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棒梗逼我掏出金条》最新章节。

“是是,抱歉啊小伙子,路上耽误了些时间。”老人客气地停下车子,想帮忙搬东西,“来来,我帮你拿行李。”

“不用不用。”李放不让对方动手,直接把两个大包扔到车板上,上面已经装了一些货物,“大爷,你别再叫我同志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叫李放就行。”

“好嘞,李放你坐稳,我们得赶紧回去,不然就赶不上了。”老人笑着点头。

驴车重新启动,清脆的铃声随之响起。

“大爷,我想问一下,你们村里以前有知青来过吗?”李放假装好奇地问。

“有,最开始那会儿有六个。”老人很健谈,“我记得,四个男的,两个女的。不过你们来了又走,人早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现在村子里还有几个知青?”李放接着问。

“现在村子里剩下五个知青,三个女的,两个男的,加上你正好六个,男女各半。”老人笑了笑,“你之前的那个知青……算了,不说了。反正村子一直只有六个知青。”

李放一听就明白了,难怪这次只有自己来,原来是村子里只能接收六个知青,刚好差一个。

至于为什么少了一个,他不打算多问,到了地方自然会知道。

“大爷,你们村以前有没有叫胡巴一和王凯旋的知青?”李放问这话时,眼神有些微妙。

说实话,李主任虽然是个坏蛋,但在收钱办事方面却挺讲信用。

不仅把李念的工作安排得很好,还看在金条的份上特意给南锣鼓巷街道办的王主任打了电话,让他照应一下,甚至还给了李放一次选择插队地点的机会。

李放对去哪插队并不在意,只要是在东北就行,山多水多、林子多的地方。

那里资源丰富,不会饿肚子,也方便他发挥金手指的作用。

没想到的是,他在李主任给的资料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岗岗营子。

确认了这个地方和自己记忆中的地方大致相符后,李放立刻选择了这里,并顺手把棒梗也带到了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的另一个村子。

俗话说君子十年磨一剑,到李放这里,虽然还没到从早到晚的程度,但也绝不会等那么久。

他很好奇,自己所处的这个时空到底是单纯的“禽满四合院”风格,还是类似港综那样的综合性年代剧时空。

至于那两个家伙所在的时空是否算年代剧,纵观整个剧情时间线,说是年代剧也说得过去。

“胡巴一?王凯旋?”赶车的老头想了想,甩了甩手中的鞭子,“叭!”的一声,“还真有!”

“哦?那他们还在岗岗营子吗?”李放赶紧问。

“不在了,都走了!”老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都走了?王胖子也走了?”李放有些惊讶。

在他记忆中,胡巴一是在七零年回家探亲时得到了机会,直接参军入伍了。

而王胖子却应该会留在岗岗营子,直到知青返城,之后去四九城卖盗版磁带谋生,最后和胡巴一在四九城重逢,又遇到了大金牙,才引发后续一系列的事情。

现在是七三年底,说胡巴一不在还情有可原,但王胖子怎么会也不在?

“走了,都走了,说是要当滨去了。”老头点点头,“怎么了小伙子?你认识他们?”

“胡巴一和王胖子是我们知青中的前辈,来之前当然要打听一下。”李放点点头,“可惜了,原本还想跟着他们混,尽快适应村里生活,没想到他们居然去当滨了。”

这分可惜不是假的,如果王胖子还在,到时候找人一问就能知道这是哪一部的角色。还有牛心山里的小鬼子基地和将军墓,都是好地方,李放来之前就想着去看看。

钱对他来说倒不重要,真正在意的是将军墓里的那头红犼,哪怕他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属于神秘侧还是科幻侧,但如果能放进游戏世界里,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李放最在意的,就是小鬼子的基地,里面有不少好东西,三八大盖、百式冲锋枪,还有许多**、**。对李放来说,这些都是提升角色装备的好东西。

但现在,胡巴一走了,王胖子也走了,这明显和剧情不符啊!

“到底是我的出现改变了剧情,还是这个时空的胡巴一和王胖子根本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两个人?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吗?”

“算了,反正我来这里本来也不是为了小鬼子的基地和红犼。就算真是我想的那个世界,我也不会跟着胡巴一和王胖子去冒险。”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放坐驴车颠簸了很久,才终于到了他将要生活的地方——岗岗营子。

如果你没去过岗岗营子,永远无法想象那里有多苦。村子四周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

像岗岗营子这样的村子,或者说当地人叫的屯子,零星地分布在这一片区域中。

屯子之间的距离,有的很远,有的看起来近,但实际翻山越岭,哪怕是最近的屯子,光靠走路也不知道要走多久。

一路走来,李放发现这里根本没有公路,按照车大爷的说法,村里也没通电。

平时点油灯都算是干部待遇,晚上没什么娱乐,不是早睡就是只能在炕上聊人生大事,连灯都不敢开。

李放活了两世,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山林,当然,前世在网上或电视上看不算。

赶车的大爷一路上不停地介绍,他倒是不避讳,直说屯子里穷。好在这附近山里资源多,山货丰富,河里能捞鱼,按大爷说的,也不愁吃不上饭。

相比之下,去陕北插队的那些知青才真苦,别说鱼肉山货,连正经粮食都吃不饱。

起一儿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