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荆州城太小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最新章节。

魏源叹了口气:“用的是上好的硬木,请了城里最好的木匠做的。

但还是不经用,一天下来,十个模具里总要坏掉两三个,修修补补,也耽误功夫。”

林昭听完,轻轻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笔,在一张雪白的宣纸上迅速勾勾画画。

他提笔在纸上飞快勾勒,笔尖在宣纸上游走,不过片刻功夫,一个从未见过的奇怪图形便跃然纸上。

赵恒凑近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条长长的、被封顶的通道,通道下方有几个炉口,上方则有几个烟囱。

通道内部,还画着一辆辆小车,车上装着密密麻麻的煤饼。

一股浓重的墨香和纸张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什么玩意儿?”

赵恒和魏源凑过去,满脸都是困惑。

这东西,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叫它,隧道窑。”

林昭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我们为什么要等老天爷的赏赐?

为什么要看天吃饭,等太阳把煤饼晒干?我们可以用火,自己烘干它们。”

他指着图纸下方的炉口。

“在这里烧煤,用最劣质的煤渣就行。热气会顺着这条长长的隧道流动,从另一头排出。”

“把我们做好的湿煤饼,用小车推进这条隧道。从这头进去,从那头出来,一个时辰,就能彻底烘干。”

“一个时辰!”

赵恒猛地站起身,一把拿过图纸,死死盯着上面的每一笔每一划,手都在微微颤抖。

“这……这怎么可能!以煤烘煤?那得浪费多少煤?

而且……而且这火候怎么控制?万一全烧着了怎么办?”

魏源虽然也被这个想法震撼,但毕竟是文人,想得更深。

他颤声问道:“这……这不就是以火攻火?古籍里倒是有类似的记载,但都语焉不详,被斥为无稽之谈……”

林昭笑了笑:“魏师,古籍也是人写的,人会犯错,书上的话未必全对。”

他又拿过一张纸,画了另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结构简单的陶制模具。

“木头会坏,但烧制过的陶器不会。”

“我们可以建一个陶窑,批量烧制这种模具。它比木头更耐用,成本更低,而且可以做得更精细,脱模也更快。”

“隧道窑,解决晾晒的时间和天气问题。”

“陶模具,解决工具的损耗和效率问题。”

林昭放下笔,看着目瞪口呆的两人,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此一来,兴业司的产量,再翻五倍,都不是难事。”

“至于你们说的工坊太小,人手不够……”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指向外面广阔的黑夜。

“荆州城,太小了。”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挤在城南?

我们可以在城外,沿着江边,建十个,二十个这样的工坊!”

“把流民安置在那里,把农垦司的草料场建在旁边,把码头扩建在工坊门口。

原料进来,成品出去,一体呵成。”

“一个全新的,不依赖于荆州城,只属于兴业司的工坊新镇。”

轰!

魏源和赵恒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们呆呆地看着林昭。

隧道窑、陶模具、工坊新镇……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锤子,砸在他们的认知上。

赵恒握着那张图纸的手在抖。

魏源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良久,魏源才艰难地开口:

“林昭……你这……”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震撼?佩服?恐惧?

林昭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只是重新坐下,给两人续上茶。

“魏师,赵兄,天亮后,就按这个法子办吧。”

“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