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利益捆绑,共创基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最新章节。
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
柳明姝带着一份誊抄得工工整整的捐输名录,步履沉稳地踏入了略显空旷的刺史府前堂。
她依旧是一身素雅襦裙,发髻简单挽起,只簪一支白玉簪,通身上下并无多余饰物,却自有一股沉静干练的气质。
李烨正在与赵猛、刘闯等人议事,听闻柳明姝求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立刻道:“快请!”
柳明姝步入堂中,对着李烨盈盈一礼:“民女柳明姝,见过使君。”
“柳娘子不必多礼。”李烨抬手虚扶,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卷册上,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但仍问道:“柳娘子此来是?”
柳明姝直起身,双手将卷册奉上,声音清晰而平稳:“回禀大人。经昨日濮州柳、陆、陈、王、孙、李、赵七家共议,感念大人诛贼安民、再造濮州之恩德,愿略尽绵薄,共襄义举。此乃各家认捐粮秣钱帛之数目,请使君过目。”
她微微一顿,补充道:“首批粟米、干草,三日内便可陆续运抵府库。”
李烨接过卷册,目光飞快扫过上面一行行清晰的数字:粟米总计五千余石,钱一万余贯,干草近四万束……饶是他心志坚韧,此刻握着卷册的手指也不由自主地收紧了几分,一股巨大的、沉甸甸的暖流猛地冲上心头!
这不仅是救命的粮饷,更是濮州本地最核心的士绅阶层对他这个外来者,最关键的初步认可!
是真正立足的基石!
“好!好!好!”
李烨连道三声好,素来沉静的脸上也忍不住绽开激动之色,他看向柳明姝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柳娘子!此乃雪中送炭!解我燃眉之急!李烨代濮州军民,谢过柳娘子,谢过七家高义!”
他郑重地抱拳一礼。
柳明姝侧身避过,忙道:“使君言重了。此乃我濮州士绅分内之事。家祖亦言,守土安民,需上下同心。”
“上下同心……”李烨咀嚼着这四个字,目光灼灼地看着柳明姝,“柳娘子深明大义,见识卓绝,更难得有此斡旋之能,化干戈为玉帛。”
他心中一个念头瞬间成型,变得无比清晰坚定。
他不再犹豫,朗声道:“柳明姝听令!”
柳明姝微微一怔,随即肃容垂首:“民女在。”
李烨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响彻前堂:“濮州新定,百废待兴,粮秣钱帛乃维系根本之命脉!今特擢升柳明姝,领‘度支曹事’,总揽濮州一应仓廪收支、粮秣调度、军资调配!秩同参军!赐‘粮秣通判’印信,府库出入,悉听裁断!”(注:唐代州县设司仓参军掌仓廪,李烨新设“度支曹事”以示革新,实权更大)
此言一出,不仅柳明姝愕然抬头,连一旁的赵猛、刘闯等人也面露惊色!
这官职虽无朝廷正式任命,但在李烨掌控下的濮州,这“度支曹事”便是实实在在掌握着钱粮命脉的实权位置!
竟委于一女子之身?
纵然是柳家嫡女,也太过惊世骇俗!
柳明姝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
她虽料到李烨会有所表示,但绝没想到竟是如此重托!
这已不仅是信任,更是一种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她看着李烨那双深邃而充满期许的眼睛,在那目光里,她看不到丝毫的轻慢与试探,只有纯粹的信任和一种开拓者不拘一格的魄力。
一股从未有过的热流在胸中激荡。
乱世之中,女子之身,竟也能执掌如此权柄?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没有半分推辞与怯懦,迎着李烨的目光,屈膝深深一拜,声音清越而坚定:“明姝……领命!定当竭尽所能,不负使君所托!”
这一拜,拜的不仅是权位,更是知遇之恩,是乱世中一份沉甸甸的担当。
李烨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他随即转向赵猛、刘闯等人,声音沉稳有力:“传令!濮州府衙、六曹(功、仓、户、兵、法、士)及各县衙,即日起征辟贤才!凡柳、陆、陈、王、孙、李、赵七家子弟,有才学、通庶务者,经柳参军与刘闯考核,可优先录用为吏,分掌文书、仓廪、户籍、工役诸事!另,城中其余士绅子弟,有才者亦不拘一格,量才录用!”
这一道命令,如同春风化雨。
启用本地大族子弟为吏,便是将他们的利益与濮州新政权捆绑!
是安抚,更是融合!
赵猛等人瞬间明白了李烨的深意,轰然应诺:“遵命!”
消息如风般传开。当柳明姝手持那枚新刻的、还带着木屑清香的“粮秣通判”印信,在一队牙兵护卫下,首次踏入濮州府库大门时,所有轮值的府吏、仓丁,无不屏息垂首,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不可思议。
这位年轻的柳家娘子,一步登天,已然握住了这座城池最根本的命脉。
数日后,濮州北门外。
朔风卷起地上的残雪和枯叶,打着旋儿。
一辆青布帷幔的马车静静停在官道旁,拉车的两匹健马喷吐着白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承业一身深紫色宦官常服,外罩玄色大氅,清癯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
李烨亲自相送,赵猛、刘闯、以及新晋的“度支曹事”柳明姝等一干核心文武皆在。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公一路保重。”
李烨抱拳,言辞恳切。
张承业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李烨身后略显单薄却已初具雏形的班底,尤其在柳明姝身上停留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光。
他看向李烨,脸上浮起那种惯有的、仿佛用尺子量过的浅淡笑意:“李防御使留步。濮州诸事,杂家看在眼中。安民有方,纳士有度,更难得……知人善任。” 最后四个字,他咬得略重,目光似有若无地又瞥了柳明姝一眼。
柳明姝感受到那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姿态恭谨而沉静。
张承业收回目光,看着李烨,声音放低了些,如同耳语,却字字清晰:“防御使少年英杰,志向远大。然这天下,终究是大唐的天下。濮州虽暂安,四境皆虎狼。望你……好自为之,善守此土,勿负朝廷。”
他刻意在“朝廷”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和告诫。
李烨神色不变,迎着他的目光,抱拳深深一揖,语气郑重:“张公教诲,李烨铭记于心。守土安民,乃臣子本分。李烨在濮州一日,必保此城不失,静待王师,不负天恩!”
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立场,又暗示了姿态,更点出了底线。
张承业脸上那浅淡的笑意似乎真切了一分,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杂家此番归去,定当将濮州情状,李防御使之忠勤,据实上奏陛下与诸公。”
说完,不再多言,由小宦官搀扶着,踩上脚凳,登入马车。
车帘落下,隔绝了内外。
车夫扬鞭,轻喝一声,马车缓缓启动,辚辚向北,在官道上渐行渐远,最终化作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苍茫的原野尽头。
目送马车消失,李烨挺直的身躯依旧立在寒风中,良久未动。
张承业走了,来自成都那根无形的线暂时松开,但他留下的那句“勿负朝廷”却如同一个沉甸甸的烙印。
李烨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