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刘备虽觉意外,倒也不至如此震惊。
因他明白——
这一战迟早要打。
没有襄阳的荆州不算完整的荆州。
他这荆州牧也名不副实。
但要在关中、长安决战......
对刘备而言实在太过天方夜谭。
首要难题便是大军如何绕过襄阳?
难道插翅飞过去?
若真能飞过去,何不直取许都解救天子?
届时......
天子尚在,曹操岂能长久猖狂?
刘备脸上的惊愕神情被诸葛川尽收眼底。
见刘备仍茫然不解,诸葛川只得再次提点:
"侄儿听闻..."
"今春西凉马腾与侍郎黄奎密谋诛曹,不料事情败露。马腾父子三人皆被斩首示众,唯有其侄马岱乔装逃出。"
"待马岱返回西凉..."
"在马超帐前哭诉此事,马超听闻勃然大怒。"
"当即联合叔父结义兄弟韩遂,集结二十万西凉铁骑,誓要攻取长安为父 ** 。"
"依侄儿推算..."
"两军交战必在今秋,最多不过两月光景。"
稍作停顿,诸葛川解释道:"侄儿方才所言可与曹操抗衡之师,并非伯父麾下荆州兵马,而是西凉马家军与韩遂部众。"
说罢。
诸葛川询问道:"伯父可有天下舆图?侄儿愿在图上为您详解。"
刘备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撑着桌案起身,亲自去取舆图。临行前还对诸葛川叮嘱:"伯治在此稍候,为叔去去便回。"
行动之迅捷。
连诸葛亮、庞统都来不及代劳。
诸葛川闻言却脸色一沉。
这该死的"买橘子"烂梗!
后世网文都不屑用的老套桥段,没成想穿越后竟又听到。
你越不让动。
我偏要动。
趁刘备离开之际,诸葛川自斟一杯果酒润喉。
毕竟今夜献策颇多。
字字珠玑不说,更句句皆是金玉良言,这般呕心沥血,读者若不投票实在说不过去。(暗中示意)
刘备已逝。
堂中庞统与诸葛亮望向诸葛川的目光,带着微妙深意。两人皆是聪慧之人,自然明白诸葛川接下来要说的计策。
借力打力。
准确来说,是借马超之力对抗曹操。
"今日才知小川儿在大局谋划上,远胜我庞士元啊。"
"可惜当年称我与孔明为'卧龙凤雏'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已病逝三年,否则真想听听......"
"不知先生会给小川儿什么称号?"
"是翱翔九天的鹏鸟,还是......满肚子坏水的臭小子......咳咳,孔明听我解释,我可不是在骂人啊!"
意识到失言的庞统连忙向诸葛亮辩解。
正说话间,刘备如旋风般冲回大堂。
哗啦!
他直接用衣袖扫过案几,将酒食尽数拂落。看着沾污的衣袖,索性脱下外袍,用它擦拭干净案面,而后将大汉疆域图铺展开来。
"伯治,舆图在此。"
"请继续讲。"
此刻的刘备宛如求知若渴的学子,几乎忘了自己身为主君的身份。
诸葛川毫不迟疑,指尖落在图中的关中位置:"伯父请看,此处是关中。"
"长安及以东地区为曹操所有,镇守长安的是曹操任命的司隶校尉钟繇。"
"而长安以西至西凉关陇之地,原由马腾、韩遂掌控。如今马腾已死,便由马超与韩遂共治。"
"伯父试想......"
秋日烽烟起,马曹战事悬。
川儿公执图问:"孟起若败,孟德当何为?"
玄德凝神细视舆图,忽拍案惊觉:"若吾为操,胜后当尽取西凉,挥师南下取汉中。张鲁必溃,继而可图西川。"
言至此,众人皆恍然。
原来军师所言"伐蜀之安",安在西凉屏障。陇右失则蜀道危,此乃存亡之道也。
——孔明士元虽早有预料,闻主公剖陈利害,仍不免动容。
川儿公颔首:"叔父明鉴。张鲁鼠辈,岂能挡曹?若其望风归顺,纵得益州,北伐之路亦为所扼。"言罢轻叹:"虽不愿言,然曹贼确非张鲁可比。"
“因此。”
诸葛川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语气肃然:“对伯父来说,要依托蜀地成就霸业,在入蜀大计未竟之前,西凉马超绝不能败。”
“他若败亡,就意味着……”
“您全局战略的溃败。”
“是家父为您谋划的天下三分之局就此崩塌。”
阐明马超与曹操之战的关键性后,诸葛川手指转向益州方向。
“如今西川使者张松仍在益州逗留。”
“待其返成都劝说刘璋邀您共讨张鲁,再派心腹孟达前来商议军务,往来耗时至少数月。”
“待诸事敲定,刘璋同意荆州军入蜀,今年……荆州已无入蜀可能,最快也要来年春夏。”
“既然如此。”
“从现在到明年春夏这近一年间,您与荆州众将除备战益州外,绝不能坐视马超兵败……”
“否则无异自取 ** 。”
“曹操每进一步,纵使您看似按兵不动,实则已在争霸中退让一步。”
“故此。”
“联合马超共抗曹操,方为上策。”
刘备听完这番透彻分析,深以为然地颔首,未觉诸葛川危言耸听。
“伯治所见极是。”
“成就霸业者,须纵览全局而非拘泥局部。”
“不过……”
“我与西凉马超相隔千里,如何施以援手?”
诸葛川闻言轻笑道:
“伯父既认可借关将军这等名将助刘璋讨伐张鲁之策……”
“对马超亦可用文谋相助。”
“以我之见,马超、韩遂能迅速聚集三十万大军,足证其军力强盛。”
“同时。”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倾洒在敞开的厅堂内,将地面镀上一层银辉。
堂外,星河稀疏。
一只夜鸦自远处飞来,误入民居,惊醒了昼伏夜出的猫头鹰,引得它咕咕鸣叫,宛若争执。
少年 ** 案前,任由月光映照面庞,等待昭烈帝的最终决断。他已然谏言完毕,取舍皆在刘备一念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