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刘凤确实被何皇后的容颜所震撼——那张秀美的脸庞透着脱俗灵气,肌肤如雪,眸光流转间尽是风情,举手投足尽显温婉韵味。
按他估算,这位皇后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完全看不出已是八岁孩童的母亲。难怪当年能令天子神魂颠倒,确有倾国倾城的资本。
只可惜此女心性歹毒又愚昧无知,最终不仅害死兄长,更连累儿子沦为傀儡,一家惨遭毒手。这般凄惨结局,也不知是否咎由自取。
刘宏冷着脸道:"朕款待冠军侯,是因他为大汉立下不世功勋,更是皇室宗亲。皇子们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朕与冠军侯尚有国事相商,皇后请回吧。"
刘宏毫不客气的言辞让何婉面现窘迫,心中早已将这位 ** 诅咒了千百回。
她终究不敢当面顶撞,只得挤出笑容柔声应道:"既然陛下要与冠军侯商议朝政,妾身便先行告退了。"
转头又对刘凤叮嘱:"子度难得入宫,定要陪陛下尽兴才是。"
刘凤保持着臣子的礼节躬身回应:"臣定当尽心侍奉陛下。"
何婉展露笑颜,带着随行宫女们款款离去。待那抹倩影消失在宫道尽头,刘宏仍面带不悦:"真是败兴!子度不必理会,且随朕用膳。"
片刻后,宫廷佳肴陆续呈上。刘凤执箸品尝,虽无现代调味之繁复,却因食材本真之味别具风味。
洛阳南城刘府。
赴罢仓池宫宴的刘凤独自策马归邸。厅内,童渊正与一位四十余岁的男子谈笑风生,赵云则在旁奉茶侍候。
这出人意料的场景令刘凤暗自诧异:"此人竟能与师父平起平坐?"
见师兄归来,赵云轻步引他入内,低声提醒:"来客乃师父故交,师兄切记礼数。"
"明白。"刘凤整衣上前,向童渊恭敬行礼:"师父。"
(
童渊停下手与老友的说笑,抬头望向归来的徒弟,脸上堆满笑意:"逆徒,可算回来了。听说圣上在金銮殿上当众封你做冠军侯,还给了骠骑大将军的头衔?"
刘凤嘴角微扬:"意料中事罢了。这些对外姓将领难如登天的官爵,对咱们宗室子弟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说着,他的目光转向静立一旁的陌生中年男子,略带迟疑:"师父,这位先生是......?"
那中年人和蔼一笑,对童渊道:"这便是老弟常挂在嘴边的得意门生?不愧是能打赢渔阳之战,带着五千铁骑击溃二十万胡虏联军的少年豪杰!"
听闻老友夸赞自家徒弟,童渊眉宇间难掩得色:"正是这个不成器的小子。"
转头对刘凤笑道:"混小子,你不是整天吵着要学枪剑双绝吗?"
"还愣着作甚?快来拜见为师的至交,当今天下第一剑客,武学泰斗——【剑神】王越。"
"你们师兄弟若真想习得枪剑双绝,可得好好跟王剑神讨教。"
王越乃辽东燕山人氏,剑术登峰造极,名震江湖。
他年少时便以剑术名扬四海,四处挑战未尝败绩,被世人尊为【第一剑客】。
东汉末年西北羌患频发,始终是朝廷心腹大患。那些羌人反复无常,屡剿不灭,严重损耗国力,强盛时甚至威胁关中安危。
十八岁的王越曾单骑深入贺兰山羌人腹地,趁着夜色潜入首领大帐,取其首级后全身而退,自此声名鹊起,成为天下游侠楷模。
王越一生执着功名却不得志,纵然引起权贵注意,也不过被当作剑术教习。
自汉以来,游侠无不以西汉剧孟为人生至境,向往封侯拜将,光耀门楣。
行文如下:
有志者众,成事者稀。或逢时运,或承家荫,方得通达。王越既无祖荫,又乏机缘,虽怀惊世之能,终难展抱负。郁郁半生,至公元一九九年冬夜,病殁于榻,时年五十余。
江湖传闻,昔年董卓率西凉精骑入洛阳,权倾朝野之际,王越独闯虎穴,欲刺 ** 。与其亲卫吕布酣战百余合,终全身而退。此等绝世高手,若能为己所用,任亲卫统领、暗卫首领或三军教习皆可。
既知王越醉心功名,何不以 ** 厚禄相邀?此念方起,刘凤已正色行礼:"久闻剑神大名,晚辈有礼!"
"使不得!"王越见当朝新贵冠军侯刘凤施礼,慌忙回拜。虽与童渊为挚友,论辈乃刘凤、赵云之长,然其素重功名,见朝官自有敬畏。刘凤贵为骠骑将军、冠军侯,更是皇族宗亲,王越不过江湖游侠,岂敢受礼?
童渊见状不禁莞尔:"老友何须拘礼?小徒以晚辈之礼拜见,不必论官场规矩。"
王越赧然:"惭愧,积习难改,让老友见笑。"
童渊抚须正色道:"此来洛阳,正是要为这两个孽徒寻剑术名师。欲习枪剑双绝,非剑宗师王越不可。尔等还不速拜师父!"
刘凤与赵云两人跪地叩首,恭敬道:" ** 拜见师父,恳请师父传授剑法!"
王越连忙上前扶起二人,和蔼笑道:"快快请起,不必多礼。蒙二位不弃,老夫愿将平生所学尽数相授。"
刘凤如今名满天下,若能成为其授业恩师,既能提升自身声望,又或可借此入仕为官,王越心中暗自盘算。
听闻王越愿倾囊相授,刘凤欣喜道:"听闻师父在洛阳开设武馆?以师父大才,开馆授徒未免屈就。不如随 ** 前往锦绣山庄如何?"
王越面露难色:"子度美意为师心领,只是老夫留在洛阳实有......"
刘凤心领神会,当即说道:"师父容禀,此番渔阳战功,陛下已封 ** 为冠军侯、骠骑大将军。待返回幽州后,自当招募兵勇,操练兵马。若师父愿往, ** 可奏请陛下授师父校尉之职,兼任军中教习,不知师父意下如何?"
(校尉?这分明是高升!
王越确信刘凤绝非虚言。校尉乃朝廷重职,可统领数千精兵。即便在洛阳耗尽心血,也难获此等要职。
更难得的是,与刘凤结为师徒,日后这位少年将军飞黄腾达之时,自己作为恩师自然身价倍增。想那刘凤十五封侯,十七拜将,前途不可限量。
想明白后,王越脸上难掩兴奋之情,声音微微发颤:"既如此,就全仰仗您了!"
能招揽到王越这样顶尖人才,刘凤觉得这趟洛阳之行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