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把你们的脸全都打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最新章节。
白鹿书院正堂内,书香缭绕。
五十多名考生端坐案前,个个神情凝重。
林昭坐在最前排,身边是黄文轩。
这位置是书院故意安排的。
让所有人都能看清这个六岁的关系户。
主考官是书院的教习先生,须发皆白,双眼锐利。
他环视一圈,目光在林昭身上停顿片刻,眼中闪过轻蔑。
“今日终试第一场,经义辨策。”
教习先生声音洪亮,在大堂内回荡。
“题目出自《孟子·离娄》:徒法不能以自行。诸位需就此句作策论一篇,论述法令与执法者品德之关系。限时一个时辰。”
话音落地。
黄文轩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昭弟居然真的押中了!
他强忍住内心狂喜,偷偷瞥向身边的林昭。
小表弟依旧天真无邪,仿佛一切都是巧合。
可黄文轩心里门儿清,这哪里是巧合,分明是昭弟早就算准了!
其他考生稍一思索,便开始下笔,黄文轩也赶紧收拾心情,提笔开写。
有了昭弟的指点,他心中早有腹稿,下笔如有神助。
而林昭没有急着动笔,他的鉴微能力悄然运转,感知着主考官的情绪变化。
教习先生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复杂至极。
他对这些凭令牌入学的关系户本就心有不满。
特别是林昭这个六岁的孩童,更让他觉得荒谬。
但随着鉴微的深入探察,林昭发现了关键信息。
这位教习先生曾在地方为官,深知官场黑暗。
他最痛恨那些只会空谈义理,却不知民间疾苦的书呆子。
在他心中,真正的策论应该有血有肉,有实例有深度。
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堆砌圣贤之言。
林昭嘴角微微上扬。
心中已有定计。
他提起笔,开始写下第一行字: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然徒有良法而无良吏,则法令形同虚设,百姓苦不堪言。”
开篇立论,简洁有力。
接着,林昭笔锋一转,写起了具体案例。
“昔年荆州有贪官污吏,勾结盐商,盗取官盐。朝廷法令森严,私盐当斩,然执法者自身不正,反成盗贼帮凶。若非有正直之官奋起查办,此案不知要害多少无辜百姓。”
林昭写的正是不久前在丰口县发生的盐案。
他亲身经历,自然写得有血有肉。
“由此可见,法令再严,若执法者品德败坏,则法不行,民不安。孟子有言:徒法不能以自行,正是此意。”
“是以明君用人,必选品德高洁、心系百姓之士。如此,则法令得以推行,民生得以改善,天下太平矣。”
整篇策论一气呵成,立意高远,案例详实。
林昭没有刻意卖弄文采,但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放下笔,看了看四周。
其他考生还在埋头苦写。
那个被传言为豫州院试案首的裴云程,虽然下笔如飞,但神情却越来越凝重。
大半个时辰后,林昭已经完成了整篇策论。
一旁的黄文轩也写得差不多了。
他按照林昭的指点,重点论述了“读书明理,做官安民”的道理。
虽然文采不如林昭,但胜在立意正确,条理清晰。
又过了一刻钟,教习先生敲响木鱼:
“时间到,停笔收卷!”
收卷的小厮走到林昭面前,看到那张稚嫩的小脸,眼中闪过讥讽。
一个六岁的关系户,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他随手将林昭的策论放在最下面,显然没把它当回事。
教习先生开始阅卷。
他先看的是那些名气较大的考生。
裴云程的文章文辞华美,引经据典颇多。
但教习先生看着看着,眉头皱了起来。
“言之无物,华而不实。”
他在心中暗暗摇头。
这种只会背书的书呆子,正是他最看不上的。
一连看了十几篇,教习先生越看越失望。
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写出来的策论没有一篇让他眼前一亮的。
直到他拿起最后一篇。
也就是被放在最下面的那张策论。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第一行字就让教习先生精神一震!
这开篇立论,简洁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昔年荆州有贪官污吏……”
看到这里,教习先生的眼睛亮了。
具体的案例!
这孩子居然能举出具体的案例!
他继续往下看,越看越惊喜。
“这……这是哪个考生写的?”
小厮连忙翻看名册:
“回先生,这是……林昭所写。”
“林昭?”
教习先生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了什么。
“就是那个六岁的……”
这篇让他赞不绝口的策论,竟然出自一个六岁孩童之手?
“不可能……”
教习先生下意识地摇头。
但策论就摆在那里,白纸黑字,做不得假。
他又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内心的震撼翻涌。
这个六岁的孩童,不仅文采出众,更难得的是见识超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