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风起魏博,群雄登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最新章节。

用雷霆万钧之势,碾碎那个该死的李烨!

否则,他乐大帅的威严何在?

魏博的安宁何在?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中原腹地,陈州城下。

空气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尸骸腐烂的恶臭和焦土的呛人气息。

庞大的军营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旌旗密布,刀枪如林。

这里,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藩镇精锐,共同绞杀着曾经席卷天下、如今已是强弩之末的“冲天大将军”黄巢!

中军大帐,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凝重。

巨大的舆图铺在中央,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几位决定着中原命运的节度使围图而立,或坐或站,神色各异。

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身量不高,甚至有些微胖,裹在一件半旧的玄色大氅里,毫不起眼地坐在侧面的一个胡凳上。

他面皮微黑,五官平平无奇,唯有一双眼睛,半开半阖间,偶尔闪过的精光却如同深潭中的毒蛇,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狡诈和深不可测的城府。

他习惯性地微微佝偻着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的兽头,仿佛一个谨小慎微的富家翁,而非手握重兵、令人生畏的枭雄。

他听着帐中众人的议论,嘴角始终挂着一丝若有若无、难以捉摸的浅淡笑意,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又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濮州?李烨?”

天平军节度使朱瑄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他身材魁梧,豹头环眼,一身亮银甲胄,气焰嚣张,“一个从魏博叛逃出来的小小都头?侥幸杀了孙儒那等草寇,就敢自称防御使?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乳臭未干的小儿,也配与我等并列?”

他身边的弟弟朱瑾,同样英武,只是眼神更加桀骜凶狠,闻言嗤笑一声,抱着双臂,满脸的不以为然,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兄弟二人自恃勇力冠绝天下,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忠武军节度使周岌捻着稀疏的胡须,老脸上皱纹堆叠,慢悠悠地开口,语气如同评价一件无关紧要的玩物:“乐彦祯那老儿,当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连自己窝里的狗都看不住,还让人反咬一口,占了座城去。丢人现眼!” 话语里满是幸灾乐祸和居高临下的鄙夷。

感化军节度使时溥则显得更“务实”些,他皱着眉头,盯着舆图上濮州的位置,语气带着一丝不耐和嫌弃:“濮州?弹丸之地,残破不堪,又被刘勋那厮糟蹋过,能有什么油水?李烨占了就占了,不过是疥癣之疾。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合围黄巢主力,毕其功于一役!何必为这点小事分神?”

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场围猎中攫取最大的功劳和地盘。

帐内一时充斥着对李烨和濮州的轻视与嘲弄。

唯有坐在上首主位旁,一直沉默饮着烈酒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动作微微一顿。

他正值盛年,身形剽悍,即便坐着也如渊渟岳峙,左眼罩着黑色眼罩,露出的右眼却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

他放下手中硕大的酒碗,碗底重重磕在木案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哼!”

李克用一声冷哼,如同闷雷滚过帐中,顿时压下了那些嘈杂的议论。

他那只独眼扫过朱瑄、周岌等人,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尔等懂什么?都头?呵!魏博牙兵,天下强军!那李烨能从乐彦祯的死牢里杀出来,千里奔袭,绝渡黄河!更能在兵疲粮绝之际,以残兵之躯,智取濮州,阵斩刘勋!这份胆魄、谋略、武勇,岂是尔等口中轻飘飘的‘侥幸’二字可以抹杀?!”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沙陀人特有的豪迈与直率:“某家倒是觉得,此子不凡!是条汉子!乐彦祯那蠢猪,放跑了蛟龙,活该他丢人现眼!”

他言语中对乐彦祯的蔑视和对李烨的欣赏,毫不掩饰。

这话一出,朱瑄兄弟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周岌、时溥也面露尴尬。

附录:

李克用 (856-908):

沙陀族首领,唐河东节度使,因一目失明称“独眼龙”。骁勇善战,镇压黄巢功居首位,封晋王。与朱温结怨极深,割据河东(晋),为后唐奠基人。

朱温 (852-912):

原黄巢部将,降唐后赐名全忠,任宣武节度使。借镇压黄巢及兼并藩镇崛起,终弑唐昭宗,篡唐自立,建后梁(907),为五代之始。

朱瑄 (?-897):

朱温从兄(一说族兄),唐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与弟朱瑾联手抵抗朱温扩张,屡次交战。因眼白较多,人称“朱白眼”或“白眼相公”。

朱瑾 (?-918):

朱瑄从弟,唐泰宁军节度使(治兖州)。山东骁将,勇猛善战。与朱瑄结盟抗朱温。

周岌 (?-889):

唐忠武军节度使(治陈州)。黄巢入长安后曾短暂投降,后复归朝廷。884年,黄巢围陈州,周岌与赵犨坚守,得朱温、李克用援救解围。

时溥 (?-893):

唐感化军节度使(治徐州)。镇压黄巢起义,获首功,授同平章事、巨鹿郡王。后与朱温争夺山东,连年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