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凉州风云变幻,诸葛川心中盘算两事:既欲扭转马超命途,更求稳固边境大局。
首要之务,须保韦康性命。此人声望卓着,断不可命丧马超之手。
其次,当暗中清除那些效忠韦康、曾与马超为敌之辈。凉州只需一个声音——马超的声音!
待他日马超投效刘备时,这份"干净"的基业,方可免去诸多纷扰。
城下对峙间,马超朗声大笑:"伯治所言极是!韦康听着——若开城归降,我以扶风马氏百年声誉作保,绝不伤你分毫!"
这番承诺恰似春风化雨,彻底打消了韦康的犹疑。他转向别驾苏权,决然道:"传令开城!抗命者——斩!"
当城门轧轧开启时,手捧印绶的苏权与韦康并肩而出。诸葛川嘴角微扬:"孟起,该去受降了。"
“为防万一,命马岱率半数兵马在城外驻守!”
马超当即采纳了诸葛川的提议。
此时,韦康已领一众官员来到马超马前,俯身行礼。
“禀马将军!”
“在下愿降,已命守军放下兵器,请将军放心入城!”韦康恭声道。
见韦康如此配合,马超并未倨傲,反倒亲自下马将他扶起。
“元将,你选对了路。”
“某向来一诺千金,既应不杀你,便绝不食言!”
马超的保证令韦康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将军之言,康深信不疑。”
韦康露出释然的笑容,随即侧身让路,抬手请马超入城。
马超对他的态度极为满意。
“伯治、汉升,随我进城!”
说罢,他毫无顾忌地策马入城,丝毫不担心有伏兵。
诸葛川轻笑一声,跟在其后,与韦康并肩而行。
“韦刺史,我可是救了你一命。”
韦康看向身旁的俊俊逸儿青年,苦笑道:“先生的恩情,康没齿难忘。”
“若非先生从中斡旋,金城只怕已血流成河……”
诸葛川笑而不语。
他口中的“救”,并非指此战,而是避免韦康重蹈覆辙。
不过,既然韦康会错了意,他也无需多言。
诸葛川并不在意让他继续误会。
进入金城后,马超迅速掌控了城主府。
酒宴上,诸葛川见到了许多曾在韦康死后起兵对抗马超的金城官员,他冷眼扫过这些人。
长史杨阜、姜叙、尹奉......
哼!
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在他看来,历史上效忠韦康的死硬分子必须清除,但有些人可以留下。
比如宴会上遇到的别驾苏权。
此人言语间对马超谄媚逢迎,让诸葛川觉得是个可用之才——不仅识时务,而且小人更容易控制。
宴会结束后,诸葛川在房中提笔列出一份名单,上面有二十余名韦康旧部。
他将历史上起兵反叛马超的人都用朱笔圈出,包括:
杨阜、姜叙、姜隐、尹奉、姚琼、孔信、李俊、王灵、杨谟、杨岳、梁宽、赵衢、庞恭共十三人。
除已死的羌道令赵昂外,所有韦康的心腹都被标记出来。
但诸葛川并未立即将名单交给马超——
因为李俊、王灵、梁宽、赵衢等人还领兵在外,尚未诱骗至金城。
另一方面。
诸葛川在处置姜叙、姜隐这两名天水姜氏族人时,心中略有踌躇。
他清楚记得,幼麟姜维正是出自天水姜氏。而姜维之父姜囧,与这二人同属姜家年轻一辈的翘楚。
动手前,诸葛川决定先向苏权探问姜囧与此二人的亲疏。若关系和睦,便留其性命——有杨阜等人的首级,已足够震慑二人。倘若不睦,杀了也无妨。
此后,他计划说服马超擢升现任天水郡功曹的姜囧为郡守,同时将年仅九岁的姜维带回荆州。他要为父亲诸葛卧龙提前物色衣钵传人。
诸葛川满怀期待:若姜维提早与诸葛亮相遇,其未来成就或将更胜历史记载。蜀汉姜伯约啊!他对这颗新星的成长充满信心。
只可惜少年邓艾已随曹军屯田汝南,此刻仍在乡野牧牛。若未迁离,这位于陈寔碑文前立下"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之志的少年英才,本可与姜维、郭淮、诸葛瞻、关平等人共筑蜀汉新一代的辉煌。待这批英才崛起......
思及此处,诸葛川忽觉遗漏——他那远在江东的胞弟诸葛恪。倘若平定江东的计划顺利实施,届时自可将其纳入蜀汉阵营。
夜已深沉。
"伯治,为何还未歇息?"
"莫不是因明日启程返荆,心中难眠?"
马超忽至,踏入诸葛川居室。
见马超径自入座,诸葛川闻言微怔。
"孟起,我确曾言助你得金城后便会离去。"
"但——"
"何时说过明日便走?"
言罢,诸葛川无奈轻笑。
"这...你不急着走?"
"不急。"诸葛川颔首。
"离前,总该替你料理韦康余党。"
"否则..."
他凝视马超,肃然道:"恐我走后,凉州再生 ** 。"
马超默然。
须臾,他挑眉道:
"伯治未免太小瞧人。"
"韦康既降,其部众还能掀起风浪?"
马超不以为意。
诸葛川未多言。
径直将方才圈画的名单递去。
"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