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亲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风伴月向星河》最新章节。
洛阳城公主府内,狄云静正在整理自己的行装。刚刚自己的亲兵送来了长安的电讯,要求自己即刻出征夏州城。电讯上还有一段话,狄云静选择了视而不见。那是建议她说服东乡侯赵肆协助她的建议,当然,是想让她通过公主的帮助说服赵肆。但是她决定视而不见,不接受建议。赵肆现在是公主的老师,一个认真的在传授符道阵法,一个谦恭的在学习。这是在皇室之中看不到的真正的师徒情谊。而且,狄云静看得出来,公主很快乐,也很尊敬自己的这位老师。抛开自身不能修行这一点来看,赵肆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别看狄云静平时大大咧咧的,偶尔也会欺负一下远在雷泽城的李岑煦,但她是相当的了解这个小子的,他可以放心甄苓儿与公主府合作,其实就是与赵肆合作,而他的心上人竟然可以参与试飞,这一切都说明,李岑煦与赵肆的关系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恶劣,至少做为大医官的甄苓儿与赵肆顾瞳的关系应该极好。
通过在飞艇上公主三人的谈话看得出,甄苓儿应该也是极为尊重赵肆的,不是那种男女之间的情感,更像是公主那般,是对于师长的尊敬。狄云静可以肯定,所谓甄苓儿获得完整的《清风丹经》,独自炼制出六味大补丹,日炼丹药数百颗,应该也是得了赵肆的帮助,甚至于,甄苓儿丹道上的一日千里,就是得了赵肆的传授。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公主在酒宴上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公主之所以不想再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是因为她的身后站着赵肆和顾瞳。但现在的公主府根基还是太单薄,民间的声望还很低,多数的民众还无法接受未来的唐国会诞生一位女王,皇室那些老朽也不会同意将唐国的王位交给一个女人,因为他们怕,有一天,大唐不再姓李,那么他们将失去现在所有拥有的一切。
但无论从个人情感上,还是对于这个帝国的热爱上来说,狄云静都支持公主在未来继承大统。不止因为她也是一个女人,只是因为,有了赵肆和顾瞳的帮助,公主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赵肆的那些仇家,有什么关系,这些人也是整个人类的敌人,只有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才会与他们为伍。早晚有一天,大唐也会和这些人开战的,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把蓝星上的同胞当人看。而且,狄云静怀疑,唐国内外的忧患,应该都有这些人的影子。就比如说这次西北的战事。这么多年以来,大唐与西边那些势力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能制造如此范围的电磁干扰,根本不可能是沙漠里那些势力可以做到。还有河西联邦这次南下。河西联邦的人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南下侵唐,三足鼎立的河西,一个势力几乎倾巢出动,就不怕另外两个势力扫平自己在河西地区的根基吗?即便是不怕,但就凭不到十万人的步兵,就想与唐国开战?这与送死有何区别?如果不是长安想速战速决,彰显大唐的战力,仅凭关内道李克劲的大军就可将其歼灭,别忘了,河西扶摇境的高手稀少,谁也舍不得将高阶战力这么用。除非这是被人逼迫如此去做的,那么能逼迫河西联邦如此去做的能有谁?只能是北境。但十数万精锐在幽州尽丧的北境,此时不提防黑殇城的反攻倒算,哪来的精力来觊觎唐国。
就像北境与冰海当初对黑殇城宣战一样,但现在为止,唐国的智囊团和各级将领都搞不明白,开战的意义何在?这种几乎赌上国运的大战,似乎准备的很仓促,战争之后指挥混乱,毫无章法,这让很多人不明白,北境和冰海到底想做什么?是要吞并黑殇城吗?可是,他们没有选择趁黑殇城内乱闪击山海城,而是驻扎在太行一线选择了对峙,哪怕是后期全面开战,山海城的城头都没有落下哪怕一颗炮弹。
同时,三十余万的军队,却只有两个扶摇境的超凡者做为指挥官坐镇前线,这岂不是儿戏?当时姜慕焱健在,就不怕这位超品直接杀入中军吗?就算没有姜慕焱出手,黑殇城那么多的扶摇境如果愿意隐藏自己,对北境冰海联军的高层进行暗杀,他们怎么防?根据不良人那边的情报,和凌烟阁埋在黑殇城的暗子传回的情报,这一切,好像都是由一个实力强大的组织在后面操控。这个组织就是赵肆与顾瞳的死敌,那个可以说是反人类的组织,反清覆月。那么自己有理由相信,这次唐国所遇到的情况,后面极有可能也有反清覆月的影子。
想到了这些,狄云静就决定不采纳长安的建议,她不会去央求公主请她的那位师傅出马,公主府需要积攒力量,敦实自己的底蕴,而不是刚刚崭露头角,就被长安那边利用。想到这些,狄云静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只是告诉自己的亲兵,悄悄的打点行装,下午两点就随自己出发,前往延州城与自己的左威卫汇合,这个时间,公主应该还在休憩,她的离去不会被任何人发现。至于公主府的大管家上官韵,相信她的想法是跟自己一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间很快来到了两点,狄云静带着自己的亲兵悄悄的离开了公主府,途中无人敢拦,谁都知道这位大将军的身份和公主的关系,公主府里她都是来去自由的。只是要出大门的时候,狄云静碰到了上官韵。上官韵没有问她如此匆忙要去做什么,只是给了她一枚样式很怪异的戒指和一个老式的手机,便含笑向狄云静拜别。这让这位沙场女将军看的一头雾水。直到自己离开洛阳城,车已经开了有三个小时了,那个电话响了,她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云静姐姐,你为何要不辞而别啊?是不愿意和宁儿在一起吗?还是宁儿这些日子没有招待好姐姐?”电话那边是洛阳公主李若宁的声音,听上去好像是在责备自己的不辞而别,但听语气却透着一丝丝的俏皮。
