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自信固然可贵,但若变成狂妄自大......

此乃大忌!

诸葛谨开口问道:"难道在你看来……"

"你二叔为刘备献上的《隆中对》存在重大漏洞?"

见父亲这样问,诸葛川收敛了轻蔑的表情,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倒谈不上重大漏洞。"

"但。"

"对争夺天下的大计来说,只要有一个致命缺陷就已足够……"

"因为这样一来。"

"它与漏洞百出其实毫无分别!"

诸葛川平静地说:"争夺天下如同对弈,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致命缺陷?"诸葛谨面露疑色。

打量着儿子此刻的神情,向来以才智自诩的他也不禁心生困惑。

这没道理啊!

若二弟献给刘备的《隆中对》真有缺陷,以他的智慧怎会察觉不到?

不过表面上,

曾听诸葛亮讲解过《隆中对》的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谨慎道:"不如说来听听。"

"让为父也了解一二。"

诸葛川点头道:"当然可以。"

稍作停顿后,他直接点出关键:

"江东。"

"这就是二叔《隆中对》里最致命的缺陷。"

接着继续说道:"乍看之下,二叔为刘备献上的《隆中对》似乎完美,但核心策略不过两点。"

"其一,占据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北伐中原。"

"其二,与江东结盟,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最终复兴汉室。"

"若能按二叔的谋划推进,刘备确实可能成就霸业,只可惜……"

"我那聪慧的二叔,偏偏算错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诸葛川原本伸指欲点向父亲诸葛谨的心窝……

中途忽觉此举失礼,慌忙收手转向,在自己胸前轻叩两记。

"人心!"

"二叔错判了天下人心。"

"世间岂会人人如他那般矢志兴汉?"

"明面敢言篡位者或寡,暗地里窥测汉鼎者又何其多?"

"董卓、袁绍、袁术皆然,如今孙仲谋,岂非异曲同工?"

提及孙氏忠心,诸葛川唇边浮起讥诮。

"非孩儿妄议——自孙坚在洛阳拾得传国玺那刻,孙家忠心便已荡然无存。"

"二叔竟欲联合这般诸侯匡扶汉室,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见父亲眉峰微动,诸葛川抢白道:"父亲莫非要举赤壁之盟为例?"

"可敢扪心自问——"

"若无周都督火烧连营,刘皇叔只怕早遁入西川!"

"难道父亲以为......"

"缺了《隆中对》,孙权就会献上嫂嫂与周瑜妻妾,自缚请降?"

"呵,碧眼儿宁愿战至末路。"

"这头江东狼崽的野心......"

"可比他父兄更甚三分!"

狼,永远养不熟!

二叔竟在《隆中对》里妄想与狼共舞,岂不可笑?

今日孩儿便要在这大江之上断言:二叔若不及早醒悟,终有一日必遭反噬!

——

江风猎猎,船头甲板。

诸葛谨望着眼前的长子——这个将二弟诸葛亮的《隆中对》批得体无完肤,顺带讥讽孙权毫无忠汉之心的少年,一时竟无言以对。

他张了张嘴。

可所有辩驳的话,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他心底清楚:儿子说的没错。

作为孙权重用的心腹,他比谁都明白——那位吴侯,绝非甘居人下之辈。

对大汉的忠诚?

或许有,但寥寥无几。

诸葛谨沉默良久,仍试图挣扎:

"川儿,若真如你所说……你二叔怎会毫无察觉?"

"不可能!"

"绝无可能!"

他用力摇头,却未意识到——这番话已然默认了《隆中对》的缺陷,以及孙权的不臣之心。

诸葛川闻言轻笑:

"谁知道呢?"

"或许是碧眼儿演技太好,连二叔都被蒙蔽。"

"又或者……二叔身在局中,反倒看不清。"

他望向江面,声音渐低:

"再或者……"

"是二叔自己不愿相信罢了。"

“若真如孩儿所言,那对刘皇叔及二叔那般心怀汉室之人,岂不是太过残忍了?!”

“人啊,总要有些盼头。”

“没了盼头,精气神也就散了。”

难得。

此刻诸葛川以少年姿态说出这般沧桑之言,诸葛谨却未觉半分违和。

“因此!”

诸葛川望向奔腾的长江水,仿佛看透了秦汉旧事。

“方才父亲将二叔的《隆中对》与《商君书》《推恩令》相提并论时,孩儿才出言反驳。前者仅是割据之策,而后二者却是谋国定天下的宏略。”

“刘皇叔能凭二叔的隆中之策割据一方,称王立号已是天幸,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