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川儿话已说尽。"
诸葛川觉得无需再多言。
若马超仍执迷不悟,他只能考虑返回荆州了。
凝视着诸葛川坚决的神情......
许久,马超长叹一声。
数日之后,许都尚书府内。
"依伯治所言行事。"荀彧手持军报沉声道。
此刻案前坐着程昱、荀攸与陈群三人。荀彧取出曹操自关中加急送来的战报:"丞相兵败了。"
"败给马超?"荀攸面露惊色。
"确是如此。"荀彧将战报递给三人传阅。半盏茶后,众人神色皆变,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反复出现的名字——诸葛川。
"文若有何打算?"陈群率先问道。
"即刻调集河东、河南尹及雒阳守军十万驰援弘农。"荀彧斩钉截铁地说,"五日必达。"
与此同时,弘农城外一片诡异的宁静。
联军按兵不动,日夜赶制攻城器械。"待叔父援军至,即刻攻城。"将领们如此商议着。城上城下,唯有士兵的骂战声此起彼伏。
而千里之外的各诸侯案头,都摆着同样的急报:曹操十万大军败走关中,马超大破曹军,诸葛亮之计粉碎了曹操的进攻。这些消息通过各路细作,正如野火般传遍天下。
徐州、冀州、兖州等地驻军无需调动,路途遥远难解燃眉之急。
荀彧的决策获得三人一致赞同。
宴席散场时,程昱主动请缨前往弘农协助曹操,荀彧当即应允。
待众人离去后,荀彧凝视竹简上"诸葛川"三字出神。在汉室倾颓、与曹操政见分歧之际,这位横空出世挫败曹军的少年,让他重新看到希望。
莫非...这是天佑大汉?欲借此人遏制曹操日益膨胀的野心?
江东·新都秣陵
孙权正为迁都事宜忙碌,此刻却被紧急军报夺去全部心神。他甚至无暇批阅张肱关于修筑石头城、改建业城及濡须坞防御工事的奏章。
"诸葛川助马超大破曹军,斩敌十万!"孙权反复核验战报,在厅中来回踱步,难掩震惊:"快传子瑜!就说有要事相商!"
望向北方的目光灼灼生辉,这位年轻的君主暗自盘算:既是诸葛谨之子,若能通过这层关系招揽...得此少年英才,何愁江东基业?
“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堪比江东又一位周郎。”
孙权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仿佛已经看到诸葛川为江东建功立业的场景。
至于诸葛川过继给诸葛亮这件事,被他有意忽略了。
在他看来,生父终究比养父更重要。
孙权甚至觉得,若能招揽到诸葛川这样的英才,南郡之事也不是不能暂缓。
堂外侍从闻令而动。
......
秣陵诸葛府。
新迁至此的宅院尚未布置妥当,处处透着简朴。
凉亭中,两位文士正在对谈。
"子敬不在军中坐镇,怎有雅兴来此?"
"先说好,若是为吴侯当说客,催我去讨要南郡就免谈。"
"奉命出使我推辞不得,但你我至交......"
"若再提此事,恕不奉陪。"
诸葛谨边说边为鲁肃斟茶。
鲁肃苦笑道:"子瑜何必取笑,我这大都督不过虚名。"
"军中宿将桀骜,我一介书生岂能服众?"
"今日只为讨杯清茶,暂避军营烦闷。"
"只盼早日有人接掌帅印,也好卸下这副重担。"
例如吕蒙就相当出色!
只是他目前经验尚浅,还需历练几年。
面对挚友诸葛谨,鲁肃倾诉了内心的苦闷。毕竟志同道合的诸葛谨,是他为数不多能敞开心扉的知己。
听闻此言,诸葛谨并未随声附和,与其一同抱怨那些桀骜不驯的江东将领。而是温言劝慰道:
既然心中烦闷,不如去江边垂钓散心。如若不然,你亲自教导吕蒙,助他成长为合格的统帅。待他积累足够资历,便能顺利接掌你的位置。届时你再来找我,我定当备好美酒佳肴……
话未说完,府中仆人匆匆赶来禀报:吴侯急召,请主公速往府衙。
诸葛谨只得苦笑着对鲁肃说:看来今日只能作罢,改日再听你倾诉衷肠。
出乎意料的是,鲁肃摆手道:子瑜,我与你同去面见主公!正好我也有话要对主公说。他在索要南郡一事上操之过急,弄得军中将领人心浮动,个个都想与刘备开战。长此以往,孙刘联盟必将分崩离析。
诸葛谨点头道:如此甚好,我们同去!
......
约莫一炷香后,秣陵府衙。
孙权将诸葛川与马超在关中大败曹操十万大军,几乎令曹操命丧沙场的消息告知联袂而来的诸葛谨和鲁肃时......
孙权的消息来得太突然,诸葛谨和鲁肃都愣在原地。
"主公当真?"诸葛谨努力保持镇定,但声音里的颤抖藏不住。
孙权大笑道:"千真万确!很快全天下都会知道你儿子诸葛伯治的威名了!子瑜啊,你养了个好儿子!"
诸葛谨深吸一口气,脑海里浮现儿子临行时的豪言壮语。现实比梦境还快——那为刘备筹划的蓝图,竟这么快就成了真。
鲁肃同样震惊。他原想培养吕蒙,哪知诸葛谨的儿子横空出世。但想到诸葛川已过继给诸葛亮,他暗自叹息:主公怕是要失望了...
荆州南郡,江陵城。
刘备拿着最新战报,看向诸葛亮和庞统。三人沉默许久,脸上写满同样的震撼。
(
刘备欣慰叹道:“卧龙,凤雏啊!”
“复兴汉室有望了。”
“伯治此战威震寰宇,天下何人不知诸葛大名!”
“只怕你这当爹的,往后肩头担子不轻咯!”
刘备畅怀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