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说罢便要自刎。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令曹操大惊失色。
虽恼怒夏侯惇兵败,但他从未想过要其性命。
如今曹洪、夏侯渊相继战殁...
若连这位宗族大将兼总角之交也...
日后谁来镇守四方?
"速速拦住!"
曹操厉声喝令。
有人捷足先登。
夏侯惇正欲引剑自尽,
许褚一把攥住剑锋,
硬生生止住他的动作。
掌心登时鲜血淋漓。
"夏侯将军,未闻主公之言?"
许褚厉声喝问。
话音未落,
猛然发力,
趁其不备夺下兵刃。
"元让!混账!"
曹操怒喝,
"你若赴死,
教我回许都如何面对家眷?
莫非以为曹某会因一败取你性命?"
他瞪着这个莽夫,
"胜负乃寻常事!
活着自有雪耻时!
听着——我曹操不准你死,
你就得活着!
来人!
押下去严加看管,
待其清醒再来复命!"
夏侯惇闻言哽咽,
尚欲辩解,
却被虎卫径直拖走。
帐内重归寂静。
荀攸察言观色,
轻声探问:
"丞相意在撤军?"
曹操怅然叹息:
"然也。
但——"
声调骤然拔高,
"须先至潼关!
岂能未战先退?
要让天下人知晓:
非惧马超,
实乃天险阻我雄师!"
他直视谋士:
"公达以为如何?"
“懂了吗?!!”
荀攸沉默。
他怎会不懂?
主公不过是想寻个台阶撤兵罢了。
潼关天险,
便是最佳的退兵借口。
“遵命!”
荀攸拱手应下。
此后——
无论是西凉军还是曹军,
皆按兵不动。
这般僵局,
将延续至曹军兵临潼关之际。
......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西川。
蜀道崎岖,
艰险难行。
比诸葛川早半日出发的张松,
历经月余跋涉——
终抵成都。
未及前往州牧府复命,
便从故交口中,
惊闻一则骇人消息:
马曹关中会战,
诸葛川设伏全歼曹军十万,
威震四海。
成都城门处,
张松怔立风中。
他拽住前来相迎的好友急问:
“孝直!
此话当真?
那诸葛川竟真助马超大破曹军?”
语带惊疑,
难掩震撼。
他实在无法将关中那位诸葛军师,
与江陵城中偶遇的白衣少年联系起来。
若果真如此——
张松只觉恍然如梦。
许是归途吸多了山间瘴气,
此刻犹在幻境之中。
张松努力平复心情,试图说服自己:或许只是同名之人罢了!
对面那位被称为"孝直"的中年谋士微微扬起嘴角,刀刻般的俊朗面容泛起一丝笑意。他轻声道:"永年若存疑虑,不妨入城后自行求证。我何时戏弄过你?"
言罢,他侧身让开通道,提醒道:"先进城吧。待你面见州牧大人后,再从长计议。"
此时城门外已排起长队,若非畏惧别驾身份,守城将士早该上前催促了。张松这才如梦初醒,连声应道:"孝直且先到我府中等候,待我禀明出使经过便即刻回府。"
他压低声音补充道:"记得叫上子度,今夜有要事相商。"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让谋士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他只是沉稳点头,并未多言。
独自走向州牧府的途中,张松不由苦笑摇头,只觉世事荒诞难测。"孔明啊..."他喃喃自语,"你这份意外之喜,倒让我劝主公迎皇叔入蜀的谋划更添胜算。"
“皇叔帐下一员小将便能击溃曹军,若是皇叔亲自出马,莫说平定张鲁之乱,便是益州……”
“唾手可得啊!”
“刘皇叔,真乃明主也!”张松心中暗忖。
益州,成都。
州牧府。
刘璋正因张鲁侵袭益州而寝食难安,听闻侍从禀报张松归来,顿时喜出望外。
“快请永年进来!”
其急切之情,犹如后院失火。
片刻后。
张松在侍从引领下入内。
刚欲行礼,刘璋已抢先开口:“永年此行许都,辛苦你了!”
“先坐下歇息。”
“来人!”
“为永年奉上凉茶,解其焦渴。”
刘璋对张松极尽殷勤,言行间毫无君臣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