“公主殿下,末将是领了紧急军令,需立刻启程,没有来得及跟公主殿下道别,还望公主殿下恕罪。”狄云静急忙解释道。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姐姐怎么说的这么正式啊,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一会儿就让瞳瞳姐姐把你抓回来。”依旧是带着些俏皮的责备,这让狄云静不禁觉得心中一暖。
“末将,末将确实是得了长安的电讯,命令末将前往夏州城,军令如山......”狄云静赶紧解释道。
“若宁,不要听她在那边废话了,让她在原地等着,飞艇马上就到了,让她跟着我们走,让她的亲卫给咱们的人带路。”电话那边出现了一个男人的声音,打断了狄云静的话。狄云静听得出来,那是赵肆的声音。飞艇?让自己跟他们走?他们驾驶着飞艇来了吗?狄云静手握着老式手机,愣在了那里。
坐在飞艇上,今天的狄云静没有头晕的感觉,倒是上官韵还是一如既往的面色苍白,老老实实的坐在座椅上,紧紧的抓着扶手,一动不敢动。狄云静盯着赵肆,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趟这个浑水。这是长安那边的阳谋,就是要把赵肆和顾瞳拖进来,虽然说赵肆被封了东乡侯,顾瞳被封了昭阳郡主,但说到底,这二人是因为救回了太子殿下才受封的,当然,里面也许有自己不知道的秘密,让唐王想要拉拢这两个人。
“狄大将军,你都看了我快一个小时了,看的我心底发毛。”赵肆歪着头看向狄云静,皱着眉说道,“我突然感觉很不安,我需要瞳瞳跟你坐一起。”
“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狄云静问道。
“什么为什么?”赵肆笑道,“没有为什么,我怎么也算是大唐的侯爷,为国分忧不应该吗?”
“这里没有外人,我也就不叫你东乡侯了,阿肆。”狄云静轻声道,“我已经三十多岁快四十的人了。”
“你打住!”赵肆急忙说道,“我可不是看上你了哈,你可别胡思乱想,你这话要是让瞳瞳听见,我跟你说,我可拦不住一位超品。”赵肆说完,偷眼瞄了瞄在一旁和李若宁、甄苓儿喝茶吃点心的顾瞳,发现她虽然耳廓动了动,却没有什么动作,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我是开玩笑的。”狄云静见赵肆那装出来的紧张模样,笑道,“不要用什么大唐侯爷的话搪塞我,我知道,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原因。”
“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一个是我有求于唐王,求人总得拿出点诚意吧。”赵肆笑道,“还有我这个徒弟,那么霸气的说出那句话,还让一位大将军一位经略使纳头便拜,结果一上车就怂了。唉,没办法啊,我这个师傅不站出来给她撑腰,撑撑场子咋办啊。这不正好,你与若宁感情亲厚,长安那边调你去夏州城,不就是打这个主意吗?那我和瞳瞳就去一趟呗,也耽误不了什么时间。”
“你确实是位好老师,公主能拜到你的门下,是她的幸运。”狄云静轻声说道。
“幸与不幸,尚未可知。”赵肆笑了笑说道,“清月宗从来都是一个护短的宗门,自家弟子想要去做的事,当师傅的当然要全力支持了。而且我还要告诉河西的某些势力,想娶我的徒儿,他们还不够格,如果不服气,就杀到他们服气为止。”
“清月宗,是这么霸气吗?”狄云静突然对这个赵肆口中的清月宗产生了兴趣。
“其实,我也不是特别了解,毕竟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东西,毕竟清月宗的传承有五六千年了,曾经到底有多强,我也不清楚,我也是在宗门典籍里看到的,还有一些事父亲跟我说起的。比如末法时代之前的那一代宗主,我看宗门典籍上只记录了一句‘贼引外族,屠戮生民,余不忍,遂灭十三宗,战止。’,就十八个字。后来听父亲详细的跟我说起,我才知道,那十三个宗门,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十三个黑殇城。”赵肆一边操控着飞艇,一边说道,“反正这样的记载很多,大概能有一本吧。等到了繁荣纪元初期,本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传承几乎断绝,那是耻辱的两百年,父亲当年要我一定要认真看,牢牢记住清月宗那两百年的屈辱与不堪。你要看吗?不过好像有点多,这两百年的屈辱史,详细记载了整整十本。”
“啊?”狄云静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一个传承数千年的宗门,曾经的荣光一笔带过,两百年的屈辱史却要大书特书,这是牢记历史?这分明就是记仇吧。狄云静稳了稳自己的心神,说道,“清月宗真的如你说的一般,很护短吗?会为自己的门人出头,不顾一切吗?”
“也不总是那样,毕竟本宗近代属实是衰落了。但自家人的仇,就是跨越千年,也必须报。”赵肆说道,“我记着当年家祖张子曰因为其师妹的国度被覆灭,几位师兄弟也葬身雪国,却因为天下大乱,宗门无力北顾,家祖便立下天道誓言,不报此仇,誓不成圣。于是,历经百年,在平息天下之乱后,家祖才亲赴极北之地,将那里杀得再无生灵,之后才在冥河十丈净土羽化。这个事,宗门典籍上记载的很清晰,当初没有能力及时救援雪国,成为了本宗一件憾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