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然七百余户大汉子民生计攸关,需从长计议。"
刘耕沉吟未竟,士燮已会其意:"殿下可是筹划海捕?鱼获需人处置,这些百姓正可为用。"
闻言刘耕本欲否定——系统自能收纳渔获,何须人力?忽又想起鲸类浑身是宝,确需专人处理。
但终究摇头。现阶段当以开拓为重,**那片未垦之地虽处蛮荒,反是最宜奠基之所。
"且去那边看看。"
既作决断,刘耕当即携二人启程。日头尚早,快马六时辰可达**。毕竟汉家铁骑,从不缺良驹。
武帝北伐过后,大汉的战马品质尚可,即便在这交州地界,也能挑出几匹脚力不错的良驹,虽称不上汗血宝马,但长途跋涉不成问题。
穿越而来的刘耕,不仅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与身份,马术箭艺也一并承袭。
君子六艺,绝非虚言。
众人即刻启程。
及至日暮时分。
终于抵达 ** 。
满目荒芜的野地,杂草丛生的景象,令士燮与士壹心生疑虑——此地未免过于荒凉?
唯有刘耕深知这片土地的战略价值。
** 背靠大陆,面朝大海,兼具陆地与海洋优势,既能连通中原腹地,又可开拓沿海商路,辐射整个南洋市场。
在后世,** 的维多利亚港更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天然良港。
此处恰处海上要冲,连通东瀛、南洋、澳洲乃至美洲各国,后世发展为重要商品集散地,转口贸易繁盛。
若掌控此地,北上可震慑中原,南下能制衡南洋,东望可觊觎 ** ,东北可遥指岛国。
若有足够实力,纵是印度洋,未必不能涉足。
...........
"方位已勘定,就此定址。"
"士燮,你即刻安排。本殿会调遣劳力筑城,你需向朝廷呈报。"
刘耕不容置疑的口吻,打消了士氏兄弟的迟疑。
古代筑城非比寻常。
尤在汉室疆域,更需朝廷御批。
当今天子尚在,刘耕自要走这流程。
不过仅是走个过场——自武帝时期起,边塞筑城之请多获恩准。但需以士燮太守之名上奏,若用皇子名义,莫说朝廷,那位何大将军必会从中作梗。
此中关节,刘耕与士燮心照不宣。
士燮当即领命行事。
至于港口选址是否妥当——既由殿下决断,士燮不再多言。此刻的他,已渐认清自身位置。
见士燮动身,刘耕亦开始部署。
六十九
刘耕领着二十名壮年农夫,在海岸边丈量着地形,准备修筑码头。
"叮,提示:港口建造需消耗一万金币。"
脑海里突然响起冰冷的机械音,他伸出的手指猛然僵在半空。这个数字让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整整一万......"
他喃喃重复着,喉结上下滚动。原本要确认建造的指令卡在嘴边。兵营不过耗资千金,城镇大厅更是廉价,谁能料到这港口竟要掏空积蓄。
咸涩的海风灌进肺叶,他连做三个深呼吸才压下心头震颤。无论代价多高昂,这座码头必须拔地而起——这关乎整片领地的命脉。
"立即建造!"
随着他近乎咬牙切齿的指令,资源栏里金币储量瞬间蒸发。海岸线突然震颤起来,数百丈长的花岗岩地基自沙滩下隆隆升起。
这哪里是寻常码头?城镇中心不过三进院落,兵营仅算得上宽敞宅邸,而眼前正在成型的分明是座海上雄关。尚未完工的地基已吞噬了整片海湾,如同巨兽匍匐在浪涛间。
刘耕瞳孔骤缩,突然福至心灵地调出建筑说明。
"——港口"
他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简陋的造船作坊,而是集仓储、贸易、防御于一体的海运枢纽。相比之下,先前预想的船坞不过是孩童的积木玩具。
真正的港口当如《水经注》所载:"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是连通四海的咽喉要冲。万金之资换此等战略要地,简直如同白捡。
他当即喝令所有闲置农夫赶来施工。当简易船坞升级为综合性港口,工程进度自然缓慢如蚁。即便二十余人挥汗如雨,想见雏形也需旬日之功。
因此,他立刻调动闲散农民,思绪瞬间与城镇中心相连,再次启动了农民生产程序。
"生产两千农民。"
话音落下,十万单位的食物瞬间消耗。
刘耕原本计划在此处新建一座城镇中心,但建造费用已飙升至五千,令他望而却步。虽然新城镇中心可继承主基地的等级,但目前资金紧张,在未发现金矿前,他决定暂缓建设。
尤其考虑到即将建造的船坞将消耗大量黄金,每一分钱都必须精打细算。反正调遣两千农民只需半日,这点时间他还等得起。
接下来的日子,刘耕驻守港口,而士燮则返回申请筑城事宜。次日黎明,新增的两千多名农民便抵达工地,迅速投入港口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