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洪荒:我,通天徒弟,成圣斩天!》最新章节。
既然开战,便要一战而决。
“**必不辱使命!”
赤精子接过金符,恭敬行礼。
随即化作一道遁光,离开了玉虚宫。
殿内只剩广成子一人,面对元始天尊。
“广成子。”
元始天尊轻声唤道。
“**在。”
广成子连忙叩首回应。
“此战关系我阐教根基,不容有失。”
元始天尊语气严肃:“圣人超然物外,不可轻动。你便代表我阐教门面。”
“现有一物,交由你掌管。”
说罢,元始天尊取出一件器物。
广成子一见,顿时双目瞪大。
即便身为亲传弟子,他也未曾料到——
元始天尊竟会将此物交予他!
“圣人老师,这……”
他声音激动,几乎无法言语。
元始天尊只是摆了摆手:“记住——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随即将那宝物交给广成子。
广成子连连拜谢,随后也离开了玉虚宫。
待所有**离去……
元始天尊立于道台之上,神情依旧凝重。
“我阐教底蕴,远胜截教。”
他心中仍有十足把握。
自封神以来,阐教经营多年,根基深厚。
而截教,又怎能相比?
大多数仙神早已列入封神榜,无法再干预人间事务。
说到底,现在只有许林这位真正的仙人能在三界来去自如。
就这一个人,元始天尊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之前,许林不过是个太乙真仙,顶多有些小本事。
面对阐教全力出手,他还能有什么底牌翻盘?
难道能凭空请出几位大能,或是拿出一批先天灵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因此,在实力上,元始天尊坚信阐教必胜无疑。
就算截教先占优势,结果也不会变。
所以,他现在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
“如果阐教赢了,通天不顾一切亲自出手,该如何应对?”
元始天尊心里想着。
没错,他真正担心的是通天在情急之下会孤注一掷。
如果真的发展到圣人出手的地步——
虽然他不是通天的对手,但也不至于立刻败下阵来。
就像当年封神之战那样,多半是在混沌中争斗,难分高下。
但问题在于——
“老子师兄……”
元始天尊最怕的就是这个。
老子先前的事情后,已经和阐教彻底决裂。
而他与截教的关系,本就模糊不清。
之前似乎还欠着截教一个人情。
如果他被通天请动出手,以二对一……
昔日截教的处境,岂不就成了现在的阐教?
虽然实力强大,但在圣人层面却要以一敌二。
若真如此,局面就真的难以收拾了!
毕竟元始天尊不是通天教主——通天靠着诛仙剑阵一人对四尚可坚持,他一个人对两个圣人,必定败北。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阐教再有底蕴也无济于事。
“……嗯,看来。”
“必须跟西方那两位道友商量一下了。”
元始天尊低声自语,心中似乎做出了决定。
接着,他身上飞出一道光气,化作无形之气,朝西方须弥山方向飘去。
与此同时,孔丘领悟天命之后,三界中凡是达到准圣境界、能感应天机的人,都察觉到天机的变化。就连大罗金仙,稍微推算也能知道人间发生的事。因此,整个三界各方势力都已清楚当前的局势。
比如在西牛贺洲的万寿山五庄观,一位身穿青袍、白须苍苍的老道士正坐在一棵灵根下。那灵根上结着一个个形如婴儿的果实,正是草还丹,也就是人参果。坐在树下的,正是这株戊土灵根的主人——地仙之祖镇元子。
这位自开天辟地便存在的大能,也不禁感叹截教的手段:“这样一来,虽未必重演封神旧事,但阐教不得不全力一搏。只要稍慢一步,孔丘登位成功,阐教气运必将大损。”
作为曾与诸圣同辈的存在,他一眼看穿了阐教与截教之间即将爆发的冲突,不由感慨:“截教气运已如此低迷,竟仍能逼得阐教如此紧张。通天圣人困于碧游宫五百年,手段确实愈发可怕!”
说话间,镇元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他也明白,一旦阐教全面出手,即便截教先发制人,局势依然不容乐观。
然而要说赢……终究太难。
实力差距太大,镇元子对截教并不抱太大希望。
可是,万一呢?
“论德行,通天圣人确实比阐教那位更值得信赖一些。”
他轻声自语。
“若此次截教真能获胜,或许我那番谋划……”
正如之前所说。
这些自天地初开便存在、延续至今的大能者,
个个都是深谋远虑之人。
无论是玉帝、鲲鹏,还是镇元子,
心中都藏着各自的算计。
他们清楚,
即将到来的阐教与截教之战,
必将成为改变三界格局的关键一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此,三界之中所有有识之士,
无不将目光再次投向那座数十年前曾震动三界的城池——
鲁国,陬邑。
王宫深处。
“你当真想清楚了吗?”
许林立于宫苑之中,
身旁站着身着国君礼服的老人,
正是当年亲自前往泉山奉其为图腾的鲁闵公姬启。
这位本该十岁便死于庆父之手的国君,
因许林的介入得以活到今日,
并依靠后世传承的治国之道,使鲁国达到鼎盛。
昔日稚嫩的幼主,
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者。
“山主说笑了。”
姬启闻言笑了笑,
“这么多年,我何曾有过畏惧?”
“这倒也是。”
许林微微点头。
事实上,他也未曾料到……
这位在史书中遭遇横祸的鲁闵公,
其实是一位极有才能的君主。
因幼年时经历庆父篡位而周室不加干涉,他对礼教制度极为痛恨。
这些年许林几乎将鲁国境内的周礼连根拔除,
这位国君的全力配合是关键。
否则即便许林仍能完成先前的计划,
也必然要多费不少周折。
这次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