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棒梗逼我掏出金条》最新章节。
“爸,我师父说过,有些话不能随便说,容易招来祸事。”李放只好搬出那个虚构的师父,“您就照常开车,该怎样还怎样,多余的话千万别说。”
“好,不说就不说。”李景江点点头。
像他这样常年在外跑车的,虽说不算迷信,但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谨慎些总没坏处。
“晚上我请老支书和二大爷来陪您喝酒。”李放转移话题,“至于饭菜,就让您尝尝儿子的手艺,咱们今天吃顿好的!”
“那我可就等着了。”李景江欣慰地笑了。
父子俩聊了两个多钟头,转眼就到了下午四点。葛二炮开车把瑛子、小迷糊和老支书一起送了回来。
有李放在,加上中午那顿酒的交情,大家很快就热络起来,气氛十分融洽。
李放带着瑛子在新建的厨房里忙碌着,小迷糊则安静地坐在一旁。
父亲难得来一趟,李放自然要好好款待。
考虑到晚上有六个人吃饭,还不算大雪、小雪、大花、小花它们,李放最终点了六个主菜,再加上清汤和红汤两道汤品,平日的小菜根本上不了桌!
为了这顿晚饭,李放可是下了大本钱!
不仅拿出了仓库里最好的野味和最精华的部分,还从游戏世界弄来了一批顶级食材。
就连主食的白面馒头和米饭,也都是用游戏世界种植的优质粮食制作的。
秘制香料必不可少,他还特意加了制作生命药水用的红果调味。
好菜配好酒,这次李放没有选土烧或二锅头,而是拿出自己酿的白酒。
这酒用了五种粮食: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
没错,他酿的就是传说中与茅台齐名的五粮液。
不过原料全是自己种的,品质极佳。唯一的缺点是酿造工艺——李放不懂五粮液的做法,只能通过研究工作台,逆向还原出土烧和二锅头的工艺。
好在本来也没打算完全复刻五粮液,只要酒好喝不上头就行。
结果出人意料,这坛埋了不到一周的白酒,味道意外地好。
不知是原料优质,还是游戏世界的加成,口感远超土烧。
“这酒真不错!”李景江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
葛二炮和老支书也有同感。
相比之下,土烧和二锅头都逊色不少。
酒香醇厚,入口甘冽,度数虽高却不烈,柔和芬芳,回味无穷!
用李放前世听过的广告词来形容:入口柔,一线喉!
“好酒!”葛二炮连连点头。
“确实好酒。”老支书一脸享受。
人上了年纪,除了烟袋锅子,就爱这杯中物。
“李放,这叫什么酒?”李景江好奇地问。
“五粮醇。”李放借用了后世的品牌名。
不过也不算乱用,毕竟用了五种粮食。
要不是工艺有差距,加上五粮液的名字已被占用,他都想直接叫五粮液。
“五粮醇,好名字!”李景江赞道。
至于酒的来历,没人追问。葛二炮和老支书虽然不知情,却也默契地没有开口打听。
有酒喝还问东问西,那不是自找没趣?
这顿饭没有像往常那样在炕上吃。林场重建后改成了带壁炉的房间,既能取暖又能烧水做饭。四男两女围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桌上摆着六菜两汤,取个“好事成双”的彩头。
六个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锅包肉、红焖肘子、干炸丸子、酱大骨和铁锅炖鱼,唯一的素菜是地三鲜。别小看这道素菜——寒冬时节,土豆好找,辣椒和茄子却难得。不是说完全买不到,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用大棚种植了。原着中秦淮如给贾张氏配止痛药时,不就让大夫捎了一捆大棚葱吗?
两道汤都是实在的:东北特色的鸡炖蘑菇,还有名气不大但来头不小的飞龙汤。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里的龙肉指的就是飞龙鸟。当然不是真龙,而是榛鸡。这种鸟比鸽子大,模样漂亮,肉质鲜美,不然也配不上“龙肉”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