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年关丰稔暗潮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双姝记》最新章节。
官场上的云谲波诡,林望舒自知无力窥探,而林家之事牵涉甚深,更不能对外人言。
心中煎熬难耐,翌日,她只得再次求见安平郡主,隐去具体情由,只道自己近来心绪不宁,总预感远在扬州的娘家恐有变故,寝食难安。
郡主听罢,倚在铺着白虎皮的暖榻上,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手炉里的银炭,淡淡道:
“你一个远嫁的庶女,便真是娘家出了天大的事,隔着千山万水,那火又能烧到你身上几分?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此乃常理。
再者,这风波之中,究竟是谁倒霉,还未可知呢。
你且稳坐你的钓鱼台,莫要自乱阵脚,平白叫人看了笑话。”
说罢,随手赏了她一对赤金镶宝的松鼠葡萄纹耳珰,并一柄上用的缂丝牡丹团扇,算是安抚,末了添了一句。
“放宽心,天塌下来,还有我这把老骨头在前头顶着,你瞎操什么心?”
郡主的话虽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疏离,却也明确表示了庇护之意,让望舒略略心安。
然而,一想到贾敏那绝望的笔迹、那近乎托付后事的安排,这份心安便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她知,嫂嫂之事,只怕已成定局,非人力所能挽回。
心下凄惶,她又私下寻了卢医者,摒退众后人,再低声询问:
“先生,若有一人,心结深重,了无生意,身体急速衰败,可有……哪怕只是延命数日的方子?”
卢医者抬起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看了她片刻,缓缓摇头:
“东家,莫说老夫未见脉案,即便见了,纵是华佗再世、扁鹊重生,也难救一心求死之人。心火已灭,百药无功。”
望舒眼圈微红,执拗道:
“不求多,一天,两天也好……先生,就当是尽人事……”
卢医者见她神色哀戚,终是不忍,沉吟良久,方提笔写下一个方子,叹道:
“此方名为‘续命散’,所需药材皆名贵难得,成本极高,且效力甚微。
研磨成粉,以蜜调和为丸,或可延寿七日到一月不等。
然此药如同强弩之末,一丸效力弱过一丸,首次服用效果最佳,其后便如石沉大海。
东家,慎用。”
他将方子推过去,眼中带着医者仁心的无奈。
望舒如获至宝,郑重谢过。
回到书房,立刻将那“续命散”的方子仔细誊抄,夹入给文嬷嬷的信中,飞书寄往扬州。
信中言辞恳切,只道:
“但尽人事,各凭天命。
能延一日是一日,万不能让黛玉、承璋年幼失恃。
吾身在此地,诸事缠身,恐难归去,亦或不便归去。
所需药材,不惜重金搜罗,银钱若有短缺,即刻从秋纹处调拨,无需吝啬。”
同时,她又密令秋纹,可着手将她的部分紧要物件,低调、分批转移至贾敏所赠的那处三进宅院。
先行打发几名可靠的小厮、护院过去看守,丫环婆子暂不动。
原宅仆役,一切听从贾敏安排,不可擅动。
并再三叮嘱秋纹,务必密切关注林府动向,一切以安全为上,遇有难决之事,多与文嬷嬷商议。
将这两封承载着沉重希望与无奈的信件送走后,仿佛也抽走了她大半心力。
然而,时节不等人,无论她内心如何焦灼彷徨,北地的年关依旧带着它特有的热闹与繁忙,扑面而来。
府内府外,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风调雨顺,加之林望舒经营得法,无论是她自己的私产,还是王家的公中产业,皆迎来了一个罕见的丰收年。
望舒名下那二十亩庄子,粮食满仓自不必说。
试种的草药也有了像样的收成,炮制好后,品质上乘,除自用外,售卖所得竟比寻常庄稼高出数倍。
庄户们得了丰厚赏赐,家家户户忙着杀猪宰羊,准备过年,脸上尽是满足的笑容。
城中的铺子更是红火得令人侧目。
“清凉居”虽天冷,热饮子与点心却卖得脱销;
“南北酒楼”日日客满,宴席预定已排到正月十五,吴氏新酿的“烧春”酒被杨彪赞过之后,更成了军中及富户争相订购的紧俏货;
胭脂铺子推出的年节限定妆粉、口脂套装,早已被各家女眷抢购一空。
与王孟氏合作的邻镇生意,利润分成亦是可观,乐得三堂婶见牙不见眼。
王家公中的田庄铺面,在望舒协理下,收益亦比往年翻了一番。
周氏看着账面上那惊人的数字,又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年货、各庄子铺子孝敬上来的土仪,心中慰藉无比,对儿媳更是信赖有加。
林望舒虽心系扬州,却也知此刻稳定人心、论功行赏至关重要。
她与周氏商议后,出手极为大方。府中上下仆役,依照等级差事,皆得了厚厚的红封,外加一套新衣料、一方好肉。
铺子里的掌柜、伙计,庄子上的管事、庄户,除了固定的花红,更有额外的赏银,业绩出众者,更是得了沉甸甸的银锭子。
赵猛、抚剑、青溪、何伯等心腹之人,赏赐尤为丰厚,不仅有银钱,更有上用的绸缎、药材或精巧器物。
就连族长府上和老王妃安平郡主处,望舒也备了极其丰厚的年礼送去,既是孝敬,也是维系。
族长见了那满满的年礼,捋着胡子连连称好。
郡主虽什么都不缺,但对望舒这份不忘根本的心意,也颇为受用。
大堂伯王巡抚也从省府回来过年,对望舒这个能干又知进退的侄媳妇更是高看一眼。
二房的人见了这般光景,眼热不已,先前那点小心思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只寻着机会便来奉承讨好。
王煜因身份问题不喜二房众人,每每他们来访,总要借故躲开。
望舒体谅孩子心思,但凡与二房应酬,必挑王煜不在跟前的时候。
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后,年味便一日浓过一日。扫尘、祭祖、写春联、剪窗花、备年货、制新衣……
千户府内外忙得脚不沾地,却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各铺子也推出了各种年关促销,买赠、折扣,引得城中百姓争相采买,一派盛世丰年的景象。
王煜和黎小昕穿着簇新的锦缎棉袍,拿着塞得鼓鼓囊囊的压岁荷包,在院子里追逐嬉闹,那清脆的笑声暂时驱散了望舒眉间的忧色。
她站在廊下,看着满院子的喜庆红色,听着不绝于耳的爆竹声,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