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罗隐献策:从根上解决问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最新章节。

濮州边境的风,似乎都带上了相州城的血腥味。

朱友恭最终没有下令出击。

他只是站在那里,握着刀,看着对岸那面迎风招展的“忠义”大旗,站了整整一个时辰。

然后,他收刀入鞘,只说了一个字:“退。”

军令传下,数万宣武军缓缓后撤,留下了一个充满了惊惧和疑惑的背影。

李烨送来的那几箱“贺礼”,比十万大军的威慑力还要恐怖。

相州大捷的喜悦在忠义军高层中只持续了不到半日,便被一场气氛凝重的会议冲散。

府衙内,烛火通明,映着每一个核心将领与幕僚严肃的脸。

李烨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打破了沉默:“相州之乱平定了,朱友恭也暂时被吓退了。但各位不要忘了,我们最初的麻烦是什么。”

他看向众人,目光锐利:“不是叛乱,也不是朱温,是我们的府库。”

此言一出,刚刚还因军事胜利而略有松弛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

度支判官崔优的脸色比哭还难看,他站起身,声音干涩:“主公所言极是。平叛一战,前后七日,看似神速,实则耗费巨大。抚恤阵亡将士,奖赏有功之臣,再加上安抚新占之地的开销……如今府库里,铜钱已近见底,至于军粮……”

他顿了顿,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最多,还能支撑全军四个月。”

四个月。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意味着,四个月后,这支刚刚打出赫赫威名的无敌之师,就得饿肚子。

“要不……再跟罗弘信要点?”

赵猛瓮声瓮气地提议,随即自己就摇了摇头。

魏博那头已经被榨干了,再逼下去,罗弘信怕是真要拼命了。

高郁皱眉道:“也无法向新占之地加征。相州、卫州等地刚刚经历战火与叛乱,百姓困苦,此时加税,无异于自掘坟墓,逼他们再反。”

一时间,议事厅内又陷入了死寂。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变出粮食和铜钱。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主公,各位将军,或许,我们一直都看错了病根。”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直沉默不语的罗隐。他站起身,神情从容。

“历次叛乱的根源,不在于人心不稳,也不在于罗弘信的阴魂不散,而在于‘牙兵’。”

“牙兵?”赵猛有些不解。

罗隐点头,解释道:“魏博镇的牙兵,父子相继,兄弟相承,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只知有将,不知有帅;只知享受特权,不事稼穑的特殊阶层。他们是职业军人,也是依附在魏博肌体上的巨大毒瘤。只要这个阶层还存在,只要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叛乱就永远不会停止。我们今天平定了赵全勇,明天就会有李全勇、王全勇。”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顿:“所以,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根上解决。要解决的,不是某一次叛乱,而是滋生叛乱的土壤。”

李烨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示意罗隐继续说下去。

罗隐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方案:“我提议,推行‘屯田制’!”

“屯田?”这个词并不新鲜,但从罗隐口中说出,却似乎别有深意。

“正是。”罗隐走到地图前,指着新占领的卫、相、贝、黎阳四州之地,“这些地方,因常年战乱,有大量无主荒田。此外,此次平叛,我们从叛乱的豪强手中没收了巨量田产。这些,都是我们的本钱。”

他的计划分为两部分。

“其一,为‘民屯’。张榜招募天下流民,官府授予田地、农具、种子。凡来归者,第一年免除所有赋税,第二年只交两成,第三年起才按三成纳粮。让他们活下去,安居乐业。”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是‘军屯’。将我们麾下的将士,包括那些被甄别后可靠的降兵,以部队为单位,分片划地。无战事时,他们便是农户,开垦土地,种粮种菜。如此一来,军粮便可自给自足!”

话音刚落,财政官崔优立刻就提出了疑问:“罗先生,此计虽好,但前期投入太大!农具、种子、耕牛……哪一样不要钱?我们现在连钱都拿不出来了!”

罗隐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他伸出三根手指。

“崔判官莫急,我这‘军屯’,还有一句最核心的口诀——‘军三民七’!”

“军三民七?”

“军屯所获,刨除种子成本,所有收成,三成上缴府库,充当军资。剩下整整七成,全数归屯田的士兵个人及其家庭所有!”

“什么?!”

这一次,不止是崔优,连赵猛、葛从周这些大将都惊得站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