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虽说二人早知燕国有所防备,却仍是胜券在握的模样。毕竟手握二十万雄师,纵使蓟城城墙高耸、防御森严,也终有攻破之日。若无援军赶来,这座王都的陷落不过是早晚之事。

就在二人围炉畅饮、胜券在握之际,异变陡生。蓟城城门竟悄然开启一道缝隙,一员燕将单骑突围而去。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定是赶往洛阳向燕王刘凤求援去了。

情势急转直下,公孙二人当即下令加紧攻城,誓要在燕国援军赶到前拿下蓟城。他们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二十万大军昼夜猛攻。然而蓟城守军如同铜墙铁壁,纵使偶有突破也被迅速击退。守军一桶桶冷水浇下,破损的城墙转瞬即被冰封加固。

正当攻城之际,前线接连传来噩耗:分兵攻城的五万大军遭遇民兵伏击全军覆没;更糟的是督粮官来报,军中粮草已见短缺。原来二人只备足一月粮草,以为沿途城池唾手可得,谁料战事竟陷入胶着。

燕军采取坚壁清野之策,致使敌方攻城部队无法就地获取粮草补给。

公孙瓒与公孙度被迫从各自属地紧急调运军需物资。然而燕国水师趁势出击,成功截断联军粮道。甘宁、蒋钦亲率两万水师突袭渤海沿岸,接连攻占多处城邑。

战况急转直下,令联军士气大挫。蓟城守军已遣猛将突围求援,虽暂时占据优势,却始终无法突破城防。若燕王刘凤率主力回师,以数万精兵对阵二十万联军,胜负之势将立见分晓。

更令联军雪上加霜的是,沿海补给线遭袭,军心涣散。原本趁燕国防务空虚发动的北疆战事,如今节节败退。若燕王亲率铁骑归来,联军恐将全军覆没于此。

军中厌战情绪蔓延,逾十万将士斗志消沉,皆被公孙二人以威势强行弹压。二公孙深知,若不趁燕王回援前攻破蓟城,覆灭燕国根基,日后恐再难逢此良机。

战事遂更趋激烈,双方伤亡剧增,蓟城城防岌岌可危。正值攻守双方僵持之际,致命噩耗传至——鲜卑草原出现十万燕国铁骑,正横扫各部,展开猛烈报复。

**代郡前线突现二十二万燕国步卒,军旗猎猎,直逼王都蓟城。**

各路战报均已表明——燕王刘凤,这位帝国战神、天下第一名将正率军归来,燕国的复仇已然拉开序幕!

想到燕王昔日横扫千军的凶威,军中顿时人心惶惶。将士们皆清楚:若不趁退路尚在时撤离,待燕国三路大军合围,必将插翅难逃!

此刻,纵是公孙瓒与公孙度二人,亦难抑心中惊惧,更遑论压制全军溃散的士气。此伐燕之战,败局已定!

燕王尚未亲临,军心已然崩解。若待其挥师而至,以他战场无敌之威名,恐再现当年渔阳尸山血海的惨象……

权衡之下,公孙瓒与公孙度急召众将商议,却只得一策:撤军固守!然战机早已易手,十数万大军岂能说退便退?

城外敌军甫一动摇,臧洪当即洞悉战机,命廖化率三万黄金火骑兵倾巢而出。蓟城遭围半月,却始终与外界通联,对燕军动向如指掌。臧洪更得密报:燕国援军将至!

黄金火骑兵风驰电掣,转眼咬住敌尾——这支以步兵为主的溃军,又怎能逃过铁骑的审判?

廖化在军事学院受过系统训练,深谙骑兵作战要领。他并未直接指挥黄金火骑兵正面冲锋,而是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配合机关弩的远程优势,采取游走射击战术,如同剥茧抽丝般逐步歼灭敌军。

这种战术虽需消耗大量箭矢,却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拖延时间,等待主力部队完成合围。公孙联军将领发现追击的仅有三万骑兵,当即下令反击。然而黄金火骑兵始终避其锋芒,凭借速度优势持续实施弩箭骚扰。

识破拖延战术的公孙联军改变策略,每次遭遇追击便分兵断后。这些殿后部队深知不敌,待骑兵逼近便纷纷弃械投降。遵照燕军不得虐俘的严令,廖化每次都要分兵看守降卒——先是三千,继而数千。如此反复,追击部队渐显单薄,最终只能押解战俘返程。

经此消耗,公孙联军主力已所剩无几。当初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包围蓟城的盛况不再,如今折损过半,这场由四方势力发动的北疆战役终以联军惨重伤亡告终。

公孙瓒与公孙度心头剧痛,这些兵马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乱世之中若无精锐之师,莫说割据称雄,便是性命也难保全——燕王刘凤素来对犯境之敌毫不留情。

虽暂时截住三万黄金火骑兵,为联军赢得喘息之机,但眼下的形势仍岌岌可危。谁也不知燕国铁骑何时会 ** 而至,更遑论鲜卑草原上还屯驻着十万精骑,或许正张网以待。

唯有踏入扶余草原或辽东境内,联军才算暂脱险境。至于公孙瓒的右北平、辽西诸郡,二人早已不抱幻想——经此一役,燕廷岂会容他继续盘踞北疆?

若退守土垠城,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奔赴辽东,依托公孙度的根基方可周旋。原计划穿越辽西长城绕行塞外,借草原地利迂回襄平。虽利于骑兵驰骋,但广袤草原亦能迟滞追兵。

若取道辽西属国,虽路途较近,然山道险狭不利大军行进,加之沿海易遭燕国水师截击。

不料联军刚抵乐阳城,斥候便传来惊天噩耗:长城诸隘已尽数被燕军扼守,更有十万雄师屯驻辽西一线。此刻想越长城、绕草原返辽东,简直是痴人说梦!

闻此消息,二人如坠冰窟——既辽西长城驻军在此,则攻略绥北城的那路大军,想必已全军覆没。

公孙瓒与公孙度绞尽脑汁也猜不透,燕国为何会凭空多出三十二万大军。按常理,燕国常备军不过十五万,如今却冒出远超预期的兵力,实在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