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王累至死仍不忘劝谏刘璋诛杀自己,这让他望向城门前悬挂的尸首时,眼中寒光闪烁。

聆听谏言的刘璋同样神情阴郁。

王累以死相谏,将他逼入进退维谷之境。

若此时返城——城内百姓与百官将作何感想?

最终只会成就王累忠烈之名,坐实自己昏庸无能。

骑虎难下的刘璋只得强撑前行。

唯有与刘备平安会盟,方能证明自己正确。

证明黄权、李恢,以及死谏的王累皆为谬误。

此时此刻——

他早已别无选择。

自王累气绝那刻起。

便已无路可退。

"主上,王累虽见识浅薄,终究是死谏之臣。"

"是否......"

"该命人收殓其尸首,予以厚葬?"

张松忽然幽幽开口。

字字诛心。

表面是劝刘璋给谏臣体面。

实则火上浇油。

果然。

刘璋夺过谏书撕得粉碎。

"哼!王子舆不是爱挂着吗?那就让他继续挂着!"

"在我回来前,谁也不许给他收尸!"

"去告诉城门令......"

"要是王累的 ** 在我迎接刘皇叔前被人收了,等我回来定斩不饶!"

刘璋语气森冷,字字诛心。

连日来的屡次劝谏,彻底激怒了他。

张松闻言,赶紧应声。

这一幕。

让随行的护卫将领刘璝、冷苞、张任心头发凉。

他们本想进言。

但见主公正在盛怒,只得将话咽了回去。

不一会儿。

随着刘璋一声"出发"......

在张松陪同下,刘璝、冷苞、张任三位将领率三万西川军护送,队伍直向涪城进发。

队伍后面。

还跟着千余辆装载粮草、钱帛、美酒的马车。

......

六月初二。

涪城。

当刘璋率三万大军经雒县、绵竹抵达涪城时。

守将杨怀、高沛慌忙出迎。

"杨怀拜见主公!"

"高沛拜见主公!"

见是杨怀、高沛二人,刘璋并不意外。

身为益州牧,虽平庸懦弱,但重要关隘守将他还是知道的。

"杨怀、高沛!"

"怎么只有你们?莫非玄德公还未到?"

刘璋坐在车驾上,掀开窗帘询问。

丝毫没有下车的意思。

说话间,他还特意向远处张望,想看看刘备是否在后面。

若刘备在。

他肯定要下车相迎。

刘备与刘璋,论资排辈,刘备为兄,刘璋为弟。

弟弟让兄长迎接,这不合礼数。

杨怀、高沛听闻主公刘璋询问,相视一眼。杨怀上前答道:“禀主公,刘皇叔昨日已派人送信,说大军已过广汉,按行程计算,此时应抵达盐亭。从盐亭到涪城百余里,明日午后便可抵达。”

刘璋闻言,面露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竟来得太早。

车内,张松见状,低声解释道:“主公,西川地势崎岖。成都至涪城尚算平坦,而江州至涪城水路交错,道路难行,桥梁时有损毁。刘皇叔晚到才是常理,若他提前抵达,反倒令人起疑。若真如此,臣定会劝主公立斩刘备,以绝后患。”

这番话说得巧妙,既为刘备辩解,又表忠心。

刘璋点头默认,叹道:“蜀道艰难,是我苛求了。也罢,先进城,明日再见玄德。”

张松立即吩咐:“还愣着作甚?速开城门,迎主公入城!”

“备好酒菜给主公享用,再挑几位姿色出众的姑娘,今晚为主公舒缓筋骨。”

张松这番话让刘璋暗自赞同。

杨怀:“……”

高沛:“……”

两位将领看着张松这副助纣为虐的嘴脸,虽面露无奈,也只能应下。

……

次日午后。

一支大军从南方徐徐而来,渐渐映入涪城守军眼帘。

“来人!”

“速去禀报主公!”

“刘皇叔大军已到!”

涪城南面,大军压境。

当城头西川守军发现五万南郡兵马逼近时,

刘备、诸葛川、诸葛亮、张飞、黄忠等人也在阵前远眺涪城。

“孔明,伯治,接下来我该如何行事?”

望着越来越近的城墙,身经百战的刘备罕见地感到紧张。

涪城是夺取西川计划的关键所在,

也是他与刘璋公然反目的开端。

若成功挟持刘璋,西川便可轻松平定;

若失败……

想到可能的后果,

刘备心头愈发沉重。

等待着他们的,或许将是西川兵马无止境的追剿与战火。

面对刘备的询问,诸葛亮没有作答,只是转头看向身旁的儿子——

作为“假援刘璋实取西川”策略的制定者,值此关键决裂时刻,他认为诸葛川更有决策资格。

勒马凝立,

诸葛川目光如炬望向远方。

在涪城外围观察许久,诸葛川含笑对刘备说道:"刘伯父请看,城头守军密集,城门却迟迟未开。"

他略作停顿,继续分析:"这般态势,若非刘季玉心存戒备,定是西川将士对我等有所顾虑。"

"既然如此..."

"不妨让他们安心。"

说罢,诸葛川正色建议:"不知伯父可敢下令全军就地扎营,仅带小侄二人轻装入城,与刘璋当面一叙?"

强攻绝非上策。涪城城防坚固,若五万南郡军不能速胜,待梓潼、江油、绵竹援军赶到,形势便将逆转。

虽然诸葛川留给关羽的锦囊中另有对策,但若非万不得已,他实不愿启用那个险招。

因此,他更倾向与刘备轻装入城。待刘璋戒心渐消,再邀其赴营宴饮。届时无论以何计策,擒获西川之主都将易如反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