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高层会议的震撼与施政思路的碰撞(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脊线》最新章节。

何明远和一众领导的秘书们都安静地坐在会议室侧后方专门设置的旁听席上,这个位置避开了主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吴少华书记的两句话:第一句关键词是“**批评**”,第二句关键词是“经济(增速垫底)”。他的心猛地一沉,作为政府一把手,经济工作是其主责主业,如果全省经济数据在全国垫底,韩省长无疑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就在这时,何明远注意到,旁边已有几位资深秘书,似乎早有预料,悄悄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小巧的药瓶,猫着腰,迅速而隐蔽地递给了各自服务的领导。何明远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翻看自己手上的公文包,里面除了文件、笔记本和笔,并没有准备任何药品。他立刻想到韩省长的身体状况,赶紧拿出手机,给已经赴任随南市的司理发了一条紧急信息:“司秘书长,冒昧打扰,领导近期身体状况如何?是否需要常备应急药品?”

司理的回复很快,言简意赅:“健康。无基础病,无需备药。”

紧接着,司理又追了一条信息过来:“大事?”

何明远只回了一个字:“嗯。”

他明白,司理已经从这一个字里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上午十一时整,会议准时开始。巨大的主屏幕上出现了最高领导和其他参会国家委员的画面,另一个辅助屏幕上则密密麻麻地显示着全国各省(区、市)和部委主要领导的视频连线图像。会议规格之高,涉及范围之广,让何明远屏住了呼吸。

整个会议室,除了视频信号传来的一号领导沉稳而有力的讲话声,便只剩下钢笔在纸质笔记本上快速书写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密集而紧迫。

京城通报的经济数据非常新,也非常严峻。当点名到边西省时,屏幕上直接抛出了一连串刺眼的数据:

“……边西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仅3.5%;其中,四项主要税收合计增长4.2%。然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达5100亿元,同比增长8.3%。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财政自给率严重不足,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来维持运转。”

数据冰冷,却重若千钧。何明远飞快地记录着,手心微微出汗。他注意到,虽然边西省的情况堪忧,但全国范围内,竟有一大半的省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增长普遍面临压力。这意味着,今天这场会议,挨“板子”的绝不仅仅是韩省长一人,而是一大批封疆大吏和部委首长。

在轮到边西省表态时,省委书记吴少华对着麦克风,语气沉重而诚恳,主动承担了责任:“……边西省经济增速垫底,各项指标不尽如人意,作为省委主要负责人,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暴露了我们省委在把握经济规律、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我们将深刻反思,认真查找原因,坚决整改落实,并向最高层作出深刻检讨……”

会议从上午十一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期间只有三次短暂得如同喘息的十分钟休会。何明远全程精神紧绷,记录、整理、思考。通过这次高强度的会议,他仿佛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国家经济的宏观轮廓与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核心特点是创新驱动、开放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如长三角地区,聚焦高端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则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别是“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方面势头强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中部地区:核心特点是产业承接地、制造业升级、内生动力增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同时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依靠庞大的内需市场培育新动能。

西部地区:核心特点是特色产业与生态保护并重,政策扶持力度大。如何利用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政策红利,发展特色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同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他特别注意到会议中提到了重庆在制造业集群和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成效。

全国视频会议刚一结束,屏幕暗下去的瞬间,省委书记吴少华甚至没有离开座位,直接提议:“同志们,我们抓紧时间,接着开个常委会,立刻落实中央今天的会议精神和部署!”

所有常委重新落座,脸上的疲惫被更深的凝重取代。

省委常委会上,吴少华书记首先发言,他面色严肃,语气坚决:“当务之急,是扭转颓势!我认为,我们要**加大对现有产业的升级扶持政策**。我们的传统产业,比如矿产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通过技术改造、数字赋能、绿色转型,让老树发新枝,稳住经济的基本盘。这是最现实、最直接的路径!”

吴少华的观点很明确,立足于省内现有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来提升竞争力。

紧接着,韩俊峰省长发言。他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语气沉稳而富有前瞻性:“吴书记的意见很重要,稳住基本盘是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放眼长远,寻找新的增长极。我建议,要主动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这两个发展极。深入研究他们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布局,寻找互补点和合作机会。我们要敢于‘借船出海’,积极承接高端产业溢出,争取协同研发、共建园区,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发展。这可能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摆脱当前困境的关键突破口!”

韩俊峰的观点则更具开放性,强调借助外部高端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跃升。

何明远敏锐地察觉到,会议室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常委们都听出了书记和省长在应对策略上出现了明显的思路分歧。吴少华强调“内部挖潜,升级现有”,更侧重于稳健和立足当下;韩俊峰则主张“外部借力,协同发展”,更侧重于开拓和着眼未来。

然而,接下来的讨论却并非简单的“选边站队”。各位常委纷纷发言,从自己分管的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组织部长曾赞谈到干部队伍如何适应新经济形态;宣传部长罗汉提到如何营造创新氛围和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常务副省长胡强则具体分析了财政资金如何更有效地投向创新领域……

何明远明白,之所以没有出现明显的站队,是因为今天会议的结论,以及后续形成的整改方案,将直接作为吴少华书记向京城检讨和汇报的核心内容。这关乎边西省的集体荣誉和未来发展,也关乎每一位常委的政治责任。在这样重大的压力面前,个人的思路偏好必须让位于如何找到最有效、最能得到最高认可的破局之道。

这场关乎边西省未来经济走向的脑力激荡,在深夜的省委会议室里持续着。何明远坐在角落,奋笔疾书,不仅记录着常委们的发言要点,更在心中飞速地消化、分析着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可能互补的施政思路。他知道,自己正在见证和参与的,是一场决定边西省命运的战略抉择。而他所记录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未来影响千万人生活的政策雏形。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忘却了疲惫,心中充满了作为一名参与者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