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最新章节。
“这房子收拾得真体面!听说每家都有抽水马桶,一点味道都没有。要是我们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该多好!”
“哈哈哈,这话可不能乱说,现在盖房子还得审批呢。”
“说这些干嘛,我们是来吃……不对,是来祝贺的!赵团长,恭喜恭喜!”
男人们爽朗的笑声在村子中回荡。
另一边,砖瓦厂的年轻工人们围在师傅身边。
“师傅,这是我娘的一点心意。要不是您教我手艺,我也进不了砖瓦厂。”
“师傅,这二十斤白面您一定要收下!”
“师傅,厂里订单越来越多了。您教的手艺我天天都在复习,连说梦话都是专业术语,可把我娘吓坏了。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几乎每个来祝贺的人都带了礼物。
大家都清楚开荒团最缺粮食,来吃饭的人都自觉带着口粮。
所有人都明白,没有开荒团,没有赵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也有人带来了蔬菜种子。
“听说你们要办学堂?学费是蔬菜种子?这些够不够?不够我再去拿!”
“我先给孙子报个名,赵团长可别推辞啊。”
“听说冬天要搞大棚蔬菜,到时候一定叫我来帮忙,我也好跟着学学。”
这些乡亲们比谁都积极。
谁不想让孩子多认几个字,学会算账呢?
开荒团的人收礼收得手软,不一会儿,贺礼就堆满了一整间屋子。
趁着饭菜还没上,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新房子来。
二楼和三楼是居住区。
一楼设计不同,全是大户型,专门用来教学。
房前还建了个宽敞的**。
众人纷纷感叹。
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这里不是正规学校,只是为那些无力上学的人提供学习机会。
课程安排在晚上,男女老少都能参加,教的是基础算术和汉字,方便日常读写和记账,算是为村里扫盲出力。
如果想继续深造,还得去正规学校。
所以这里定位明确,不会学生爆满,也不会引起他人嫉妒——来去自由,全凭自愿。
这样一来,开荒团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又不影响自己的工作。
当晚,周家屯比过年还热闹。
大家吃喝尽兴,按照开荒团的习惯,剩菜全都打包带走。
赵江这次格外大方,把当天猎到的和前几天村民不好意思收的野味全都煮了,算是报答救命之恩。
这下谁也不好拒绝。
饭后,大妈们和小伙子们主动收拾残局,毫无怨言。
等村民走后,这一夜大家都兴奋得睡不着,纷纷提笔写信,想把这里的一切告诉家人。
院子里,赵江望着几十米外漆黑的老院心想:开荒团即将并入知青点,那排旧屋就是将来插队者的宿舍。
至于新房子?当然是他们自己住——劳动所得,没道理让给后来人。
这事还得看对方的态度,要是表现好,分套房子也不是不可能;要是表现差,那就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就算上面想管,也轮不到他们来插手!
就算真要管,也得问问村里人答不答应!
“想什么呢?”
周蓉走到赵江身边坐下。
赵江低声说:“我在想,按上面的政策,每家只能留一个孩子,到时候是你留下还是秉坤留下?”
周蓉没有说话。
赵江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
他回头对正在整理物品的郝冬梅说道:“郝冬梅同志,叫大家起来,开个短会。”
“好。”
郝冬梅立刻去叫其他人。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聚集在院子里。
赵江站起来走向一楼的会议室:“都进来坐下吧。”
严格来说,这里既是开荒团的会议室,也是将来上课的地方。
大家陆续坐下。
宋高远坐在前面准备记录。
赵江站在讲台前,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开荒团成员,慢慢说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咱们终于能够自给自足了。接下来,就要回馈这片土地了。”
“刚来的时候,我跟大家开过会,那是第一次。当时讲了个大概的计划,还有人记得主要内容吗?”
周蓉和周秉坤心里清楚,因为第一次开会时赵江就让周蓉站了。
但郝冬梅并不知道这件事。
“砰!”
李大牛突然摔倒在地上。
显然是有人抽走了他的椅子。
“好,那就请李大牛回答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认真干活。”
赵江直接点了他的名。
李大牛:“????”
他真想找出是谁在捣鬼,但看到赵江盯着自己,知道自己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
他抓了抓头:“团长……我真的想不起来了……要不我打扫三天院子行不行?”
赵江随意地挥了挥手,没放在心上。
接着说:“按计划,今年首要任务是建住房,然后搞蔬菜大棚,这是保障基本生存。”
“从长远来看,要先建学校改善民生,包括扫盲、修路、办厂、打井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