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怒撕棒梗下乡名额》最新章节。

午后,理论考核现场聚集了医疗系统和**部门的各位领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场考核不是笔试,而是通过病例分析问答进行。

从普通感冒到支气管炎,从脑瘫到恶性肿瘤,各种病例接连出现。

赵江对熟悉的病症给出准确回答,对有疑问的病例则详细说明治疗要点,并提出合理推测。

数小时的考核很快结束。

评审团一致给出了满分评价。

考核结束时,赵江当场写下十余张中医方剂,深入浅出地讲解药理作用,赢得一片掌声。

相关资料当场密封存档,手术录像拷贝完成后将与纸质材料一并提交上级部门。

此次由马宏旻负责进京申报特批事宜。

医者的资质审批必须格外谨慎。

王福林、赵铁柱和张秀娥不仅免受处罚,还可能得到升迁。

接下来的五天,赵江仍留在医院。

一个重要原因是陈路远仍然昏迷。

赵江对此早有预料,因此并未慌张。他坚持每天为陈路远进行头部针灸,专注调理其脑部功能。

经过两天的治疗,陈路远终于苏醒。家属对赵江非常感激,这些细节被马宏旻详细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马宏旻联合市卫生局邀请赵江举办专题讲座,并希望他能开设系列培训课程。医疗系统内所有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时间允许都参加了会议。

令人意外的是,王福林、赵铁柱和张秀娥也出现在会场。他们是卫生局领导特别邀请的嘉宾,虽然没有明确晋升,但能参加这样的会议已说明他们被重点培养。

原本为期三天的活动安排是第一天演讲,后续两天培训。但原计划只有演讲环节,因为赵江在首日演讲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不仅系统地讲解了中西医前沿理论,还在中医领域提出许多新观点,让在场的老中医们豁然开朗。与会专家商议后,决定临时增加两天的专项培训:第一天讲西医手术技巧,第二天讲中医针灸与药材知识。

面对学界同仁的热情,赵江经过反复考虑后答应了。这不仅是一个拓展人脉的好机会,也能为他的破格晋升评审提供重要支持。毕竟当整个医学界形成共识时,上级部门自然会关注。

最终强调,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方法没有高低之分,能治病的就是好方法。

连续两天,赵江几乎没休息过。

外人看来,他是在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赢得满堂喝彩。

但他自己清楚,他掌握的远不止这些。

一些深奥的内容无法在短时间内讲清,也不宜轻易传授——否则别人会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怪物,甚至可能被抓去研究。

他只讲那些大家似懂非懂、却能实际应用的部分。

这就足够了。

五天后,

无论政界、工人界还是医学界,

所有人都对他称赞不已。

大家都感叹:任何领域的顶尖境界,都能相互启发、融会贯通。

有一位书法名家甚至从赵江的字迹中悟出了针灸深浅的节奏,茅塞顿开。

类似的事例数不胜数。

事后,大多数人都对赵江赞不绝口。

赵江与周家屯的声誉再次传到省里各级领导那里。

电力局、交通局等单位也开始悄悄将资源向周家屯所在区域倾斜。

……

后来,

他在郝今龙家用过饭,便和郝向阳一起回到周家屯。

不过饭前他先道了歉——

之前和金主任通话时,他承诺会带郝冬梅和蔬菜过来,

但过了半个月,这事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看到金月姬才想起来。

当然,金月姬没有生气。

实际上她也不敢生气。

现在的赵江有多大的能量?

简直是江辽省的宝贝。

她还心疼都来不及,怎么会真责怪。

金月姬满眼疼爱地看着他们,郝今龙开怀大笑。

……

返程时并不着急赶路。

郝向阳平稳地开着车。

路上,郝向阳突然问:“春节你打算回北京吗?”

赵江靠在副驾驶座上,迎着风放松身体。

“嗯,回去。”

他本来是个穿越者。

原主经历种种,最后病死。

既然继承了这具身体,他打算尽快见见名义上的母亲和哥哥。

而且赵颖肯定要回老家,那丫头从没出过远门,常常暗自想家。

如果不是后来郑娟等人出现,整天和男人混在一起,恐怕也难以适应,说不定夜里还会偷偷哭。

她要回家,赵江自然要陪去。

另外,他还计划带郑光明去北京检查眼睛,看看能不能做手术。

不过——

“怎么突然问这个?”赵江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