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原本计划投放到民间的鱼获和粮食,现在通过置换机制实现了更高效率:百姓用鱼获换取系统提供的大米,而回收的鱼获可兑换更多粮食单位。比如原本需支出100单位食物和100斤鱼获,现在只需投放100单位大米,百姓用50斤鱼获取换50单位大米后,50斤鱼获又能回流。考虑到鱼获的兑换价值更高(1斤可换3-5单位食物),实际支出大幅减少,美誉度却不降反升。

大米饭的推广更意外成为民心凝聚的催化剂。通过鱼获馈赠和主食革新,刘耕在交州民众中建立起深厚威望。但随之暴露出的人口结构问题日益严峻:五万余总人口中,女性不足三千,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即使临时创造的人口无需担心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只是NPC,但这终究是现实世界,NPC不可能永远存在。因此,人口比例失衡逐渐演变成严峻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势力扩张,这种失衡将以惊人的速度加剧。

这无疑是个致命隐患。

难道未来要建立个只有男性的世界?

光是想象这种场景,就令人毛骨悚然。

迫不得已,他开始提前谋划对策。

但棘手的是,系统目前确实无法生成女性单位。

这让局面雪上加霜。

......

人口问题 ** ?

当刘耕回到州府,偶然目睹某地主家的情形时,突然灵光乍现。

这户普通地主与后世作威作福的乡绅截然不同。

在这个时代,地主既比不上世家大族的权势,也敌不过地方豪强的势力。但刘耕却意外发现,这户人家豢养着十余个异族婢女。

经询问得知,这些女子皆是被贩卖至此的越人。

这个发现让刘耕茅塞顿开。

系统虽不能创造女性,但整个世界都是资源库。

当今天下四大帝国鼎立,全球总人口虽不及后世七十亿,却也超过十亿。战乱频仍的背景下,许多地区女性比例反而更高——保守估计也有五六亿之众。

视线放近,南蛮、百越等部落尚存母系社会遗风,仅周边异族女性就超过十万基数。

这庞大的人口蓄水池,正是破局关键。

男人可以派去探路,女人却另有用处。

上头或许讲究体面,毕竟尊贵的大汉子民眼中,外族不过是两条腿的畜生,未必瞧得上。但底层哪管这些,有个女人就行,管她来自何方。这般行事还有个好处——久而久之,那些异族终将泯灭于岁月,彻底融入大汉的血脉。

“或许真能成。”

望着那些恭顺的婢女,刘耕心中的念头越发坚定。他当即付诸行动,连与士燮商议的步骤都省了。那士家虽已归附,终究是讲究礼数的世家大族,这般上不得台面的勾当,难保不出岔子。

不如暗中操办。

见不得光的事,只要不掀到明面上,便等同于不存在。调转那些长枪兵与长矛兵的任务即可,让他们从驱赶改为劫掠。至于南蛮与百越人的死活,何须在意?

当年白人踏上美洲时,可曾考虑过印第安人是否灭种?说到底,族与族的较量唯有生死存亡——胜者生,败者亡。合作?那不过是 ** 对俘虏的施舍。

这方天地历来如此。

东胡踏碎大月氏,匈奴碾过东胡,鲜卑蚕食匈奴,乌桓又啄食鲜卑的尸骸。南蛮与百越,再过百载还能剩几何?或许早已销声匿迹。种族存续的道理想血肉模糊,哪来什么对错人道。

穿越者的身份让他更透彻。

第一批掳来的异族女子竟出奇驯服,仿佛早已认命。这情形让刘耕彻底洞悉了这个时代的 ** 。

当今时代,汉文明正不断蚕食其他文明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其他种族也在疯狂攫取汉人的财富、土地与人口。

胜者得以延续辉煌,败者或苟延残喘,或彻底湮灭于历史洪流,最终只留下史册中寥寥数语,证明这片土地曾存在过某个文明的印记。

————————————————

**南蛮大地。

此时的南蛮已陷入全面动荡。

随着叛乱爆发,以及刘耕随后展开的全面扫荡,南蛮境内残存的部落所剩无几。那些未参与叛乱的部族此刻也笼罩在恐惧之中,许多部落正筹划南迁。

然而汉军的长矛已直指此地。

刘耕雷厉风行,甚至专门组建了五千长矛兵投入这场行动。如此规模的军队,绝非周边部落所能抗衡。

在凄厉的哀嚎声中,一个接一个的部落走向毁灭。

刘耕只给出两个选择:缴械迁入城中,或是 ** 。

绝大多数人选择抵抗,结局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幸存的族人仓皇南逃,而妇孺则被俘虏,源源不断押送往交州各城。

这场劫掠并非仅针对南蛮。

百越,乃至整个南方各族群,都成为刘耕的目标。他甚至准备随时再征召万名士兵——既可通过实战练兵,又能掠夺更多女子平衡领内人口,同时铲除不稳定因素。

自古以来,南方从未安分。数百年前有南越,数百年后有方腊,后世同样动荡不休。若想将此地发展为根基之地,肃清行动势在必行。至于肃清的尺度,目前尚无定论。

屠戮持续蔓延。

掠夺永无止境。

交州的男女比例开始逐渐恢复平衡。

第一批掳获的人口约有三千人,其中只有少量孩童,其余多为女性。到了第二批,几乎全部是女性。等到第三批结束,三批加起来的女性总数已突破一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