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国相郑玄作为王师,最重王室血脉,当即朗声奏请:"臣附议郭大人之策,请王上迎娶蔡琰 ** 为侧妃。"

荀攸领衔的文臣队列率先出列,齐齐拱手禀奏:"臣等附议郭大人所请,恭请主公纳蔡琰姑娘为侧妃。"

殿前另一侧,以童渊为首的武将们紧跟其后,抱拳行礼:"末将等附议文官提案,恳请主公立蔡家女为侧室。"

端坐鎏金宝座的刘凤以拳抵唇清咳:"诸卿既无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说罢嘴角微扬——这些日子看着如花美眷却不得亲近,着实令他这位血气方刚的君主暗自郁结。

如今既能拉拢乌桓部落,又能坐拥异族佳人,这般公私两利的买卖,岂有推拒之理?既然穿越到这乱世,他早打定主意要好好享受三宫六院的君王之乐,那些假道学的清规戒律,在他这儿可行不通。

"郑师。"刘凤转向殿中那位儒雅长者,"婚仪筹备就劳您费心了。"

郑玄捋须含笑:"老臣定当妥善操办。"转身对身旁老友拱手:"伯喑兄,可喜可贺。"

满朝朱紫顿时围住蔡邕道喜,这位当代大儒脸上每道皱纹都舒展成欢欣的弧度。刘凤见状抬手制止:"诸位要庆贺,不若晚间到蔡府讨杯喜酒。蔡卿先回府告知令爱早作准备,待择定吉日,本王自当按礼制遣使行聘。"

诺!蔡邕自是毫无异议。眼下婚事既定,纵使心急也需等待,毕竟宗室藩王迎娶侧妃的流程颇为繁琐。不仅要上奏朝廷,待旨意下达,还需宗正卿将侧妃之名录入皇家族谱才可。

见殿内氛围渐显喧闹,刘凤当即提醒群臣:"诸位且整理仪容,本王即刻召乌桓使臣入玄德殿议事。"

"和亲之事宜早作定夺,既可使乌桓部族安心,亦能让其王庭早做准备。"说罢转向典韦吩咐:"去将乌桓使臣带来宣明殿。"

"诺!"典韦抱拳领命,大步流星踏出殿外。

此刻宣明殿外,傲尔拉并未如寻常使节那般趁机游览街市,只在宫门处焦灼徘徊,等候好友臧洪将军。他心中疑云密布:先前还和颜悦色的燕王殿下,为何突然神色转冷?莫非对乌桓提出的和亲之议有所不满?若此事不成,自己该如何向王庭交代?更令他不安的是,燕王是否有意要对乌桓用兵?

正恍惚间,一只粗糙大手突然拍上肩头。

"啊!"傲尔拉惊跳而起,待看清来人方抚胸告罪:"失礼了,方才思虑过甚..."

典韦不耐打断:"王命召你速至宣明殿,莫要耽搁!"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傲尔拉恭敬地躬身应道:"遵命!臣这就随将军前往宣明殿,万不敢让燕王殿下与诸位大人久候。"

典韦引路,傲尔拉紧随其后,穿过重重宫门,朝着王宫 ** 的宣明殿快步而去。

宣明殿内,灯火通明。

傲尔拉屏息凝神,跟随典韦踏入大殿,立刻伏地叩拜:"臣拜见燕王殿下!"

御座之上,刘凤抬手虚扶,温言道:"使臣请起。寡人与众臣商议后,深感乌桓部族归顺之诚,故允准和亲之事。"

"使臣速返乌桓王庭,转告乌桓王及各部首领,务必妥善筹备和亲事宜。寡人将遣使臣随行,共赴乌桓。"

傲尔拉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终于完成了大王的嘱托。他激动地以袖拭泪,颤声道:"臣定当快马加鞭,将此喜讯禀报大王与诸位大人!"

刘凤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文臣末席的麋竺:"子仲,寡人命你为和亲使臣,携聘礼随乌桓使臣同返王庭。速去库房备礼,即刻启程。"

麋竺出列行礼:"臣领命!"

二人再拜,随即退出大殿。

刘凤又望向武将队列中的臧洪,肃然道:"子源,传寡人令:命关羽即刻止兵,率部返京。"

臧洪抱拳应诺:"臣遵旨!"说罢转身离去。

刘凤的目光落在武官队列末位的麋芳身上,肃然下令:“子方即刻携乌桓降表及张举、张纯首级赴洛阳。将本王与乌桓娜塔公主联姻之事,一并禀奏朝廷。”

“臣遵命!”麋芳强抑内心欣喜,郑重行礼接旨。他深知此番既是燕王栽培,更是难得的建功良机。

高座之上,刘凤扫视群臣:“诸卿可有本奏?”

“臣等无本启奏!”众臣齐声应答。

“退朝!”刘凤振袖起身,在典韦与宫人簇拥下离殿。

“恭送王上!”百官躬身相送。

※※※

婚嫁之仪,自古即为礼制重典。自夏商周三代成形,至秦汉更臻完备,已形成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体系。燕王刘凤与蔡琰婚事已行过聘问之礼,现仅待亲迎大典。

此番婚礼由太傅郑玄总领,蔡邕、童渊协理。张飞、太史慈诸将皆参与仪制筹备。原本刘凤以为聘礼如民间需备金银田契,实则王室婚仪另有章法。

婚礼筹备如火如荼,一问方知聘礼竟需成双成对的大雁、鸳鸯等祥禽瑞鸟,还需备齐五谷吉物。

刘凤闻讯当即调兵遣将,命张飞、太史慈、褚飞燕、黄忠等将领速速捕猎所需聘礼鸟禽。

燕王大婚的喜讯如春风般传遍幽州十一郡,更远播周边州郡。受惠百姓与交好官员纷纷呈递贺表,字里行间皆是真情。

青州刺史龚景率属官集资采办厚礼,车队浩浩荡荡开往蓟城;冀州牧皇甫嵩亦不落人后,备齐贺仪遣使送往;河内太守朱儁同样筹备重礼,派专人押运进献。洛阳清流名士们更是争相购置奇珍,贺仪车队络绎于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