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科举必杀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最新章节。
面对黄景山痛心疾首的质问,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林昭沉默了片刻。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
“舅爷,您觉得,写文章,究竟是为了自己快意,还是为了让看文章的人快意?”
黄景山一愣,这问题来得太过突然。
他下意识地捻着胡须,按照一个读书人毕生的信念答道:“自然是为阐述圣人大道,抒发胸中丘壑!”
但话一出口,这位宦海沉浮过的举人,便立刻品出了味儿。
他浑浊的眼眸猛地一缩,死死盯着林昭那张波澜不惊的小脸。
“你的意思是……”他的声音干涩,“在考场上,文章只是用来取悦考官的敲门砖。”
“舅爷明鉴。”
林昭微微躬身,姿态谦恭,话语却如刀。
“可取悦考官,与写出好文章,并不冲突!”黄景山的声音陡然拔高,他不愿相信,更不愿接受,“文章锦绣,才华横溢,哪个考官会不喜欢?!”
林昭没有再辩。
言语在此刻已显苍白。
他只是迈着小短腿,走到那排厚重的书架前,踮起脚尖,有些费力地抽出几卷泛黄的纸稿。
那是他早已誊抄好的,府试主考官、荆州知府高士安的诗文与奏疏。
他将这些纸卷,一一在黄景山面前的书桌上摊开,像一个经验老到的鉴宝师,在展示自己从故纸堆里发现的令人不安的真相。
“舅爷,您看。”
林昭伸出细瘦的手指,点在第一篇高士安早年的策论上。
“这篇文章,谈的是开中法之弊病。洋洋洒洒三千言,引经据典,无一处错漏。但通篇看下来,结论却是八个字——祖宗之法,徐徐图之。”
他又点向一篇高士安的记游诗。
“这首《登楼望远》,对仗工整,意境也算开阔。可写景,不过是风花雪月;咏怀,则句句不离圣恩浩荡。”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一封公文奏疏上,声音平静得可怕。
“这份奏请修缮府学的奏疏,更是滴水不漏。先颂圣明,再述府学年久失修之实,最后恳请朝廷拨银,句句在理,却又句句避重就轻。”
林昭抬起头,直视着已经陷入沉思的黄景山。
“舅爷,高知府的文章,就像一杯泡了三遍的老君眉。”
“闻着有茶香,看着有茶色,喝到嘴里,却寡淡无味。”
“因为他这个人,怕担责任,怕出乱子,更怕一切无法预料的变数。”
“一篇灵气四溢、锐气逼人的文章,对他而言,不是惊喜,是惊吓!”
“因为这样的少年人,思想活泛,不好控制,将来入了官场,就是个惹是生非的刺头,是他官途上的绊脚石!”
“而一篇四平八稳、处处合乎规矩,甚至显得有些笨拙的文章,才能让他安心。这代表这个学生根基扎实,性子沉稳,是个听话的好苗子,将来可以放心使用,绝不会给他捅娄子。”
林昭顿了顿,说出了那句让黄景山如遭雷击的话。
“所以,我不是在写文章给高知府看。”
“我是在模仿高知府,写一篇他自己最想看到的文章。”
“我要让他从我的卷子里,看到一个少年时的、让他无比欣赏和满意的自己!”
黄景山呆立原地,只觉得脑子里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几十年的圣贤书,他坚守一生的读书人风骨,被一个六岁的孩子用几卷冰冷的官样文章,拆解得七零八落,践踏得体无完肤。
他心中一半是惊骇于这孩子的洞察力,另一半却是读书人风骨被无情践踏的悲哀。
他看着林昭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忽然感到一阵荒谬的寒意。
原来,这科举之路,考的早已不全是学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