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谣言如刀!民心所向即天命(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皇子被贬,开局召不良帅定天下》最新章节。
南庆京都,醉仙楼。
鹅毛大雪压不住楼内蒸腾的人气。炭盆烧得噼啪作响,跑堂穿梭于满座宾客间,铜炉火锅白汽氤氲,辛辣香气混杂着酒气蒸腾而上。堂中高台上,一袭青衫的说书先生醒木拍案,声若洪钟:
“列位看官!今日不说前朝旧事,单表那北境荒原一段‘雪夜神迹’!话说九皇子叶宇初至荒北,赤地千里,饿殍塞道!是夜,狂风卷地,暴雪封门,眼看满城百姓就要冻毙——”
满堂寂静,连筷箸夹肉的声响都停了。说书人吊足胃口,陡然拔高腔调:
“忽见王府金光照彻长夜!九殿下立于高台,袖袍翻卷间,千座‘暖阳炉’拔地而起!炉中燃的竟非柴炭,而是黑石中炼出的‘地火精魄’!寒夜变暖春,冻僵的娃娃在娘亲怀里咯咯笑开,老翁涕泪横流直呼‘天神降世’啊!”
靠窗的锦衣商人听得入神,手中酒杯倾斜,酒液浸湿袖口犹不自知。邻桌布衣汉子猛拍大腿:“俺表兄在荒北贩盐!来信说那边城墙是整块‘神泥’浇筑,箭矢射上去只留个白点!街上跑的铁车不吃草料,突突喷白气,载货万斤!”
“何止!” 说书人趁势添火,袖中滑出一卷泛黄“密报”,压低声音却字字清晰:
“北齐二十万大军压境那夜,九殿下登城一挥手——霎时雷火漫天如金蛇狂舞!水泥城墙上万弩齐发,箭矢竟在半空自行炸裂,铁甲浮屠成齑粉!拓跋刚被震天雷掀上天,残肢挂上十里外的老歪脖子树!”
满堂倒吸冷气声中,说书人拇指捻过茶盏边缘,蘸水在桌面画出扭曲符文:
“此乃荒北‘雷火神纹’!叶殿下得自九天玄机,专克北齐妖兵!如今荒北稚童皆诵《救世赋》:‘风雪炼脊梁,雷火铸肝胆,殿下指处,即是吾乡!’”
二楼雅间,监察院暗探脸色铁青。这些日子,茶楼、酒肆、勾栏瓦舍,凡有人烟处,必有荒北传说。故事细节翔实得骇人,连“暖阳炉”风口朝向、“雷火神纹”的朱砂掺金粉的秘方都说得有鼻子有眼!他疾书密报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这些说书人,皆由罗网死士以“蚀骨香”操控,舌底压着见血封喉的毒囊!
皇城根,吏部尚书府邸。
“父亲!坊间传言不可信啊!” 少公子攥紧“荒北民报”,头版头条赫然是《北齐战神耶律洪基溃逃路线图》,配以血淋淋的战场手绘,“叶宇分明拥兵自重……”
“闭嘴!” 尚书王秉正猛地摔碎茶盏,碎瓷溅上墙角的鎏金自鸣钟。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窗外皇城方向:
“禁军副统领赵无伤昨夜‘暴病’身亡!仵作剖腹见五脏溃烂如泥!今晨御史台刘墉当朝弹劾太子通敌,证据链直指东宫詹事府!你猜那几封‘通敌密信’从哪来?”
他惨笑一声,从博古架暗格摸出一枚刻着蛛网的乌木腰牌,“今早出现在老夫枕边!庆帝?呵……如今这京都,早被罗网罩成了筛子!”
仿佛印证其言,窗外长街陡然喧嚣。一队披麻戴孝的百姓抬棺哭嚎,白幡刺目书写:“北境遗属求天听!太子通敌卖国,还我儿郎性命!” 烂菜叶与臭鸡蛋砸向东宫属官轿辇,卫兵拔刀却不敢斩向“义民”——人群里混着数名气息阴冷的汉子,袖中弩箭机簧轻响,对准了卫兵咽喉。
朱雀大街,绸缎庄暗室。
赵高白骨般的手指捻着密报,面前水镜浮现南庆十八州舆情:
“青州:盐商哄抬物价,流民冲击官仓,高呼‘为何荒北盐贱如沙’?”
“滁州:寒门学子聚众罢考,张贴《荒北劝学令》,要求效仿‘免费学堂’。”
“柳州:戍边老兵醉酒大骂军需官,‘老子的刀鞘比叶宇治下乞丐的饭碗还破’!”
水镜波纹荡漾,映出庆帝在御书房砸碎砚台的暴怒身影。赵高喉间溢出夜枭般的低笑:
“庆帝老儿,你以神庙为刀,咱家便以民心为剑……且看这滚滚民意,可能斩断你龙椅根基?”
指尖一滴“蚀骨香”坠入水镜,京都舆论风暴骤然升温!
北齐,雁门关。
城墙冰棱如刀,戍卒呵气成霜。关外荒原上,一队流浪艺人正演皮影戏。粗麻幕布被篝火映得通红,牛皮剪影勾勒出震撼画面:
水泥长城巍峨耸立,墙头“叶”字王旗猎猎。北齐重甲兵潮水般涌上,忽见守军推出百台刻满符文的铁箱!箱门洞开,万支尾部喷火的“破甲箭”尖啸升空,落地时地动山摇,铁浮屠人仰马翻!
“此乃荒北雷火营!” 旁白嘶吼压过北风,“叶殿下怜我边民苦寒,特开互市!盐铁茶帛,价仅南庆三成!”
戍卒看得眼珠发直。突然,幕布后飞出数十只草编蚱蜢,腹中塞着油纸包——竟是雪白的荒北精盐!人群哄抢中,纸包背面朱砂小字灼目:“荒北有田可分,有屋可居,唯拒嗜血好战之君!”
守将拓跋烈暴怒抽刀:“妖言惑众!给老子射……” 话音未落,三支弩箭贴着他头盔钉入城楼!箭尾绑的布条猎猎展开,一幅工笔彩绘刺入眼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耶律洪基瘫坐雪地,身后二十万大军溃如蚁群,画面一角题血字:“北齐战神?荒北殿下屠狗耳!”
当夜,关内粮仓离奇起火。救火兵丁在焦木中发现半块熔化的铜牌——狰狞蛛网纹路,与南庆朝堂掀波澜的乌木令牌如出一辙!
荒北王府,观星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