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劫后的幽州田野荒芜,新增人口的口粮全靠系统维系。反观交州已实现粮仓满溢,甚至能持续反哺系统资源。尽管已从世家收回田地,要重建农耕体系仍需时日。

刘耕的财政收支已出现亏空。

大量资金投入却无法回本,继续扩建与消耗让他的资源日渐紧张。

幽州这片富饶之地也必须尽快开发以缓解压力。

于是,刘耕立即下令让当地农民开垦新田。

随着一道道指令下达,成片的农田迅速在幽州境内铺展开来。

“天啊!大皇子殿下真是仁德!”

“这田地真归我们所有?”

“谢大皇子恩典!谢大皇子恩典啊!”

突然分到已播种的良田,幽州百姓纷纷跪地叩谢。

但他们清楚自己无力回报,唯有精心耕作以缴纳田税。

整片幽州大地顿时掀起耕种热潮,荒地被垦作沃土。

“当家的,快去田里干活!”

“咱们得多打几石粮,才不负殿下恩情!”

“放心,俺这就下地!”

类似的对话每日清晨在幽州各处回荡。

凡有人烟处必见新田,百姓们干劲十足地挥锄劳作。

幽州就此迈入热火朝天的农耕时代。

刘耕的野心却不限于此——交州、夷洲、瀛洲、三韩半岛、吕宋等地同时启动发展计划。

气候温润的夷洲岛被打造为核心粮仓,适宜耕种的区域尽数化为良田。

除留守农户外,岛上开辟的数十万亩田地,产粮足以供养刘耕辖地一年有余。

瀛洲岛虽气候尚可,但地域狭窄、耕地稀少,不宜发展农业。

刘耕发现其优势后,转而在此兴建港口,暂停农田扩建。

渔船与运输船在此源源不断下水,使之成为专攻渔业的海上据点。

与此同时,吕宋岛上的矿场开采进度也被大幅提速。

在吕宋群岛的密林深处,刘耕的伐木场与矿井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原住民早已被手持长矛的士兵驱逐一空,整座岛屿完全沦为刘耕的资源仓库。锯木声与采矿声昼夜不息,运载物资的牛车在泥路上压出深深辙痕。

随着资源面板的数值疯狂刷新:

「铁矿+999」

「黄金+689」

「粮食+」

「木材+6660」

交州境内的铁匠铺里,工匠们正忙着改良兵器与甲胄。两行新解锁的科技在火把照耀下泛着冷光:

?锋刃锻造(消耗黄金/铁矿各10万)

·全军攻击力+5

·将领武力值+3

?甲胄革新(消耗黄金/铁矿各10万)

·全军防御力+5

·将领武力值+1

二十万资源转瞬间化作淬火池中的蒸汽,但刘耕看着属性面板的全面提升——从披甲将士到耕田农夫,每个人都获得了强化。

————

崭新的军备技术让幽州铁骑焕发新生,此刻的北疆正如一张拉满的强弓。

边关将士的战斗力明显提升,连最普通的农夫如今也有了不俗的战斗力。只要刘耕下令,这些农夫随时可以进入城镇中心接受训练,蜕变成具备战斗力的民兵。

但此刻的刘耕麾下雄兵六十万,根本不需要这些农夫上阵厮杀——这还仅仅是交州与幽州两地的兵力,那支纵横四海的水师尚未计入其中。

昔日的幽州早已焕然一新。曾经异族铁蹄下的断壁残垣,如今已变成规划整齐的民居群落,广袤的沃野铺展在这片曾经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

"李二,跑这么急做甚?"

"可是遇上什么喜事了?"

"当心脚下!"

幽州郡城的早市上,商贩们看着那个飞奔而过的身影,纷纷出声提醒。满脸通红的李二却顾不上放慢脚步,边跑边喊:"今天是我领田的日子!去晚了就赶不上好位置了!"

这话引得集市上一片善意的笑声。在场的商贩们早就分到了属于自己的良田——这是大皇子刘耕亲自推行的均田政策,每户都能公平分得沃土。

想起这位年轻的大皇子,众人不禁感慨万千。曾经的幽州每逢春秋两季,草原铁骑就会如蝗虫般南下劫掠。虽然公孙瓒率军奋力抵抗,但游牧部落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一部缠住守军,其余人马便四散抢掠。

在这般年复一年的侵扰下,幽州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尽管朝廷不断迁徙人口充实边防,但许多汉人还是想方设法要逃离这片焦土。直到那位年轻皇子的到来,才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边境之地,年年都有汉人死于异族之手。但如今不同了,乌桓四十万大军南侵幽州的阴霾已然消散——只因大皇子殿下的到来。

铁骑所至,胡虏溃逃,幽州天地焕然一新。世代居住于此的百姓,将这场变革镌刻在心坎里。

"殿下恩同再造啊!"

"若非殿下,哪来这太平生意?"

茶肆酒坊间,商贾们捧着账本感慨。整个幽州,无人敢诋毁刘耕半句。若有狂徒妄言,怕是顷刻就要被愤怒的民众撕碎。在他们眼中,街市的热闹、田垄的丰收,皆是那位殿下带来的福泽。

"这光景,从前做梦都不敢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