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想通此节,魏延脸上顿时青红交加。
好小子!
此刻张松脸上那副震惊模样,活脱脱就是方才被诸葛川戏耍的自己。
唯一不同的是,张松尚不自知已落入那少年的套路,而自己却已跳出局外作壁上观。
看着张松这副模样,魏延心中五味杂陈。
既觉得畅快,又隐隐有些不是滋味。
正此时,他瞥见赵云投来同情的目光,不由长叹一声。
报应啊!
早知如此,今日就该让副将代自己出巡才是。
那边厢,张松半晌理不清头绪,只得强笑道:"贤侄说笑了,张某岂是这般心胸狭隘之人?"
此刻他也顾不得探究这少年是否听懂言外之意,只想快些结束这场尴尬对话。
诸葛川闻言会意,顺势给出台阶:"叔父教训得是,小侄失礼了。"
"常闻蜀中多君子,今日得见叔父,果然名不虚传。"
(局势发展至此,确实需要有人出面收场了。
不出所料。
刘备一手拽着诸葛川的衣袖,一手握住张松的手腕,爽朗笑道:"你们叔侄二人莫非要在这城门处聊到天黑?"
"快随我进城!有什么话,待接风宴上再叙。"
说罢便不容推辞地拉着二人前行。
诸葛川并未抗拒,顺从地跟着入城。张松虽同样跟随,但探究的目光仍不时扫向诸葛川。
"此人莫非真是误打误撞?是我想多了?"
刘备望向诸葛川的眼神则满是欣赏。他暗忖:若此事纯属巧合,这少年定是福泽深厚之人;若为有意为之,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才智,将来必成大器。
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昭示着天赐英才,助他振兴汉室。
入城后,郡守府因刘备"有贵客至,速备酒宴"的命令而忙碌起来。期间诸葛川见到了刘备正妻孙氏、妾室甘夫人,以及年方四岁的少主阿斗。
趁两位夫人与张松见礼之际,诸葛川细细端详:甘夫人果然肌肤胜雪,宛若白玉。
尽管已过而立之年,又随刘备辗转半生,岁月却未在她眉眼间留下多少痕迹。诸葛川凝视间,脑海中蓦地跳出"俏 ** "二字。
这位后来获谥"昭烈皇后"的女子,望向刘备的目光里盈满赤诚。或许,她正是刘备生命中最后的真情——自甘氏殁后,刘备的婚姻便尽数让位于政治。
孙氏如此,继室的吴氏亦然。与甘氏温婉不同,那位江东孙郡主对待刘备的态度,令诸葛川暗自摇头。说不上相敬如宾,倒似后世奉父母之命仓促成婚的怨偶。孙尚香眼中不见新嫁娘的欢欣,唯有政治联姻的苦涩,以及丈夫不加掩饰的戒备。
史载"侍婢百余人,皆持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以人质身份下嫁的孙郡主,婚后依旧刀剑不离身。这般作派,难免令人疑心她何时会为江东取了刘备性命。
"终究婚姻需得两心相印。"诸葛川思忖着,"有时过错不在男子,倒是女子太过恣意。纵使英雄如汉昭烈帝,亦难逃此劫。"
心中暗自感慨,诸葛川强行将视线从两位夫人身上移开。
那些陆续抵达郡守府、前来为西川使者张松接风洗尘的文臣武将们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至于少主阿斗……
哈!
区区四岁稚童有何可看?
,已是给这位"乐不思蜀"的未来少主最大的宽容了。
暮色渐沉时分的江陵郡守府张灯结彩,往来皆是刘备麾下谋士良将。
若说张松在许昌曹操那里遭遇的是冷落……
那么
刘备则让他真切体会到了大汉皇叔的热忱。
更令人瞩目的是,遵循汉制尚右的礼法,刘备特意将张松的席位安排在仅次于主位的右侧首位。
恰好与端坐左侧首案的诸葛亮、诸葛川父子相对。
照理说诸葛川这般晚辈本无资格就坐如此显赫之位。
但今 ** 给刘备留下的印象实在深刻。
刘备特意命人在诸葛亮案几旁增设软垫,令其与父同席。
既示恩宠,亦表器重。
这番安排让诸葛川瞬间成为宴席上除张松外最受瞩目的焦点。
不少与关羽、张飞、魏延、赵云相熟的文武官员,在知晓他身份后,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
而诸葛川同样在暗中观察着席间众人。
那位生就猿臂、须发皆白、年近古稀却仍端坐赵云身侧的老将军,身份不言自明——
除了五虎上将黄忠还能是谁?
虽然此刻定军山之战尚未打响,但不知为何……
当目光触及这位老将时,一阵雄浑壮阔的旋律突然在诸葛川耳畔回响:
"抬宝刀,备宝鞍。"
《驰骋定军》
"随我策马定军巅。"
"朔风啸,掠长须,"
"银发映雪玄甲寒。"
"定军山——"
"好汉赴死何计年?"
"百战存胆,赤心对青天。"
"定军山——"
"叹浮生似箭离弦,聚散如烟,唯留忠义绕指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帐外。
正与赵云浅酌的黄忠忽觉眉间微蹙。
那道灼灼视线令他转身回望——
恰见诸葛川目光炯炯。
老将军虽觉意外,仍报以和善笑意。
心头却生疑云:
这小郎君眼中炽热的钦慕,莫非威名已远播江东?
"川儿似对黄将军格外留心?"
诸葛亮借着品茶轻声问道。
诸葛川坦然颔首:
"儿确敬重这位古稀之年仍能横刀立马的老英雄。"
"昔居荆州时,"
"久闻黄汉升威名,今终得见真颜。"
"只是……"
他忽然的低叹引得父亲侧目:
"但说无妨。"
"只叹将军逢明主太迟。"
"若早遇玄德公,"
"虎牢关前岂容吕布独冠'武'名!"
在黄忠与吕布孰强之争里,少年心中自有答案。
【遗憾】
纵使他对巅峰黄忠推崇备至,终究不过镜花水月。
【缘由】
飞将陨落,老将白头,传奇难再续。
这场跨越时空的较量,终究如关公秦琼之辩,永无答案。
除非——
时光倒转。
否则,只剩说书人折扇里的演义。
【冷淡】
"哦?"
孔明漫不经心地应和。
虽不解幼子为何将黄汉升与吕奉先相提并论,
但,
他确实无意参与这场"孰强孰弱"的臆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