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最新章节。

通常轮休的人会去帮开荒团干活,或者抽空学习一些东西。

赵江和蔡儒凯向外走去,顺手招呼郑娟和赵颖一同前往。

郑娟格外高兴——这样的机会能学到很多,她可不想错过。

几人边走边聊,话题多是关于国家发展之类的内容。

虽然都是场面话,但话语之间流露出对赵江的称赞和关心。

赵江带着蔡儒凯走遍玻璃厂的每个车间,仔细查看每一道工序。

考察结束后,蔡儒凯连连感叹:

“真是栋梁之才!短短时间内就把玻璃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实在难得!”

赵江谦虚地说:“多亏了乡亲们帮忙,开荒团哪有这么高的效率。”

话锋一转又说:

“乡亲们能团结一致,全靠村长周大宝在中间协调。”

“刚来的时候困难重重,是村长带头信任我们,凭他的威望才让乡亲们接受开荒团。”

“所以说,除了乡亲们,村长才是首功。”

蔡儒凯听了微微一怔——

赵江这是要提拔村长?

他心中迅速琢磨,立刻明白其中深意:

难道是想让周大宝当知青点主任?

想到这里,他瞳孔微缩!

这年轻人果然不简单!

分明是要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个主意正合蔡儒凯的心意。

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公家的角度来看,他都十分赞成!

蔡儒凯对赵江的做法非常赞赏。

赵江这套方案确实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垦荒效率,对**来说绝对是好事!

如果再派个像陈锦那样的主任过来,整天搞内斗耍手段,肯定会把大家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拖垮。

想到这里——

蔡儒凯露出会心一笑:“周大宝同志的事情我也有所了解,最近他四处奔走,为当地发展操心不少。这样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实在太难得了!”

赵江接过话头:“没错,听说上次乡里要调他过去,他坚决没去,说根已经扎在这儿了。”

“以前在这里,以后还得在这里。”

“周家屯的乡亲们还没过上好日子,他心里就放不下。”

“这才是真正的贴心人啊!”

郑娟听得云里雾里,搞不清楚话题怎么突然提到周大宝。

但她明白赵江特意提起这事肯定有原因,便默默记下,打算找个机会弄清楚。

郑娟并不傻。

只是政治觉悟和眼光还不够高。

她以前没接触过这些事。

但她有股子钻研的劲头。

正是这种求知若渴的上进心,让赵江很欣赏。

“这样的好干部不能亏待,回去后我一定向上级详细汇报这里的情况,建议组织重点考察。”

蔡儒凯认真地说。

赵江心里很清楚,话锋一转:“吃饭还早,要不先去看看我们的蔬菜大棚示范基地?”

“正好说说我们的具体需求。”

“正合我意!”

蔡儒凯眼睛一亮:“这可是关系到百姓吃饭的民生工程,必须严格把关,我一定会如实反映!”

说着,几人朝正在开发的温室菜地走去。

不久后——

几人站在了一座土坡上。

赵江指着下方广阔的土地说:“这片上千亩地,都是我们规划中的!”

上千亩!

蔡儒凯心中一震。

这规模真不小!

定了定神,他指着那些整齐的水泥墩子问:“那些是什么?看起来像地基?”

赵江点头:“没错,就是地基。我们要建的不是普通大棚,而是真正的玻璃温室。”

“外层不用塑料薄膜,全部用透明玻璃。”

“所以必须打牢坚固的地基。”

看到蔡儒凯有些疑惑,赵江解释道:

“这不是临时搭的,是要建设永久性的蔬菜基地。”

“这些温室就像农田的房子,会一直保护庄稼。”

“不是只用一季,而是能用十年、几十年。”

“从长远看,这样反而更省成本。”

“而且玻璃保温效果更好。”

“现在可能看不出效果,但两个月内就能见效,到时候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听着这些话,蔡儒凯脑海忠浮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

上千亩的白菜、萝卜、莴苣……在玻璃温室里茁壮成长。

就像盛夏时节一样生机勃勃。

唯一的不同是多了一层透明的玻璃房。

那将是多么特别的风景啊!

温室……

意味着四季都能收获新鲜蔬菜。

周家屯有了这样的产业,还怕没有收入吗?

不——

准确地说,这是开荒团的产业。

到那时,开荒团该有多富裕?

第一年免税,这一年能赚多少?

简直难以预料!

赵江微笑着说:“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条要求:虽然玻璃厂已纳入编制,但大棚基地所需的玻璃,我们要免费使用。”

蔡儒凯应了一声,表示这个条件可以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