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厉兵秣马,实战演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最新章节。
在半个月的基础训练后,李烨下令对军队进行扩编和整编。
泰山都、锐士都、铁壁都各扩编三千人,每都达到六千人;陷阵都由于战马不足,扩编至四千人。
扩编后的军队采用新老混编的方式,让老兵带新兵,尽快提升整体战斗力。
这日,濮州城外大校场,尘烟蔽日,战鼓与号角以独特的节奏轮番作响,取代了往日的嘈杂喊杀。
新军完成基础科目训练后,第一次展开大规模新老混编协同作战演练。
李烨要将泰山、锐士、铁壁三都扩充后的新老士卒熔铸成一体的钢铁。
演练区域被划定在一片模拟了缓坡、沟壑、小型林地与开阔地的复杂地形上。
对抗双方,一方由刘闯指挥,以铁壁都老卒为骨干,混编部分新兵,扮演坚守方;另一方则由霍存指挥,以锐士都老卒为核心,混编新兵,辅以部分骑兵,扮演进攻方。
李烨与一众将校在高台上观战,罗隐的文书营成员则分散各处,记录演练细节,学习识别旗号与传令流程。
战鼓擂响,进攻方开始推进。
霍存意图以精锐老卒为矛头,直插对方中军!
然而,命令的执行出现了偏差。
进攻序列中,新补充的兵士听到鼓声,热血上涌,又记得平日训练的勇猛向前,竟不等侧翼友军完全展开,就随着前排的老兵冲了出去。
整个进攻阵型瞬间拉长,甚至有些脱节。
“稳住!压住脚步!保持阵型!”
锐士都的老兵队正们声嘶力竭地吼叫,试图控制节奏,但新兵的冲动与恐惧交织,使得阵列出现了不应有的松动。
高台上,李烨眉头微蹙,却未发一言。
这是预料之中的情况。
对面,铁壁都的防线已然就绪。
刘闯经验老到,立刻发现了对手的破绽。
“弓手!三轮速射!覆盖敌前锋与后续脱节区域!”命令通过旗号迅速下达。
扮演防守方的弓箭手队伍中,新老兵混编。
在老兵的带领下,他们迅速执行了齐射命令。
虽然箭矢是无镞的训练用箭,但密集的箭雨依旧带着呼啸声落下。
进攻方冲在前头的老兵们下意识地举盾格挡,步伐虽缓,阵型未散。但
后续跟上的新兵就显出了差距,有人惊慌地闪避,有人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举盾护住头顶,冲击的势头为之一滞。
整个进攻队列显得更加混乱。
“看到了吗?”高台上,李烨对身旁的将校们说道,“无令而冒进,遇阻则惶然。此乃新卒之通病。然观锐士都老卒,虽陷箭雨,阵脚未乱,这便是历经战火之定力。”
王绪就在进攻方的序列中。
他所在的伍,伍长是一名来自锐士都的老兵,名叫赵仝。
冲锋号角响起时,王绪只觉得心脏狂跳,血液冲上头顶,跟着前面的人影就猛冲出去,几乎忘记了平时训练的阵列要求。
直到训练箭矢嗖嗖地落在身旁,甚至有几支打在盾牌上发出闷响,他才一个激灵,速度慢了下来。
“王绪!你他娘的冲那么快找死吗?!跟上老子,护住右翼!”赵仝的怒吼如同炸雷般在他耳边响起。
王绪猛地回神,只见伍长赵仝和另一名同伍的老兵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三角阵,速度不快,但步伐一致,盾牌错落有致地遮蔽着前方和侧翼。
他顿时感到一阵羞愧,连忙调整呼吸,压住步伐,紧紧贴到赵仝指定的右侧后方位置,举盾护住小组的右前侧。
就在他归位的瞬间,侧面“敌军”一阵模拟投矛(用长竿代替)的呼喝声传来,数根长竿掷向他们这个小组。
“右翼格挡!”赵仝大吼。
王绪几乎是本能地将盾牌奋力向右前方顶出,同时身体微侧。
一根长竿重重地砸在他的盾面上,震得他手臂发麻,但他牢牢地站稳了,成功挡住了这次袭击。
左侧,赵仝格开另一根长竿,中间的老兵则持枪前指,警惕前方。
“干得不错!小子,就保持这样!记住你的位置!”赵仝抽空吼了一句,语气依旧粗鲁,却带了一丝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