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这马屁文暗藏玄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最新章节。
高士安满意地拈了拈胡须。
舒服。
这才是他治下该有的声音。
他继续往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勘探上游,追本溯源……此乃《禹贡》之微言大义也。”
“嗯,稳妥。”高士安微微点头。
谋定而后动,老成之法。
“……中游分洪……此乃安民固本之不二法门。”
通篇读完,高士安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只觉通体舒泰。
这考生,简直就是为他高士安量身定做的栋梁之材!
务实!
稳健!
通篇没有一个字在指责官府,句句不离“圣君”“朝廷”,字字都在替上官着想。
这小子,太会做人了!
高士安如饮甘泉,忍不住又拿起卷子再细细品味一番。
此子当为我之知音!
等等……
勘探、分洪、固堤、赈济……
这……
这哪里是什么东拼西凑的古人智慧?
这分明是一套精密到令人发指的系统性治水方略!
高士安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做了十几年知府,跟河道打了半辈子交道,深知治水之事的繁琐与复杂。
可眼前这份卷子,这份滴水不漏的布局……
不对劲。
这股味道……
这种先深挖根源,再层层递进,最后拿出一套环环相扣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高士安猛地转身,快步走到墙角那排花梨木书柜前。
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写着越城二字的卷宗上。
他将卷宗抽出,快步走回灯火摇曳的公案前,卷宗是时任越城县令魏源呈上的一份关于地方农事的条陈。
高士安将两份文稿并列。
烛光下,他的手指在两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来回移动,微微颤抖。
他不是在比对字迹。
也不是在寻找雷同的句子。
他在看这两篇文章的骨架。
那股子冰冷、严密如铁铸一般的逻辑链条!
一模一样!
从发现问题,到分析根源,再到提出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这两篇文章的灵魂,如出一辙!
高士安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魏源。
他终于明白了。
这篇策论的外皮是自己最喜欢的温顺、恭谦、平和。
通篇引经据典,句句不离“圣人云”、“古法曰”,这层皮,是为他高士安量身定做的。
可剥开这层羊皮,底下藏着的,是魏源那副寒光闪闪的钢筋铁骨!
那股子经世致用、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锐气,被这小子用一层厚厚的“马屁”包裹得严严实实,然后恭恭敬敬地递到了自己的面前!
“哈……”
高士安发出一声干涩的笑,整个人重重地瘫坐回太师椅里。
他想起了第二场默写里,那两个恰到好处、显得考生紧张老实的错别字。
他想起了这个考生那副永远平和工整、让他赏心悦目的馆阁体。
全都是假的!
全都是演的!
从头到尾,这就是一个局!
是魏源和这个叫林昭的小子,合起伙来专门对他做的一个局。
他该怎么办?
黜落此子?
高士安看着那篇策论,心脏一阵抽痛。
不行!
这套“勘探-分洪-加固-赈济”的方略,太完美了,完美到他一看就知道,这真的能救荆州百万生民!
秋汛将至,这东西不是文章,是救命的方子!
可若是取了他……
他呆呆地坐着,油灯的火苗在他的瞳孔里剧烈跳跃。
许久,他拿起那份卷子,再次细细品读。
每一个字,都透着稳妥。
每一个观点,都披着古意。
通篇读完,找不到一丝一毫可以攻讦的漏洞。
这小子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只给他高士安留下了一条路。
高士安闭上眼,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似是自嘲,又似是欣赏。
他被算计了。
但他又心甘情愿地想往这个圈套里钻。
“罢了……”
高士安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吐尽半生的疲惫与无奈。
他重新挺直了腰杆,拿起那支沉甸甸的朱笔。
蘸饱了墨,悬在卷首。
笔尖落下。
一个圆润饱满的朱圈,被重重地画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