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光阴似箭,转眼一月已过。
锦绣山庄的花园里,刘凤与甄姜夫妇正悠闲享受着午后时光。
“子度!天大的好消息!”只见甄逸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气喘吁吁地小跑而来。
甄姜放下喂食的银匙,侧首问道:“父亲,何事这般欢喜?”
刘凤倚在雕花榻上,笑吟吟望着汗流浃背的岳丈:“老泰山给孤王捎来什么喜讯?”
“容老夫……先顺口气……”甄逸一屁股跌坐在 ** 上,胸膛剧烈起伏。
见老丈人这副模样,刘凤对妻子抬了抬手:“快给岳父奉茶润喉。”
“妾身明白。”甄姜执壶斟茶,素手将青瓷盏轻推至父亲面前。
甄逸接过茶盏仰脖饮尽,长舒一口浊气,这才捻须笑道:“子度可知?老夫觅得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特来举荐!”
“哦?”刘凤眼中漾起笑意,“不知这位壮士现在何处?”
虽说近来他已将密报交由幕僚处理,但某些风声仍有耳闻——比如这位岳丈大人近来的坐立不安。
自蔡邕举家迁至蓟城,尤其是刘凤与蔡琰定亲后,甄逸眼底总藏着几分焦灼。
甄逸心里很清楚,刘凤与甄姜夫妻感情深厚,自己女婿并非见异思迁之人。
可甄逸始终觉得不安,毕竟甄家与蔡家的门第悬殊太大。甄家原本只是商贾之家,全凭女儿成为燕王妃才跻身世家之列。而蔡邕贵为天子之师,乃是士林领袖、当代大儒,其女更是名满天下的才女。甄逸担心女儿日后难以压制对方,令甄家处境尴尬。
如今的刘凤早已今非昔比。昔日不过是宗室子弟,现今却是手握实权的燕王,兼任骠骑大将军、幽州牧,统辖十一郡三百五十万百姓。真论起来,倒是甄家高攀了。
唯一让甄逸宽慰的是,这门婚事乃刘凤亡父亲定,三书六礼俱全,甄姜是明媒正娶的燕王妃,名字已载入皇家玉牒。
但甄逸仍忧虑若不能助女儿巩固地位,甄家恐会逐渐失势。为维持家族荣宠,他决意追随女婿步伐。得知刘凤求贤若渴,便四处网罗人才。
甄家虽入士族,根基仍在商界。招募能工巧匠尚易,招揽文武英才却非易事。所幸甄逸识得一位荆襄之地的全才,亲自将其请至蓟城,准备向刘凤引荐。
蓟城锦绣山庄正厅内,刘凤端坐主位,打量着眼前青年。这十八岁的少年身着蜀锦华服,背负弓箭,头插翎羽,周身佩铃叮当作响。
那将军生得虎背熊腰,仪表不凡,刘凤不由侧首向岳父低声道:"岳父大人,这位壮士是何来历?"
甄老爷捻须笑道:"子度啊,此乃益州巴郡甘兴霸,我们在洞庭湖偶遇。兴霸不仅弓马娴熟,更深谙水战之道,如今在长江一带威名远播。老夫惜才,特意将他请至蓟城,想荐与贤婿。"
刘凤闻言双目圆睁,脱口道:"阁下当真是锦帆甘宁?"
甘宁之名他早有耳闻。在东吴众将中,此人堪称翘楚。周瑜早逝后,正是甘宁撑起了东吴水师的威名。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压境濡须口。孙权集结七万精兵应敌,特命甘宁领三千铁骑为先锋夜袭。甘宁豪迈 ** :"百骑足矣!"
是夜二更,他命士卒以白鹅翎为号,率百骑突入曹营。曹 ** 仗连环,阵如铁桶。甘宁率众左冲右突,杀得曹军自乱阵脚。火光四起时,甘宁已从南门突围而去。孙权急遣周泰接应。
待百骑安然折返,曹军犹疑未敢追击。后人赋诗赞曰:战鼓震天吴师至,百翎贯寨鬼神惊!
归营时,甘宁令百骑击鼓吹笛,齐呼盛号,声震云霄。
孙权亲自率众将迎至营门,热情握住甘宁的手赞道:"兴霸百骑闯曹营,吓得曹孟德夜不能寐。孤故意不相助,正是要一睹将军胆识!"
说罢遥指对岸曹营豪言:"他曹营有张文远,孤帐下有甘兴霸,势均力敌!"
想起近日接连招揽到未来东吴丞相顾雍和大将甘宁,孙权不禁暗自得意:莫非我真有天命眷顾?
正当思量组建水军时,老丈人便将顶尖水战将领送来。若得甘兴霸坐镇,将渤海湾打造成铜墙铁壁易如反掌。
甄逸见女婿如此激动,倒有些诧异——甘宁威名主要在南方三州,北方应少有人知才对。
甘宁闻言略显失落,仍恭敬行礼:"年少时曾率八百弟兄做些孟浪事,让燕王见笑了。"想起当年投奔黄祖时因其锦帆贼出身而遭羞辱,此刻对能否投效燕王已不抱期望。
虽犹豫再三,但想到燕王刘凤连工匠商贾都能重用,或许不会计较他的过往。更何况这位平定百万黄巾、击溃二十万胡虏的大汉战神,早就是甘宁心驰神往的人物。
稍作斟酌后,甘宁便率领八百精锐奔赴幽州蓟城。
谁知期望越高失望越深。刘凤竟一语道破他昔日锦帆贼的出身,莫非也嫌弃他这水匪头子的身份?这般境遇,又何必留在蓟城自取其辱?
刘凤何等敏锐,当即捕捉到甘宁眼中转瞬即逝的失落。
他顿时醒悟方才言辞欠妥,连忙解释道:"兴霸切莫多心!孤王绝无轻视之意。适才是惊喜过望——久闻兴霸虽身在绿林,却专劫富济贫,从不祸害百姓。这份侠义心肠,实在令人钦佩。"
"说真的,得知兴霸愿来蓟城相助,孤王心里不知有多欢喜。"
甘宁听出这番话确是肺腑之言,不禁羞惭叹息:"唉!都怪当年少不更事......每次想起在长江劫掠的勾当,恨不能自扇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