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义军所至,官府倾覆,豪强溃散。恰逢连年大旱,百姓争相投效,皇城震动。

正值刘宏平叛诏令未达幽州,黄巾渠帅已率数万兵马进犯蓟城锦绣山庄。幽州苦寒之地,本非黄巾觊觎之所——民贫悍勇,信徒寥寥,更有骠骑大将军刘凤坐镇。其麾下刚破二十万胡骑,威震边疆。

锦绣山庄如同明灯,为幽州子民点燃生机,故响应黄巾者甚少。且庄主刘凤富甲天下,"天上白玉京"之名、"琉璃珍器"之誉,四海皆知。

锦绣山庄的庞大财富与物资储备堪称富甲天下。若能将其洗劫一空,黄巾军的粮饷军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面对如此诱人的目标,数万黄巾军在有心之人 ** 下,浩浩荡荡杀向这座宝库。

此刻幽州蓟城的锦绣山庄内,刘凤自唐周告发张角谋反之日起便令全军整装待发。王越与童渊闻讯立即中止了对刘凤、赵云的剑术传授。关羽、张飞、臧洪、典韦等悍将更是跃跃欲试——连二十万胡虏铁骑都击溃过的他们,岂会畏惧这些刚拿起武器的农民?

典韦紧攥双戟,浑身战意沸腾。自投奔山庄以来尚未建功的他,眼见关张等人早有过大战胡虏的威名,此刻更是迫不及待要率军出征。就在刘凤部众蓄势待发之际,隐秘卫急报:一名黄巾渠帅正引数万大军直扑山庄而来。

与此同时,叔父刘焉的求援信使也快马赶到。这位幽州刺史只知有大批黄巾军进犯州境,却不知其真实目标乃是锦绣山庄的巨额财富。尽管全州驻防着数万边军,但分散各处的守军根本来不及集结布防。

此外!刘焉对数万边军能否剿灭同等数量的黄巾军,心中也存着疑虑。

正当他苦思无果时,经儿子提醒,忽然想起附近锦绣山庄中的侄儿——刘凤。

眼下这位侄儿乃大汉名将,若由其统兵平叛,区区数万黄巾贼寇,定能一举荡平!

……

锦绣山庄演武场上,刘凤身披七海蛟龙甲,手握天龙破城戟,锐利的目光扫过军阵前列的关羽、张飞、臧洪、赵云、褚飞燕、典韦六员大将,继而投向下方——两万黄金火骑兵肃立如林,甲胄鲜明,兵刃寒光凛冽,整座演武场只有战旗猎猎作响。

"诸位!"刘凤声震四野,"刚获密报,数万黄巾军距蓟城已不足四十里!形势危急,正是我等再建功业、扬威天下之时!此战——"

"必胜!"两万将士同时以刀击盾,吼声如雷。

"必胜!"

"必胜!"

望着沸腾的军阵,刘凤嘴角微扬,忽喝道:"韩忠听令!"

"末将在!"身披铁甲的韩忠大步出列。

"擢升你为牙门将,领千人队镇守锦绣山庄。"刘凤掷地有声,"此地安危,系于你身!"

"末将用性命担保!"韩忠重重抱拳,甲叶铿然作响。

刘凤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整齐列阵的大军前锋。关羽、张飞、臧洪、赵云、褚飞燕、典韦六位将领昂首挺胸地立于阵前。

"关羽、张飞、臧洪、赵云、褚飞燕、典韦听令!"刘凤沉声喝道。

六位将领同时跨步上前,抱拳应道:"末将在!"

"关羽仍领千人将,晋升骑督,统领三千黄金火骑兵。"

"张飞仍领千人将,晋升骑督,统领三千黄金火骑兵。"

"臧洪仍领千人将,晋升骑督,统领三千黄金火骑兵。"

"赵云仍领千人将,晋升骑督,统领三千黄金火骑兵。"

"褚飞燕晋升牙门将,领千人将,统领三千黄金火骑兵。"

"典韦晋升牙门将,领千人将,统领三千黄金火骑兵。"

六位将领齐声领命后退回队列。刘凤跨上战马,扬鞭高呼:"全军出发!"

大 ** 动间,刘凤率领六大将领与一万八千黄金火骑兵杀气腾腾地奔赴战场。

根据密报,数万黄巾军正从南方逼近蓟城,必经之路有一处险要山谷。刘凤决意在此设伏。

行军途中,刘凤对赵云和臧洪下令:"速率六千骑兵提前赶往山谷埋伏!"

“遵命!”赵云与臧洪在马上抱拳应声,随即率六千黄金火骑兵加速前行,很快超越大部队,疾驰赶往预定山谷设伏地点。

与此同时,刘凤亲率关羽、张飞、褚飞燕、典韦四将及一万两千名黄金火骑兵,仍按原定行军速度向同一目标进发。

不到一个时辰,刘凤所部便抵达埋伏区域。骑兵纵使为保存马力减缓速度,仍远胜步兵行军——更遑论这支缺乏军事基础的黄巾军正徒步赶来。据最新密报显示,数万黄巾军距此仅剩数里之遥。

此时赵云与臧洪的六千伏兵已完全就位。刘凤的战术布局是:待黄巾军通过山谷后,立即由赵、臧二将率部封锁退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选择谷口设伏自有深意:其一,稍有兵略者皆知山谷易遭伏击,若敌军派斥候侦查极易暴露;其二,纵使黄巾军未察觉异样,数万人行军至险要处亦会本能警惕。

更重要的是,骑兵优势在山谷地形难以施展。因此刘凤将主力部署在谷口后方静候。当黄巾军安然穿出山谷,松懈之际发动突袭,既可充分发挥骑兵冲击力,又能最大限度阻止溃逃——这些活口正是他需要的。

刘凤并非轻视来犯之敌。但根据史料记载与唐周提供的黄巾军内情,他确实难对这些乌合之众抱以厚望。

刘凤率领一万八千名装备精良的黄金火骑兵潜伏在山谷中,静候多时终于等到那支拖沓的黄巾军部队。

这与他想象中的 ** 军形象相去甚远——眼前这支五万人的队伍更像逃荒的灾民,而非令东汉朝廷震颤的 ** 军。

队伍松松散散地行进着,嘈杂声不绝于耳。士兵们手中的"兵器"五花八门:农具、厨具、木棍一应俱全。将领们的坐骑同样令人啼笑皆非,多是些耕田运货的牲口。

最令刘凤惊讶的是,整支队伍既无军纪,也无战意。士兵们神情恍惚,将领们对潜在的危险毫无戒备——他们甚至没有派出侦察兵查看这个适合伏击的山谷。

看着这支毫无士气的队伍,刘凤不禁怀疑:这样的乌合之众,真的能撼动一个王朝吗?

黄巾军在行军途中同样缺乏侦察意识,难怪历史上沦为各路豪强的磨刀石,被轻易击败以换取战功。

刘凤苦笑着摇头:“看来我还是高估黄巾军了。”

尽管他一开始就对黄巾军不抱太大期望,但心中仍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