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突然沾满春泥的手指攥住了蜀锦蟒纹。刘璋猝然后退,玉带钩撞在石栏嗡嗡作响:"放肆!"

侍卫的铁甲在廊下泛起寒光。年迈身躯被掀翻的瞬间,青白阶石绽开数朵红梅——两颗门牙落地的脆响,混着含糊不清的"呜呜"声消散在穿堂风里。

张松执笏垂首,嘴角在官袍广袖掩护下微微扬起。

张松轻笑不语,对刘璋的话未作回应。

他并未急着动身,而是俯身取出一方丝帕,仔细拾起黄权摔落的两颗门牙,小心包裹收好。

“黄公衡,你一向轻视于我,事事与我作对。”

“今日暂且取你两齿,来日再取你性命!”

低沉自语后,他将帕子收入袖中,这才迈步向府外走去。

然而刚至府门,张松便又撞见一幕——

李恢跪伏于州牧府前,不顾周遭百姓的窃窃私语,向刘璋重重叩首:

“古有诤臣直谏君王,孝子刚正不阿于父。”

“主公!黄公衡字字忠心,句句为国啊!”

“刘备入川,无异于引虎入室,您若亲往,岂非以身饲虎?”

刘璋听罢,气得发笑:“玄德乃我族兄,岂会害我?”

“李恢,你若再敢妄言,不妨试试本州牧的剑利不利!”

李恢眼中光芒骤黯,沉默垂首。

既已竭尽臣子之责,余下的……唯有听天由命。

刘璋盯着哑口无言的李恢,忽想起关羽、庞统初抵成都那夜,黄权、李恢、王累三人联袂劝谏的情形。

“呵!”

“黄权、李恢都来了,那王累莫不是候在城门?”

他冷声喝道:“来人!速去城门查看!”

“若遇王累,立刻拖走——本州牧半眼都不想瞧见他!”

语毕,刘璋扫了张松一眼,拂袖前行。

在前往城门口与三万大军会合的路上,张松见刘璋面带愠色,赶紧快步上前劝慰:"主上!"

"如今蜀中官员只顾自家得失,早已无人为主上与益州安危着想。"

"就连那些将领也居功自傲,更有邓贤这等嫉贤妒能之徒,各怀异心。"

"有人表面说刘皇叔是威胁,实则是怕刘皇叔剿灭张鲁后,反衬出他们的无能!"

"依臣之见,若不借刘皇叔之力,则外有张鲁虎视;州中文武不思报效,内患必生。"

"内忧外患,这才是真正的取败之道。"

"若听信黄权、李恢之言而疏远刘皇叔,待张鲁兵临城下时..."

"再向荆州求援,刘皇叔岂会再来?"

"刘皇叔固然仁义,但这份仁义也需诚心相待啊!"

刘璋闻言颔首:"永年此言甚善!"

"满朝文武,知我者唯卿一人!"

不到半柱香时间。

刘璋已行至成都东门。

见城门口没有令他生厌之人,脸色稍霁。

他径直出城,向三万大军前列的马车走去。

才行出百余步。

城头突然喧哗四起。

回首望去。

只见从事王累不知何时立于城头。

他颈套绳索,手持谏书高呼:"主上!"

王累面若死灰,纵身跃下城墙,脖颈处的绳索陡然绷紧。

他僵硬的身躯在风中摇晃,宛如一具悬尸。

临终前紧握的谏书从指间滑落,随风飘旋着坠向地面。

刘璋浑身颤抖地注视着这一幕,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冷笑。

"好啊!真是好得很!"

"你王子舆自比忠臣,将本州牧比作昏君!"

"永年!"

他猛然转向张松,厉声喝道:"去把那死人的谏书取来!"

张松慌忙拾起地上的谏帛,刘璋却死死盯着城墙上那具随风摆动的 ** 。

王累青紫的面容正对着他,圆睁的双眼仿佛仍在怒视。

刘璋胃部突然一阵痉挛,急忙别过脸去。

他从未如此憎恶过一个人——以及一具 ** 。

当张松捧着谏书回来时,刘璋只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读!"

相传良药虽苦却能治病,逆耳忠言可助人修身。

昔日楚怀王未纳屈原劝诫,执意赴武关会盟,终遭秦国围困。

当下主上轻易离开重镇,欲往涪城迎接刘备,恐怕此行有去无回。

若能当街处决张松,断绝与刘备盟约......

实乃益州百姓之福!

更是主上基业之幸!

这份九十七字的谏书被诵读时,张松面色阴沉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