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洪荒:我,通天徒弟,成圣斩天!》最新章节。
说完,他不管许林满脸不服、想要争辩的样子,一挥袖子就把人收进袖中。
接着提起青萍剑,直接往东海金敖岛而去。
六十、余波震荡三界,玉虚圣怒难平!
随着三位圣人各自回到道场,人间鲁国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但这件事引发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扩散。
这场**牵涉甚广,三界众生无论修为高低、背景深浅,全都对此事关注不已。
这是封神之战后,三清圣人首次同时现身三界。虽都是化身,却是千年来的第一次。
更令人震惊的是,截教与阐教的圣人竟然隔空交手。虽然只是短暂试探,却已让三界微微震动。圣人的威势,再次深深印入众生心中。
与此同时,这也是封神之战后“截教”之名首次在三界**现。许多人不禁回想起当年“万仙朝拜,金敖受尊”的辉煌景象。
这件事影响深远,就连广成子、云霄等准圣现身也显得微不足道。此刻不知有多少人正暗中关注东海方向。
二百六十三
各方势力都在打听,截教是否会重新开山收徒。
天庭、佛门、地府、血海、北冥……
三界之中众多上古强者与得道高人,
都在追查此事背后的**。
然而调查之后,他们震惊地发现:
此事竟然牵涉三位圣人的布局,涉及三大教派,甚至影响了部分人间气运!
其中,一位自称“泉山主”的截教人物,异常引人注目。
西方净土,须弥山中,
东方宝净佛界,有佛塔高耸。
佛塔顶端,一尊佛陀结智拳印,进入空明之境。
其面前,一名身着绿袍的尊者正在与佛陀交谈:
“据当天守卫天兵所说,那泉山主确实曾隐匿身份进入天庭,似乎与九龙岛四圣相识,在四圣元帅府中饮酒谈笑……据释尊所说,两位圣人也无法探清他的来历。”
“因此释尊推测,此前截教圣人一剑斩断天机,或许正是为了此人。”
这位尊者语气从容,对天庭之事了解甚深。
原来,他便是佛门观音菩萨座下的惠岸尊者,
亦即三坛海会大神哪吒的兄长,托塔天王李靖的次子——木吒。
昔日封神时,他曾拜师阐教慈航道人;
待慈航道人转投佛门,成为观音菩萨后,
木吒也随之入佛,成为观音座前的惠岸尊者。
值得一提的是,其父李靖曾师从燃灯道人,
而燃灯道人后来也转入佛门,成为燃灯古佛,
因此李靖同样可算佛门一脉。
封神之后,李靖被封为托塔天王,
常借儿子之便,将天庭的消息传递至佛门。
可以说,父子二人是佛门在天庭的重要情报来源。
“这是谎言。”
然而,坐在佛塔顶端的佛陀却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
“九龙岛四圣虽出身散修,性格洒脱,喜欢游历三界,
但他们对截教极为忠诚,
对教中长辈,绝不敢有丝毫轻慢。”
佛陀摇头道:
“泉山主乃是圣人,他们三人只会以晚辈之礼相待,不可能与他同席共饮。
定是用了什么手段……而泉山主则趁此机会,前往兜率宫见了那位。”
短短几句话,竟将天庭发生的事件说得**不离十!
对截教众人的性情,他似乎格外了解。
事实确实如此。
因为这位佛陀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截教圣人座下亲传弟子,
截教真正的师兄——多宝道人。
当年这位师兄离开截教,投奔佛门,
佛门二圣直接赐予他“多宝如来”的佛位,
成为佛门五大佛界之一“东方宝净佛界”的主宰。
就连掌管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祖,
在佛位上也得与他共坐半席。
这样的地位,几乎等同于佛门副教主,丝毫不逊色于截教大能之位,
可见佛门二圣对他极为器重。
因此,惠岸尊者特意前来,将消息告知这位佛陀。
“贫僧的意思就是如此,尊者请回吧。”
多宝如来轻声说道,惠岸尊者便念诵佛号,离开了东方宝净佛界。
只留下多宝如来独自站立,眼中思绪万千。
“那位泉山主神通广大,单是先天之物,就掌控了来历不明的‘太阳金焰’与‘九天息壤’,
再加上那件极品先天灵宝道袍,通天师……圣人更将渔鼓与紫雷锤交给了他。”
一想到这里,多宝如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原因很简单——渔鼓本是截教的象征。
昔日通天教主座下,多宝道人最具威望,也最得截教**信服。
所以在关键时刻,执掌渔鼓、召集同门之人,正是多宝道人。
如今物是人非,他心中难免感慨。
“南无阿弥陀佛。”
片刻之后,多宝如来目光恢复平静。
他并非优柔寡断之人。
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后悔也毫无意义。
如今三界再无截教多宝道人,只有佛门多宝如来。
“证成妙法,自莲华经……”
不久之后,东方宝净佛界中只剩下梵唱之声。
类似佛门的情况,在三界各地同时发生。
无数人暗中调查许林的身份和来历。
有人找到了一些线索,有人却一无所获。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
如果说之前与哪吒、杨戬一战后,许林的名声还只是大罗以下知晓,
那么此次身份暴露、神通展现之后,情况已彻底不同。
作为截教在三界唯一的门人,
泉山主,圣人亲传弟子,
虽仅为太乙真仙,却能以一敌三,击败三位上古阐教大罗金仙!
手持三件极品先天灵宝,更掌控来历非凡的太阳金焰与九天息壤。
借助灵宝之力,还能施展妖镞失传的周天星辰法身,与准圣交手而不败!
种种事迹与神通,即便准圣强者也不得不对许林刮目相看。
自此一役,
许林之名,可谓响彻三界,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