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棒梗逼我掏出金条》最新章节。

当天晚上,招待所的餐厅不再只有周向红一人作陪,而是摆了一桌酒席。在座的都是镇上的领导,论资历和年纪,李放都是最年轻的。

席间有人态度亲切、平易近人,也有人端着架子,言语之间带着轻视。若是寻常年轻人,就算不拂袖而去,心里也会觉得憋屈。

但李放谈笑风生,敬酒奉承一样不落,表现得比老官场的人还要圆滑。这番举动反倒让不少人暗自思量——愣头青好打发,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湖,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了。

饭后,李放顺道去澡堂洗了个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反正不用自己掏钱。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没在游戏世界里待着,而是搂着新收的两个皮肤白皙、身材好的隶,好好探讨了一番生命的哲学命题。

第二天早上,李放没吃招待所的早餐,特意去镇上尝了当地的小吃。走了一会儿消食后,等到上班时间才晃悠进戈委会大院。

果然如他所料,吴主任亲自调度卡车运走了十一吨物资,还派了吉普车把他送回岗岗营子。

李放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十一吨物资确实不是小数目,如果戈委会装作不知道反而奇怪。

他心知肚明吴主任等人的意图,回到岗岗营子后,便将接待工作交给老支书处理,自己借口写材料躲进林场闭门不出。

吴主任对李放的识趣感到满意,随即跟着老支书走访村里的危房户。这些安排早在路上就已经谈妥,自然会被写进汇报材料中。

实际上,李放不到半小时就写出了几千字。

与之前的感谢信如出一辙,文章从宏观政策谈到具体落实,既站在知青的角度,又兼顾村民的立场,层层分析,深入浅出。

全文虽然没有提到任何干部的名字,但一看就能知道功劳该归谁。

写完后,李放来到后院。之前运来的煤炭、黏土和页岩都堆在这里。

“李放哥,要开始烧砖了吗?”瑛子兴奋地说。

“先得制砖坯。”李放点头,“你和迷糊都来帮忙,既是劳动也是锻炼。咱们先定个小目标——做一万块砖坯!”

“一万就一万!”瑛子毫不畏惧,挥舞着小拳头,信心满满,样子非常可爱。

李放前世见过制砖的过程,大多是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机械操作,手工制砖虽然少见,但并不复杂,只需要制作模具就行。

他很快做了三个模具:一个大模,两个小模。大模横竖各三格,能做出九块砖的尺寸;小模只能单块成型。

调好砖泥后,李放现场演示起来。

把一大团泥料重重砸进模具,借助冲击力排出气泡。双手上下左右抹平表面,刮去多余部分,待坯体平整后轻轻提起模具,九块整齐的砖坯便落了下来。

瑛子和小迷糊很快就学会了制作砖坯的方法,跟着李放一起动手干起来。

开始时两个孩子还不太熟练,不是力气掌握不好就是动作生疏,做出的砖不是歪歪扭扭,就是凹凸不平。但在李放耐心指导下,瑛子很快做得像模像样,连小迷糊也进步飞快。

看着他们认真干活的样子,李放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这算不算在用童工?

……

吴主任视察完村里的危房和困难户后回到林场,原本以为能看到汇报材料,结果却被满地的砖坯惊得愣住了。

“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不只是吴主任惊讶,老支书也睁大了眼睛。他原以为制砖是个慢活,没想到短时间内就做出了几百块。

这速度简直难以置信!

不过想想也是,李放的力量本来就不同寻常,有这样的效率也不奇怪。

“吴主任,您看这砖的质量怎么样?”李放指着地上的成果问道,“这个季节本来不适合烧砖,因为砖坯需要自然晾干。不过我有办法——我想建几间烘干房,再定做一批木架,把砖坯放进去,用炉火控制温度烘干,这样能大大缩短时间。”

吴主任对烧砖一窍不通,但眼前的成果比任何汇报都更有说服力。

“好!非常好!”看着瑛子和小迷糊熟练地用模具脱出一块块砖坯,吴主任满脸高兴,“李知青的效率果然名不虚传,镇上支持真是值得!”

“李知青来村里时间不长,但干的都是实事。”老支书适时补充,“吴主任,您看后续的物资调配……”

“放心,只要做出成绩,我一定全力争取物资支持!”吴主任拍着胸脯保证,但这话听听就好——所谓的“全力”,还不是他说了算?

李放和老支书都察觉到了他的圆滑,但两人都没点破。

当着吴主任的面,李放带着两个孩子,不到十分钟又制出了五十多块砖坯,动作快得惊人。

眼见为实,吴主任挑不出毛病,但他心里惦记的还是那份材料。

李放明白他的心思,让两个孩子洗手歇着。这些砖坯本来就是做给吴主任和老支书看的,回头让游戏世界里的奴隶去干,连烘干步骤都能省掉。

当然,烘干房还是要建的,用不用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