别在这儿互相吹捧了,不如回府设宴,好好为咱们的少年英雄庆功!"
卢植含笑点头称是。刘凤转身招来四位心腹将领,低声吩咐道:"云长、翼德带着火骑兵和战利品先回锦绣山庄。子龙率军把兵马和缴获的牲畜都送回蓟城军营。子源暂且跟着我赴宴。"
"遵命!"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与臧洪四位将领齐声应答,拱手领命。
蓟州刺史府正厅灯火通明,宴席正酣。刘焉与卢植二公不断追问渔阳之战的详细情形。刘子度不疾不徐,将战役始末娓娓道来,包括迫使鲜卑大单于和连签署城下之盟的经过。
听罢战事全程,两位重臣相顾骇然。盘踞北疆数十载的鲜卑铁骑竟被打得俯首称臣,此事若非鲜卑使节在场佐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此役斩获胡虏首级十余万,更换来北境十余年太平,缴获的金银牲畜更能充实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