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棒梗逼我掏出金条》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之所以会画素描,是因为以前为了追求姑娘才学的,不得不说,在一些场合还真派上了用场。

除了主教室,李放还画了宿舍、食堂、仓库、办公室,当然还有孩子们养兔子和养猪的地方,总之地方不大,但该有的都有。

当李放完成学校的效果图,赶到现场的田润叶等人纷纷发出惊叹。

“要是真能建成这样的学校,那就太好了!”

“我觉得,连县里的学校都比不上咱们这儿!”

“是啊,这学校实在太棒了,什么时候咱们也能住上这样的砖瓦房呢?”

“能把老房子翻新就不错了,还做梦?”

“怎么就不能想?只要我们肯干,我就不信做不到!”

“对对对,我也觉得能行!”

……

其实李放设计的这个学校,也就是个大点的院子。

主屋有三间,学前班一间,小学两间——初小一间,高小一间。

所谓的初小,一般指一到三年级,高小则是五到六年级。

这样划分是因为现在不是特殊时期,再加上岗岗营子只是个屯子,不可能像城里学校那样分年级教学。

再说,不只是岗岗营子,很多县里的小学也是这么混着教的。

一方面老师不够,另一方面乡下愿意送孩子上学的人也不多,本来就穷,每学期哪怕只收两块五,对屯里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主屋东边有三间房,一间厨房、一间食堂、一间仓库。

西边也有三间房,张鹏程和赵卫国已经跟杜娟、陈青梅一起过日子了,四个人正好分两间。

剩下的一间给高瑗瑗和田润叶住,刚好够用。

养兔子和以后可能养猪的地方都安排在后院,当然也少不了厕所。

旱厕虽然味道重,但对屯里人来说,粪便是天然肥料,简单沤肥处理后就是很好的有机肥,能让地里庄稼多收些粮食。

李放计划在前院空地上建一座升旗台,以后每天举行升旗仪式。这不仅能成为当地的新鲜事,说不定还能为学校争取到教学用品的捐赠。

他打算在院子两侧各建一栋房子,一栋作为教师办公室,另一栋用作储物间。虽然按现在的标准连希望小学都不如,但在当下这个年代,这样的学校就算放在镇上也算相当不错了。

“李老师,这样的学校真的能建成吗?”田润叶把手中的设计草图递给燕子她们,转头看向李放,眼里满是期待。

“以前肯定不行。”李放笑着指着正在热火朝天地清理场地的村民,“现在我们有砖窑和水泥窑,能自己烧砖、水泥,以后还能烧瓦。你看看这些干劲十足的乡亲们,你觉得能建成吗?”

“能!”田润叶望着工地上的忙碌身影,坚定地点头。

亲身站在工地上,感受到的震撼与感动,远不是报纸上能表达的。虽然父亲是双水村的村支书,但田润叶从小到大从未体验过这样的团结氛围。双水村太穷了,加上思想保守,没人愿意冒险,这也很正常。

否则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也不会只靠一个砖厂就发家致富,带动全村发展。不过当孙少安因冒进而差点破产时,村民们的忘恩负义也说明双水村永远不可能像岗岗营子那样团结。

此刻,田润叶由衷庆幸当初的选择,来岗岗营子插队真是来对了!

“老支书,今天先到这里,明天开始把乡亲们分成两组。”李放没再多和田润叶说话,转而对老支书安排,“一组继续去窑厂烧砖。对了,记得通知镇上,这段时间的砖块我们要用来建学校。”

“放心吧,这事交给我,谁敢捣乱我收拾他!”老支书拍着胸脯保证。

“另一组跟我一起挖地基,盖砖房不能像搭木屋那样随便。”李放继续安排,“挖地基的时候顺便挖个大点的地窖,冬天能多存些白菜、萝卜和土豆。”

“不是已经建了仓库吗?”田润叶疑惑地问。

“仓库只有一间,地方有限。”李放摇头,“地窖冬暖夏凉,存东西更有优势。对了,要是有空我还想挖个冰窖。”

“冰窖?”老支书也惊讶了。

“对,咱们这儿冬天冷,一桶水放外面一晚上就结成冰块,不用太可惜。”李放笑着解释,“把冰存进冰窖,夏天既能给教室降温,又能保存鲜肉这类容易坏的东西。”

“这主意好!”老支书连连点头,“每年夏天都有人说要是能把冬天的冷气留到夏天就好了,现在孩子们上课就能凉快些了。”

在老支书看来,用冰窖存东西不太实际,毕竟鲜肉要么现吃,要么腌成咸肉或熏肉,这样保存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