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影清廷(4)(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盗墓之卿非池中物》最新章节。

既然穿越到了这里,她又该如何改变那些既定的悲剧?又能如何在这个宫墙中护住自己?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言云裹紧披风起身,眼中却多了几分坚定。

既来之,则安之。至少,她要尽自己所能保住自己。

承乾宫的琉璃灯终年不灭,言云像株扎根在御花园角落的山茶,不争奇斗艳,却自有一番清雅风骨。

她深谙在这红墙之内,锋芒毕露者易折,便将聪慧藏在与宫人们闲话家常的笑意里,把机敏融进给皇后抄经时的虔诚姿态中。

承乾宫的海棠年年如期绽放,言云却像穿梭在花枝间的蝶,轻盈避开所有暗流。

她晨昏定省只在皇后宫中安静听训,从不主动参与妃嫔们的闲言碎语。

御花园偶遇贵人,也只是得体行礼,寒暄几句便翩然离去,连衣角都不沾惹是非。

内务府送来的赏赐,她总要分出大半转赠皇后与太后身边的宫人。

宫宴上嫔妃们争奇斗艳,她永远身着素色襦裙,捧着茶盏安静聆听。

就连一些刻意亲近她想走捷径的,她也只是笑着递上点心:"尝尝这芸豆卷,御膳房新做的。"却绝口不提后宫诸事。

当沈眉庄陷入假孕风波,众人忙着站队时,言云只在深夜悄悄差人送去安神香;甄嬛失宠出宫,她借着为太后抄写佛经的名义,将御寒的棉被混在贡品中送出宫墙。

这些举动都做得极隐晦,既不张扬善意,也不卷入纷争,仿佛只是顺手而为的小事。

当沈眉庄陷入假孕风波,众人忙着站队时,言云只在深夜悄悄差人送去安神香。

沈眉庄假孕风波后,言云提着食盒踏入冷宫那日,积雪将宫道压得发白。

她屏退宫人,亲手给蜷缩在角落的沈眉庄披上狐裘,将温热的百合粥递到对方颤抖的手中:“姐姐尝尝,这是按着五台山的法子熬的,最养人。”

看着沈眉庄眼中泛起的泪光,她只轻声道:“风再大,总会停的。”这话既是安慰,也是祝福。

承乾宫的窗棂总蒙着层半透的鲛绡,言云伏在案前描摹《心经》,墨香与案头的白梅暗香交织。

她深知封建时代是最吃人的,况且又是这最严峻的清朝,即便是穿越到影视剧里,但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每当养心殿方向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她便会搁下狼毫,将案上散落的前朝邸报迅速压在宣纸之下——即便那是苏培盛特意送来给她解闷的旧档。

"又在躲清闲?"雍正的声音带着几分揶揄。

言云转身时,兄长已伸手弹了弹她额角:"朕批奏折都快把眼睛看瞎了,你倒好,整日与佛经梅花作伴。"

她笑着捧出刚烤好的栗子糕,软糯的甜香瞬间漫开:"皇兄尝尝这个,新学的方子,可比御膳房的还香。"

这般闲话家常间,她总能恰到好处地捕捉到雍正眉间的倦意。

某次见他摩挲着西北战报出神,便轻声道:"五台山的住持说,人心如琴弦,绷太紧易断。"

说着将温热的牛乳茶推过去,"听说江南贡了新茶,明日给皇兄送来?"绝口不提战报上的血字。

御书房的夜烛常亮至三更,言云却从不踏足半步。

唯有年节时,她会带着亲手缝制的火狐手笼候在殿外,见雍正出来便小跑上前:"手都冻红了,快暖暖。"

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背时,眼里泛起关心:"皇嫂总念叨您不按时用膳,明日我盯着御膳房煨好莲子羹送来。"

这般刻意的"无知",反倒让雍正愈发珍视这份纯粹。

他看着言云在御花园扑蝴蝶的身影,恍惚又见幼时那个缠着自己要糖葫芦的小丫头。

宫人们常听见养心殿传来笑声:"去告诉昭宁,让她别躲了,朕今日不谈政务,只听她讲五台山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