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见诸将应声,诸葛川轻挥衣袖,众人依次退下。待大帐内只剩他们父子二人,诸葛川才卸下重担般落座。
诸葛亮并未离去,看着儿子沉重的神色,他缓步上前温声道:"伯治,明日务必小心。主公固然重要,但你......"话至此处微微一顿,"也要珍重。"
诸葛川抬眸,迎上父亲关切的目光。"父亲亦当保重!"他忽然展颜一笑,"待辅佐刘伯父兴复汉室,我们诸葛家说不定能一门双侯呢。"
"您做诸葛武侯,"他眼中闪着狡黠的光,"孩儿嘛......当个逍遥侯足矣。"
诸葛亮闻言摇头失笑,只当是少年戏言。他心中早有计较:入主成都后,自己专心辅佐主公理政,军务就交给这个英姿勃发的孩子去施展吧。
......
此时的张任并未立即返回涪城复命。他独自在城中踽踽独行,不知不觉来到一处僻静之地,怅然席地而坐。
当张任抬起头时,他的瞳孔猛然收缩。
"师...师尊?"
"您为何会在此处?"
张任的声音里充满震惊。
话音未落,
他的双膝已然触地。
向不远处那位精神矍铄、银发如霜却腰杆笔直的老者恭敬行礼。
白发老者含笑扶起跪地的 ** 。
"为师就不能来吗?"
"你们这些孩子学成下山后都不回常山看望为师,还不许我这老头子来看看你们?"
这位老者非同寻常,
正是张任、张绣与赵云共同的授业恩师,被尊为枪神的武道宗师童渊。
是他亲手培养出了威震北地的张绣、名扬蜀中的张任,以及后来位列五虎上将的赵云。
听师父这般说,张任面露愧色。
" ** 不孝!"
童渊摆摆手,
细心地为他拂去衣袍上的尘土。
"徒儿啊,为师日子不多了。"
"人老了,就越发想念你们。"
"所以离开常山先来西川看你,再去荆州见你最年轻的那个师弟。"
"若有机会,"
"还想去中原给你们的大师兄张绣扫墓。"
"待这些心愿了却..."
"就该去见你们离世多年的师娘了。"
(
师父童渊的话语让张任心头一颤。望着恩师布满风霜的脸庞,他明白这位自下山后再未谋面的授业恩师已至人生迟暮。
"师父..."
滚烫的泪珠从张任眼角滑落。这场师徒重逢,竟已临近诀别时刻。
童渊显得格外豁达。不同于张任的悲痛难舍,老人只是温和地凝视着爱徒:"子辅,你大师兄张绣追随曹操讨伐乌桓时病逝了。如今为师的 ** 只剩你与子龙二人。"
"往后的路,你要珍重。"
"莫要让为师再次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若得空闲..."
"就到常山来看看为师的坟茔。届时即便为师化作黄土,也当含笑九泉。"
接下来两个时辰里,童渊坐在张任身旁娓娓道来。那些教授枪法的陈年往事,张任从未听说的张绣与赵云学艺趣事,还有师娘颜氏临终前对三位 ** 的挂念。
此刻的绝代枪神褪去锋芒,如同寻常老者般追忆往昔。直到夜深人静时,童渊轻拍张任肩头:"徒儿,为师心愿已了。"
"是时候启程了。"
张任闻言大惊:"师父何不在涪城多留几日?至少让 ** 略尽孝心!"
夜色深沉,张任怎么也没料到师父才刚见面就要匆匆离去。
"傻孩子!"童渊轻抚徒弟的发顶,"为师时日无多,总得抓紧办完该办的事。"
老人含笑望着一再挽留的爱徒:"既是为你师兄弟打算,也算了却为师私愿。"
月光下,这位看破生死的枪术宗师神色安详:"或许等你功成名就重返常山那日,为师还在世呢。"
他忽然狡黠地眨眨眼:"毕竟......那位爷也有打盹的时候不是?"
张任突然跪倒在地。童渊驻足叹息,背影融进夜色:"只盼你日后莫要怨为师......"
老人最后的话语飘散在夜风中:"为师实在不愿见你们师兄弟反目成仇啊......"
* * *
营帐内的诸葛川猛然惊醒。
月光勾勒出床前白发老者的轮廓,他下意识摸了摸脖颈——若来者怀有杀意,此刻自己怕是早已命丧黄泉。
"不必看了。"老者平静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朽若存心取你性命,这偌大营盘之中......"
"除却两个半人能令老朽稍感棘手,余者皆难逃某家之手。"
银发老翁言语间透着傲然。
"后生,莫要妄图呼救!"
"怕是音节未出便已昏厥,此事......"
"你若存疑,大可一试。"
诸葛川:"......"
诸葛川默然凝视着出言威胁却无杀意的老翁。
他陷入沉思。
暗自揣摩老者话中玄机。
老者武艺超群当无疑问。
极可能。
其潜行隐匿之术亦属上乘。
否则。
怎能避过守军耳目潜入帐中?
至于其所言的两个半棘手之人。
诸葛川心知必指黄忠、张飞,那半人想必......
应是魏延。
由此推断。
银发老者实力至少与张、黄相仿。
即便当下不及。
当年亦必臻至顶尖武将之境。
汉末群雄,这般年岁有此造诣者,诸葛川心中闪过几个名字。
吕布之师。
昔年戟法冠绝的李彦。
史阿师尊。
帝师剑圣王越。
以及......
培育出张绣、张任、赵云三位高徒的枪神童渊。
此刻。
涪城之下,三者之中唯一有所牵连者。
唯张任耳。
念头至此,老者身份已然明朗。
这是
“您就是子龙叔叔的恩师,童渊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