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洪荒:我,通天徒弟,成圣斩天!》最新章节。
最终是元始天尊借机出手,将云霄**。
种种迹象表明,
这位圣人与截教之间的关系,并不像阐教与佛门那样势不两立。
事实上,不久前他去碧游宫时,
通天教主的反应也印证了他的想法。
“昔日封神量劫的起因,主要在于我与元始的道统之争。”
“为此我离开昆仑山,放弃三清之名,到东海另建道场。”
这是通天教主在碧游宫对许林所说。
“至于老子师兄,起初还主张三清一体,试图缓和我们的矛盾。”
“等到矛盾无法解决时,他才选择偏向元始。”
“对此我虽有不满——但如今想来,也是因为当时截教势力太强,业力难以化解。”
通天教主这般感慨。
封神时期,截教正处于鼎盛,
是名副其实的三界第一大教。
那时截教**,包括通天教主本人,行为作风都很张扬。
直白地说,当时的截教行事十分霸道。
而奉行无为清净之道的老子,
选择支持元始天尊,其实并不奇怪。
因此,通天教主虽然对老子有所不满,却也能理解他的立场。
尤其是在许林出现后,通天教主看到了截教复兴的希望,
也意识到自己与这位大师兄之间并无根本冲突。
正因如此,许林才会来到这里。
正如他所说,他是来结束封神恩怨的!
而他手中的渔鼓,正是他能代表截教、代表通天教主的凭证。
太上老君自然明白其中含义。
所以他没有因为许林年纪轻、修为低而看轻对方,只是平静地望着这个年轻人。
显然,他在等待对方接下来的话。
“大师伯想做李聃之事,想必阐教那位圣人还不知道吧?”
许林直接说道。
他称呼太上老君已从最初的“太清圣人”变成了更亲近的“大师伯”。
许林清楚,这位李聃将来会成为人间圣贤,其创立的道家思想将成为人镞文明的重要基础。
这意味着什么?
这分明是要效仿阐教传授“礼法”,在人间传播人教的道统。
要知道,老子所立的大教本就是以教化人镞为基础的“人教”。
在人间传播道统,正是践行圣人之道的表现。
如果这次计划成功,这位太清圣人的大道必将更进一步,人间气运也将大幅偏向人教。
对阐教来说,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这也是许林有信心与老子商议的第二个原因。
他确信,老子与元始天尊的关系绝不像表面那样和睦。
“元始师弟确实不知道。”
太上老君坦率说出,没有隐瞒。
事实正如许林所料。
对于元始天尊与阐教,太上老君心中早有不满。这位主张“太上忘情”的圣人,终究并非真正无欲无求。
封神之战后,阐教因辅佐周朝、推行礼法而声名大振,佛门也从中获利,收拢了不少高手。
唯有道门,却在这场变故中一无所获。
当然,这也和人教本身的传承本就衰微有关。
老子只有一座“玄都”,原本也不需要太多资源。
最让他心生不平的是,量劫过后,他曾为自己的“玄都”请求获得四御之一的“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之位。
但元始天尊并未答应,反而将此位赐给了周武王的哥哥“伯邑考”。
此举不仅让周朝气运更盛,也让阐教受益更多。
后来,元始天尊虽曾向老子道歉,但老子已对他彻底失望。
于是,老子离开长期居住的昆仑山,搬到首阳山另立道场。
而元始天尊自认为截教衰败、阐教兴盛,已无对手,便不再试图修复两人关系。
因此,这次老子的计划自然不会告诉元始天尊。
见对方点头,许林又问:“大师伯原本是打算找佛门帮忙吗?”
这一次,连太上老君——这位太清圣人的善尸化身,看向许林的眼神也露出惊讶。
原因很简单:老子确实曾考虑借助佛门的力量。
他明白,自己最初的计划或许可以悄然进行,但一旦在人间正式传下道统,必然牵动人间气运。
届时,元始天尊即便再迟钝也会察觉,纵使老子也难以隐藏。
此时,唯有借助其他圣人的力量,才能瞒过元始天尊。
而此前,通天教主闭门不出;女娲娘娘自巫妖大战后,也极少过问三界之事。
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只剩下佛门。
但他内心仍有顾虑:若真与佛门联手,付出的代价恐怕不小。
对西方那两位脱离道门、另立佛门的圣人,身为道门圣人的老子,心中其实颇为忌惮。
令他震惊甚至害怕的是,他尚未有任何行动,许林却已直接点破他打算与佛门合作的想法。
这在他看来,实在难以理解。
“通天师弟……竟然已经精进到这种地步,连这样的谋划都能看透?”
他内心震惊,无法言表,只觉得这位通天师弟越来越难以捉摸。
然而事实上,这一切与通天教主毫无关系。
许林之所以能猜到老子与佛门的关联,只是因为他拥有穿越者的先知能力。
他清楚,若没有他的介入,李聃原本会留下“西出函谷,化道为佛”的传说。
再过几百年,那位注定佛门之人于兜率宫大闹一场,他自然能推演出老子原本的意图。
此刻见老子似乎误解了通天教主的“手段”,许林也不打算解释。
老师为**承担些名声,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于是,他直接说出最终目的:
“此次大师伯的谋划,我截教愿意出手相助。”
“昔日封神的因果,我截教也可以一并解决!”
意思很明确:太清圣人的算计,截教不仅不会破坏、不会泄露,甚至愿意主动协助。
封神时的旧怨,也可以一笔勾销。
但相应地……
“大师伯,也需给我们一些……小小的回报。”
离恨天外,玉皇大帝乘坐龙车前行,威仪庄严。
但他不时用神识扫向离恨天,却流露出内心的不安。
此刻,他思绪纷乱。
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他几乎可以确定,那个自称泉山主的许林,必定是截教中人。
甚至极有可能,就是之前引发碧游宫圣人异动的源头。
可偏偏,这位截教**不久前竟进入了兜率宫。
玉皇大帝深知其中意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