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必是汉室宗亲!"南阳郡守摔碎酒盏喝道。幕僚们望着案几上未写完的檄文,慌忙将竹简投入火盆。在这支钢铁洪流面前,任何异动都无异于螳臂当车。
统率这支铁骑的刘耕令旗所指,大军取直道扑向洛阳。此时联军已破虎牢雄关,关内景象却令诸侯们瞠目:西凉军帐竟以蜀锦为帷,士卒餐案堆满珍馐,发霉的粟米与百姓饿殍仅一墙之隔。
"搜刮民脂竟至如斯..."渤海太守拾起滚落帐外的金饼,指节因愤怒而发白。众诸侯沉默凝视关墙上那些被油脂浸透的箭垛,恍惚间听见了百姓的哭声在风中呜咽。
诸侯阵营中的刘耕深深凝视片刻,随后转身离去,入目皆是虎牢关破败荒凉的景象。
此刻刘耕心中感慨万千。
这大汉江山已禁不起任何动荡,必须尽快完成天下一统,唯有如此才能终结眼前这满目疮痍。
当看到街头冻毙的尸骸时,一句诗忽然浮现在他心头: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是时候结束这乱世了!"
刘耕低声说完便独自离去,一旁的荀彧眼中闪过惊异之色。曹操与孙坚也面露诧异,这两位不愿与其他诸侯同流合污的重臣,此刻都紧盯着刘耕远去的背影。
"大殿下!"
"没想到大殿下竟有如此抱负!"
二人相视一眼,心中对刘耕的评价骤然提升。虽然身居诸侯之位,他们仍自视为汉室忠臣,矢志复兴大汉。
刘耕确实有意招揽他们,不仅看重其才能,更因其日后可能掌控的势力。只可惜讨董联盟结束后,这二人的志向恐怕会有所改变。
当各路诸侯在虎牢关休整时,袁绍开始对消极怠战的诸侯采取措施。而一些观望的诸侯见到刘耕的实力后,纷纷向他靠拢。
对这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刘耕不屑一顾。他深知这些人终究靠不住,根本无需理会。
此时,二十万铁骑正驰骋在中原大地。
这支精锐骑兵奔腾而过时,连大地都为之震颤。如此浩大阵势,宛如小型 ** ,惊动了正在虎牢关饮宴的诸侯们。
"天哪!这是谁的骑兵?"
"这规模未免太惊人!"
"快看旗帜!是刘字大旗!"
当看清这支抵达关下的铁骑军团时,所有诸侯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迎风招展的刘字旗帜,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刘氏旗帜出现的瞬间,众诸侯齐刷刷将视线投向人群中的刘岱,以及神色淡然的刘耕。刘岱面对众人灼灼目光,先是愕然,随后慌忙摇头否认——若他真握有如此精锐铁骑,早该横扫天下,怎会来参与这讨董联盟?
当诸侯们转向刘耕时,虎牢关城头骤然陷入死寂。刘耕却对周遭凝固的气氛浑不在意,只专注调兵围困洛阳的计划。见袁绍仍处于震惊中,他轻笑着拱手道:"烦请盟主开启关门,容我军通过。"
随着城门洞开,二十万铁骑如潮水般涌向洛阳。袁绍凝视刘耕远去的背影,眼中忌惮之色久久未散。
(分割线)
洛阳城内风云诡谲。虎牢关失守使这座都城完全暴露在联军兵锋之下。董卓慌得拍案而起:"文优速想办法!老夫绝不能失了权柄!"昔日的西凉豪雄,如今已被富贵蚀成惊弓之鸟。
李儒望着主公这副模样,心中悲凉更甚。当年他携毒士之谋辅佐霸主,何等意气风发?此刻却不得不献上最后的狠计:"唯有迁都长安,方能以退为进。"指节叩在地图上的潼关要隘,眼底闪过决绝寒光。
坊间近日流传童谣云:"西头汉,东头汉。鹿奔长安,劫难自散。"臣思此谶,西头汉当指高祖建都长安,传帝十二;东头汉乃应光武兴于洛阳,迄今亦传十二帝。气数轮回,丞相若迁返长安,可避灾厄。"
李儒话音方落,董卓眼中精光乍现。
然转瞬间,董卓环视殿内华美陈设,目光游移不定。自入主洛阳以来,这雕梁画栋早已浸透骨髓,岂愿轻弃?
"荒唐!"
"霸业未竟,岂可轻退!"
"速调西凉铁骑入京!倒要看看关东鼠辈有何能耐!"
董卓抚须大笑,傲色尽显。
正当李儒蹙眉之际,忽见探马仓皇闯入,面如土色。董卓见来者神色,心头猛然一紧。连日噩耗频传,此刻见这探马模样,顿时双目赤红。
"拖出去斩了!"
"大胆贱卒!安敢惊扰军议!"
"立斩不赦!"
探马闻言僵立,面如死灰,连连叩首求饶。李儒见状暗叹,眼前这暴戾之人已与昔日判若两人。
"岳父息怒。"
"且听军报要紧。"
"若误军情,追悔莫及。"
董卓勉强颔首,却焦躁难耐。探马死里逃生,慌忙禀报:
"启禀相国!"
"三十里外发现敌军铁骑!"
"正疾驰逼近!"
闻听此讯,董卓反露讥色。洛阳城中尚有数万铁骑,何惧区区来犯之敌?
李儒向来敏锐,斥候眸中掠过的惊惶没能逃过他的眼睛。那眼神里的恐惧,与当初董卓要斩他时如出一辙。
"敌军具体人数可曾探明?"
"速速报来!"
面对李儒的厉声追问,斥候额头渗出冷汗,声音发紧:"禀大人,观其阵势,至少有十万之众......"
"且这数目,恐怕还是往少了说。"
话音未落,李儒已勃然变色:"十万铁骑?!"他死死盯着斥候,仿佛要从对方脸上看出破绽。
上首的董卓更是一时腿软,竟从席间滑落。慌忙爬起时,那张横肉丛生的脸上写满惊惶。西凉军虽号称二十万,真正能战的骑兵不过半数。如今洛阳城外凭空冒出十万大军,殿内众人顿时如坠冰窟。
董卓求助般望向女婿,却见李儒也是面沉如水。
"可曾看清旗号?"
斥候连忙叩首:"打着刘字大纛,看风尘模样,应是从幽州昼夜兼程而来。"待李儒挥手,斥候如蒙大赦,几乎是跌撞着逃出大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