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诸葛川陪黄月英、诸葛亮用过丰盛晚餐后,便被安排去休息。

夜行赶路若不养足精神,在马车的颠簸中很难安眠。

醒来时,

已是月上枝头,星河璀璨。

"伯治,为父送你出城!"

诸葛府门前辞别黄月英,诸葛川沉默地跟着诸葛亮向北城门走去。

父子二人全程无言。

临近城门时,

诸葛亮忽然低声道:"此行使命虽重,但性命更贵。活着,才有重来的机会。"

说罢快步走向等候多时的刘备,似要掩饰面上不舍。

"主公,伯治到了。"

刘备颔首,拉着诸葛川走向城外马车。

"看看你的同行者吧。"

诸葛川抬眼望去:

明使向朗、

便装打扮的老将黄忠、

熟识的关平张苞、

还有那位年轻文士——

马谡马幼常。

黄忠一行人在马车旁静候,目光投向这边。

关平、张苞等与诸葛川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挥手致意,神情热络。

老将黄忠微微颔首,向诸葛川示意。

向朗与马谡神色平静,看不出内心波动。

诸葛川浅笑回应,暗自感叹此行队伍汇聚了刘备麾下老、中、青三代——

黄忠代表老一辈,

向朗属中年一代,

关平、张苞、他自己及稍长的马谡则为青年一代。

他的目光在马谡身上多停留片刻。

并非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而好奇,更像是旧识重逢的淡淡一瞥。

他与马谡的关系微妙:算不上如向宠那般亲近,因马谡早年常随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论事,而诸葛川彼时年幼。

但若说不熟,也不尽然——

诸葛亮等人聚会议事时,诸葛川常“偶遇”旁听。

众人高谈阔论,他独自沉思,尤其当时他一心计划投奔曹操……

甚至暗自盘算:将来如何在战场生擒这群人,看他们愕然的表情。

幼年的他可谓“身在荆州,心向曹营”。

想到此,诸葛川瞥了眼刘备与诸葛亮,心中苦笑:

“投曹大业未成,反认叔为父,天命难逆啊!”

刘备并未察觉他眼中的复杂。

他用手指向车队吩咐道:"此番前往关中以北,诸位需乔装成从江南赴关中经商的商贾。"

"安排如下:汉升担任护卫统领,定国与兴国假扮他的两个儿子。"

"向朗充任家主,幼常负责账目,你就扮演向朗家的公子。"

刘备详细分配着诸葛川等人的伪装身份。

这个安排让诸葛川暗自苦笑——不知不觉间自己又多了个"父亲"。

要是传到后世,那些好事之徒会怎么编排他?

太史公有云:汉末乱世,认父之道首推吕氏奉先,次则琅琊诸葛川。

光是想到这个,就叫人头疼!

"还有一事..."

刘备从衣襟中取出一封密函。

"我与马超之父马腾素有交情。这封信你收好,见机行事。"

"凭此信物,或许能获得马超的信任。"

交代完毕,刘备向诸葛川、向朗、黄忠等人郑重行礼。

"此番重任..."

"就仰仗诸位了!"

"备在江陵静候佳音!"

众人闻言肃然回礼。

以诸葛川为首齐声应道:"必不负主公重托!!!"

不多时。

鞭声破空。

二十辆载满江南梅子酒的商车,在百余名护卫簇拥下,向着北方坚定前行。

此刻星河璀璨!

前方!

是未竟的功业。

更是少年人的浩瀚征途!

但。

少年何惧?

他只是紧了紧腰间晃动的剑鞘,便义无反顾地闯入了这场东汉末年的乱世风云!

武关,春秋之际名曰"少习"。

此关雄踞秦南,与东函谷、西散关、北萧关并称"关中四塞"。其地踞峡谷高地,背倚少习险峰,南临深渊,谷窄道险,自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有"秦楚咽喉"之誉。

"扼秦楚之交,出南阳而震东方,入蓝田则关右危"——此言武关之重,可谓恰如其分。

## 商途遇关

半月后,正午时分。

诸葛川率商队自南郡江陵而来,渡江越曹军关卡,终抵武关城下。坐于车中遥望雄关,不禁慨然咏叹:"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

此诗道尽武关实况:一旦闭门,顿断襄地与关中联系。正是诸葛川初见武关之印象。

## 马谡论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